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稀土专项基金(GFZ040628)
- 作品数:15 被引量:256H指数:8
- 相关作者:周青黄晓华梁婵娟陆天虹陶文沂更多>>
- 相关机构:江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发改委稀土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Ce对UV-B胁迫下油菜光合与保护酶的影响被引量:7
- 2005年
- 梁婵娟黄晓华周青
- 关键词:保护酶油菜胁迫UV-B辐射增强CE环境植物学
- 生物过氧化氢酶研究进展被引量:160
- 2005年
- 过氧化氢酶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的末端氧化酶,其功能是催化细胞内过氧化氢分解,防止膜脂过氧化,在论述过氧化氢酶类型划分,结构特点基础上。
- 刘冰梁婵娟
- 关键词:过氧化氢酶膜脂过氧化生物体内农业环保CAT造纸业
- 镧对UV-B胁迫下大豆幼苗膜脂过氧化影响:Ⅰ对CAT和POD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6年
- 采用水培实验方法研究了La对紫外辐射(UV-B,280~320nm)胁迫下大豆(Clycinemax)幼苗膜脂过氧化及CAT、POD等抗氧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UV-B辐射(T1/0.15W·m-2和T2/0.45W·m-2)胁迫下,大豆幼苗质膜透性和MDA含量先升(胁迫期)后降(恢复段),CAT活性先增(1~5d)后减(6~11d),T1组POD活性在胁迫期逐渐升高,恢复期维持一较高水平后陡降,而T2组POD活性一直升高至第9d,而后略有下降。La的介入,使大豆质膜透性和MDA光致修复各时段变幅降低,La+T1及La+T2组2种酶活均大于UV-B组,表明La对CAT、POD等抗氧化酶有调控作用,减轻了UV-B辐射对其功能的损伤,增强了抗氧化酶清除活性氧能力,改善了活性氧代谢,降低了MDA浓度,维持了质膜正常透性,且对低剂量(T1)的防护效果优于高剂量(T2),进而在防御系统层面实现了La对UV-B辐射伤害大豆幼苗的防护效应。
- 闫生荣周青张显李春辉
- 关键词:大豆幼苗膜脂过氧化CATPOD
- Ce对UV-B辐射胁迫下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影响:Ⅰ对光合色素与希尔反应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6年
- 用水培法研究Ce(Ⅲ)对紫外辐射(UV-B,280 ̄320nm)胁迫下油菜幼苗光合色素含量与希尔反应活性变化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静态数据表明,20mg·L-1CeCl3能有效减缓紫外辐射(T1/0.15W·m-2和T2/0.45W·m-2)胁迫所导致的光合速率下降,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减少及Hill反应活性降低,使得Ce+UV-B组各项指标虽低于CK,但明显优于UV-B组。动态曲线显示,Ce减缓了UV-B胁迫期各项指标的下降趋势,加快恢复期的上升速度,且最终达到较好的恢复效果。通过对Chl含量、Hill反应活性与Pn的相关统计学分析发现,Ce对UV-B辐射胁迫下Hill反应活性和叶绿素含量的调节具有改善光合功能的作用,且对Hill反应活性的调节作用大于叶绿素含量。
- 梁婵娟李娟黄晓华周青
- 关键词:稀土铈大豆幼苗光合色素
- Ce对UV-B辐射胁迫下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影响:Ⅱ对光合量子效率与羧化效率的影响被引量:8
- 2006年
- 用水培法研究了Ce(Ⅲ)对紫外辐射(UV-B,280 ̄320nm)胁迫下油菜幼苗光合量子效率与羧化效率变化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20mg·L-1CeCl3能有效减缓紫外辐射(T1/0.15W·m-2和T2/0.45W·m-2)胁迫所导致饱和光光合速率(Ps)、饱和CO2光合速率(Pm)、表观量子效率(AQY)与羧化效率(CE)的降低,使得Ce+UV-B组各项指标虽低于CK,但明显优于UV-B组。动态曲线显示,Ce减缓了UV-B胁迫期各项指标的下降趋势,加快恢复期的上升速度,且最终达到较好的恢复效果。通过对AQY、CE与Pn的相关统计学分析发现,低剂量UV-B辐射胁迫下Ce对AQY调节对改善光合功能的作用大于CE。高剂量下则是CE的变化起主要作用。
- 梁婵娟黄晓华周青
- 关键词:大豆幼苗羧化效率
- 镧(La)对辣根若干生态生理学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6年
- 以辣根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La对辣根光合速率(Pn)、叶绿素含量(Chl)、过氧化物酶活性(POD)和丙二醛含量(MDA)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La对辣根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浓度La则出现抑制作用。表现为Pn和Chl显著(P<0.005)增加,POD活性和MDA含量显著(P<0.005)下降,且均在20mg/L处出现最值。La对辣根的临界浓度为20mg/L。表2,参16。
- 周丽周青
- 关键词:镧辣根光合作用POD稀土微肥
- 铽-聚二甲基硅氧烷配合物的荧光特性被引量:8
- 2006年
- 用多种谱学方法证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中的氧原子能与Tb3+键合生成Tb3+和PDMS的配合物(Tb3+-PDMS),并发现生成配合物后,PDMS和Tb3+的荧光发射同时得到增强.荧光强度的增强与配合物中Tb3+含量有关,当配合物中Tb3+的含量为2.0%(w)时,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最大,可增强1547%左右.
