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Q06-03)

作品数:24 被引量:342H指数:11
相关作者:阎百兴聂晓王毅勇祝惠刘兴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湖北文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农业科学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9篇三江平原
  • 6篇湿地
  • 6篇灌溉
  • 5篇寒地
  • 4篇水稻
  • 4篇污染
  • 4篇沉积物
  • 3篇地景
  • 3篇湿地景观
  • 3篇农田
  • 3篇景观
  • 3篇间歇灌
  • 3篇产量构成因素
  • 2篇稻田
  • 2篇水分
  • 2篇水分利用
  • 2篇水分利用效率
  • 2篇水库
  • 2篇气温
  • 2篇迁移

机构

  • 24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湖北文理学院
  • 3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吉林省林业科...

作者

  • 10篇阎百兴
  • 8篇王毅勇
  • 8篇聂晓
  • 5篇刘兴土
  • 5篇祝惠
  • 4篇周德民
  • 3篇路永正
  • 3篇栾兆擎
  • 2篇拱秀丽
  • 2篇张玲
  • 2篇马广庆
  • 2篇王莉霞
  • 2篇田卫
  • 2篇孙立强
  • 2篇顾斌
  • 2篇张燕
  • 1篇俞穆清
  • 1篇张海英
  • 1篇刘贵花
  • 1篇孙永华