- 曹志坚张俊松徐娟陆天虹李邨黄晓华
- 关键词:TB^3+聚二甲基硅氧烷荧光光谱
- 稀土对UV-B辐射伤害植物的影响——Ⅰ.Ce(Ⅲ)对UV-B胁迫下油菜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影响被引量:29
- 2005年
- 用水培法研究了Ce(Ⅲ)对紫外辐射(UV-B,280,320nm)胁迫下油菜幼苗生长与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表明,在紫外辐射(T1/0.15W·m^-2和T2/0.35W·m^-2)胁迫下,油菜幼苗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地上部茎(株)高、叶片数、叶面积、叶鲜(干)重、茎鲜(干)重等生长指标均低于对照植株13.2%~44.1%(T1),21.4%~49.3%(T2);地下部除根系活跃吸收面积降幅不明显外,主根长、根体积、根鲜(干)重均低于对照14.1%~35.6%(T1),20.3%~42.6%(T2)。Ce处理油菜幼苗,上述各项指标降幅均低于未用Ce处理植株(地上部,Ce+T1降低4.1%~23.6%,Ce+T2,降低10.8%~28.4%;地下部,Ce+T1降低5.2%~23.3%,ce+T2降低7.0%~27.8%)。表明Ce对紫外辐射伤害油菜幼苗有防护效应,且对低剂量UV-B伤害的防护效果更优。光合参数测定显示,UV-B胁迫下植株Chl含量,Pn,En,Gs及WUE降低,Ci增高。Ce处理植物的5项参数降幅减小,表明对光合作用的改善是Ce防护效应的生态生理学基础。光合参数动态测定显示,Ce介导使油菜光致修复历程缩短(逼向CK的拐点前置),或各时段变幅陡减。
- 梁婵娟黄晓华陶文沂周青
- 关键词:铈UV-B辐射油菜幼苗稀土
- 镧对UV-B胁迫下大豆幼苗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影响被引量:5
- 2008年
- 为进一步认识La(Ⅲ)提高类黄酮含量及减轻UV-B辐射伤害植物机制,以大豆幼苗为材料,采用水培实验的方法研究了La(Ⅲ)对UV-B辐射胁迫下大豆幼苗类黄酮抗氧化能力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UV-B辐射(T1:0.15 W·m^-2和T2:0.45 Wm^-2)胁迫下,大豆幼苗类黄酮含量在胁迫期和恢复期均先升后降,质膜透性、MDA含量先升(1-5 d)后降(6-11 d),类黄酮对O2.-和.OH的清除率与其含量变化趋势近同.各处理组类黄酮含量La(Ⅲ)+UV-B〉UV-B〉La(Ⅲ)〉CK,La(Ⅲ)+T1〉La(Ⅲ)+T2;质膜透性、MDA含量UV-B〉La(Ⅲ)+UV-B〉CK〉La(Ⅲ),La(Ⅲ)+T2〉La(Ⅲ)+T1;类黄酮对O2.-和.OH清除率La(Ⅲ)+UV-B〉UV-B〉La(Ⅲ)〉CK,La(Ⅲ)+T1〉La(Ⅲ)+T2,表明La(Ⅲ)对类黄酮的调控作用,提高了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运行效率,降低了MDA浓度,维持了质膜正常透性,且对低剂量(T1)的防护效果优于高剂量(T2),进而在防御系统层面实现了La(Ⅲ)对UV-B辐射伤害大豆幼苗的防护效应.
- 彭祺周青
- 关键词:UV-B辐射大豆幼苗类黄酮抗氧化
- Ce对UV-B胁迫下油菜幼苗光合与保护酶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梁婵娟周青
- 关键词:UV-B保护酶油菜幼苗胁迫环境污染防治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