传媒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环境科学
  • 2篇灌溉排水学报
  • 2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农业系统科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湿地科学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2篇2011
  • 7篇2010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松嫩—三江平原地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通过构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测算模型以及区域基尼曲线,计算了松嫩—三江平原地区的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和水资源—耕地资源基尼系数,对区域的水土资源匹配程度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松嫩—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匹配系数、水资源-耕地资源基尼系数分别为0.381 04 m3/hm2、0.445 8,水土资源匹配较不均衡;水土资源匹配程度空间差异性较为显著,粮食主产区松嫩—三江平原中部的四平—长春—松原—哈尔滨—绥化—齐齐哈尔一线及三江平原腹地佳木斯一带水土资源匹配程度较差甚至极差。在未来水土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应注意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控以及水资源空间匹配的合理性。
聂晓刘兴土王毅勇
关键词:水土资源基尼系数
松花江鱼体中重金属的富集及污染评价被引量:32
2010年
为研究松花江鱼类重金属的污染现状,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松花江鱼体中Cu、Zn、Pb、Cd含量,利用F732-V型测汞仪测定了Hg含量,并采用均值型综合污染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松花江鱼体中重金属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Zn、Pb、Cu、Hg、Cd,其中,Cu、Zn含量在第二松花江和干流江段的差异不大,Pb和Hg含量在第二松花江江段明显高于干流江段,而Cd含量在干流江段相对较高。不同鱼类体内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除Zn以外,其他4种重金属在肉食性鱼类体内的含量均高于杂食性和植食性鱼类。2006年监测结果表明,松花江鱼体中Cu、Zn、Hg、Cd含量均较低,其污染状况较20世纪90年代已明显好转,但Pb污染程度却在不断加剧,并且受Pb污染的影响,松花江鱼类重金属的综合污染程度较高,特别是第二松花江江段已达到重污染水平。
祝惠阎百兴张凤英
关键词:鱼类重金属污染评价
颤蚓扰动作用对铅镉在沉积物-水相中迁移的影响被引量:13
2010年
采用实验室模拟的方法,研究颤蚓的扰动对松花江上游沉积物中Pb、Cd迁移过程的影响,并分析了Pb、Cd在生物体内的富集过程.结果表明,生物扰动带来的悬浮作用造成沉积物中Pb和Cd的释放,被释放的Pb和Cd主要吸附在悬浮颗粒中,在颤蚓体内的富集并不明显;而添加Pb后,颤蚓体内Pb浓度随时间延长明显增加,主要与颤蚓的新陈代谢方式有关.在没有生物扰动的处理中,显著增加的Pb主要集中在表层,而有生物扰动的处理中,在不同深度沉积物中均有增加.生物的扰动不仅显著增加了水中Pb和Cd浓度,而且促进水相中的Pb向沉积物深层的扩散.
路永正阎百兴
关键词:生物扰动沉积物迁移
粒级、pH和有机质对汞在松花江沉积物表面吸附-解吸的影响被引量:23
2010年
为进一步揭示汞在松花江沉积物表面的环境行为,通过模拟实验,研究粒级、pH和溶解性有机质(DOM)对汞在松花江沉积物表面吸附-解吸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粒级沉积物的吸附能力差别较大,本实验条件下,沉积物粒级越小,其吸附能力越强.在各种浓度的实验设计组中均有:pH由3.5升高至4.5时,吸附量增加,当pH>4.5时,随pH的继续升高吸附量开始降低;沉积物中汞的解吸量随pH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变化,各体系的最小值均出现在pH5.柠檬酸对沉积物吸附汞的影响以抑制作用为主,其抑制作用强度与吸附体系中汞浓度有关;柠檬酸对解吸量的影响也比较明显,随着柠檬酸浓度的增加,对沉积物中汞解吸作用的影响表现为促进-抑制-稳定的变化趋势.因此,以上因素对汞在沉积物表面吸附-解吸的影响较大,在进行河流汞污染控制及突发污染事件处理时,有必要充分考虑以上因素的影响.
祝惠阎百兴张丰松路永正王莉霞
关键词:粒级PH值溶解性有机质
微生物对沉积物主要化学组分吸附重金属能力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通过松花江水中微生物与铁、锰氧化物和腐殖酸形成的复合物质的比表面积及吸附Pb、Cd能力的分析,探讨微生物对沉积物中主要化学组分理化性质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锰氧化物的比表面积大于铁氧化物和腐殖酸,与微生物结合后比表面积均不同程度增加.固体物质的比表面积与吸附Pb和Cd的能力并不完全一致,与它们对重金属的吸附机制不同有关.复合物质的的吸附能力并不符合加和模型,微生物的存在掩盖了铁、锰氧化物和腐殖酸表面部分官能团,造成了复合物质的吸附量小于各组分的吸附量之和.
路永正阎百兴
关键词:沉积物微生物金属氧化物腐殖酸重金属
三江平原气温降水变化分析--以建三江垦区为例被引量:14
2012年
气温及降水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联系,其变化必然会对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等产生重大影响。利用三江平原建三江垦区15个农场气象站1965~2002年气温和降水资料,运用气候趋势系数和一元回归分析法进行气候变化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来本区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平均气温以0.50℃/10a幅度升高,不同季节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且冬季增幅最大,达0.82℃/10a。气温升高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最大的增温中心位于南部边缘,气温倾向率大于0.60℃/10a。降水趋势性变化不显著,但仍呈弱减少趋势,年降水量倾向率为-1.90mm/10a,四季降水量以秋季减少最为显著。在此基础上进行气候突变分析,结果表明气温突变出现在1987年,降水突变出现在1980年和1997年,但降水突变不明显。研究三江平原建三江垦区的气候变化对于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苏晓丹栾兆擎张雪萍
关键词:气温降水气候突变
沼泽湿地与周边旱田气温、相对湿度差异分析被引量:16
2011年
2010年6—9月份,采用大气温、湿度自动记录仪测定三江平原典型积水沼泽湿地及周边旱田近地面3个高度(0.5、2.0、5.0 m)的气温和相对湿度,对比分析湿地和旱地上空气温和相对湿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相对于周边旱田,沼泽湿地具有气温低和相对湿度大的特性,有显著的冷湿小气候效应。在垂直方向上,贴地层0.5 m高度的冷湿效应最为显著,随着高度的上升冷湿效应逐渐减弱;在水平方向上,湿地冷湿效应对周边旱田的影响随着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弱;在季节变化上,夏季(7月份)的冷湿效应最为显著;在日变化上,白天的午后时段冷湿效应较为明显。
拱秀丽王毅勇聂晓尹晓梅
关键词:沼泽湿地旱田气温相对湿度
三江平原稻田磷输出及迁移过程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为了认知三江平原稻田磷的输出机制,通过不同尺度田间原位实验,研究了稻田磷在侧渗输出过程中的含量、侧渗速率以及田埂截留率的变化规律,量化输出磷负荷量;并进一步通过采样分析,揭示磷在各级排水系统中的迁移过程。结果表明,近沟渠田埂对侧渗液中总磷(TP)和可溶性总磷(DTP)的截留率都较高,平均达到50%~60%左右,且随田埂宽度增加,截留能力增强。现有耕作模式下,TP和DTP的年输出总量分别为0.19t/(km2.a)和0.02t/(km2.a),分别占当年施肥总量的9.85%和1.12%。稻田水排出后,其磷含量在水渠—排干—沼泽性河流—江河系统中逐级递减,说明各级排水系统不但起到疏通河道的作用,还具有较好的磷净化功能。
祝惠阎百兴
关键词:非点源污染稻田三江平原
RS和GIS支持的洪河地区湿地生态健康评价被引量:48
2011年
洪泛平原淡水自然湿地对于生态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自然湿地普遍面临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干扰和影响,其生态健康的状况令人担忧,结合新的地学信息技术探索自然湿地生态健康评价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选择位于三江平原东北部的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及其周边农场湿地为研究区,依据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结合野外生态调查与水文气象监测数据,从水文地貌特征、景观特征和人类扰动3方面选取一系列评价指标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方法,对研究区湿地进行了定量生态健康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洪河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生态健康状况是最好的,其周边农场从鸭绿河农场、前锋农场到洪河农场的湿地生态健康状况依次递减。(2)洪河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生态健康状况由好到差的顺序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与实际野外调查情况一致。(3)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应分析方法能够科学的评价湿地生态健康。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水文地貌要素是影响湿地生态健康的关键性因素。利用RS和G IS技术与传统生态学评价分析方法结合,以栅格为单位基于区域生境特征进行湿地生态健康综合评价具有一定的方法先进性。
王一涵周德民孙永华
关键词: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湿地生态健康评价
节水灌溉对三江平原寒地水稻生理生态需水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3
2011年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处理下三江平原寒地水稻生理生态需水变化特征。试验在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试验站农田综合试验场进行。采用非称重式蒸渗仪(有底无底测坑)和小型蒸渗仪对间歇灌溉(IT)、湿润灌溉(MT)和淹灌(CSF)条件下的稻田蒸散量、渗漏量和棵间蒸发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间歇灌溉、湿润灌溉条件下的水稻蒸腾量与淹灌差异不显著,而稻田棵间蒸发量分别减少14.8%,29.6%,深层渗漏量分别减少22.7%,31.8%,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28.6%,42.9%,在显著减少耗水量的同时还显著的提高产量。与淹灌相比,间歇灌溉、湿润灌溉的实际籽实产量分别增加9.4%和12.7%。湿润灌溉的节水增产效果要略优于间歇灌溉,但差异不显著。
聂晓王毅勇刘兴土
关键词:寒地水稻节水灌溉蒸腾棵间蒸发渗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