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411407)

作品数:29 被引量:1,374H指数:20
相关作者:陈懋弘毛景文谢桂青赵海杰杨宗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1篇地质
  • 9篇同位素
  • 7篇锆石
  • 6篇金矿
  • 6篇卡林型
  • 6篇卡林型金矿
  • 5篇地球化
  • 5篇地球化学
  • 5篇地质意义
  • 5篇成矿
  • 4篇定年
  • 4篇石英
  • 4篇同位素年龄
  • 4篇锆石U-PB...
  • 4篇矿物
  • 4篇花岗岩
  • 3篇地质特征
  • 3篇动力学背景
  • 3篇云母
  • 3篇盆地

机构

  • 28篇中国地质科学...
  • 21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中国地质调查...
  • 3篇广西区域地质...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湖北省鄂东南...
  • 1篇桂林工学院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安徽建筑工业...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河北省地矿局
  • 1篇北京离子探针...
  • 1篇万宝矿产有限...

作者

  • 14篇陈懋弘
  • 11篇毛景文
  • 10篇谢桂青
  • 8篇杨宗喜
  • 8篇赵海杰
  • 6篇程彦博
  • 6篇侯可军
  • 5篇章伟
  • 5篇黄庆文
  • 4篇赵财胜
  • 3篇陈毓川
  • 3篇袁顺达
  • 2篇叶会寿
  • 2篇裴荣富
  • 2篇郭春丽
  • 2篇魏克涛
  • 2篇刘苏桥
  • 2篇陈振宇
  • 2篇蒋国豪
  • 2篇蒋柏昌

传媒

  • 8篇矿床地质
  • 8篇岩石学报
  • 3篇地质学报
  • 2篇矿物学报
  • 2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矿产与地质
  • 1篇桂林工学院学...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8篇2010
  • 10篇2009
  • 7篇2008
  • 1篇2007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湖北程潮铁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程潮铁矿床位于湖北省鄂州市东南的泽林镇,为深部隐伏矿床,保有资源储量约1.7亿t。矿区范围东起细王冲,西至塔桥庙,东西长3km,南北长1.5km,面积4.5km2。1区域成矿地质背景鄂东南地区地处扬子地块北缘。
姚磊谢桂青张承帅
关键词:夕卡岩型程潮铁矿成矿地质背景角闪石扬子地块
贵州锦丰(烂泥沟)金矿床含砷黄铁矿和脉石英及其包裹体的微量元素特征被引量:26
2009年
贵州锦丰(烂泥沟)金矿是滇黔桂"金三角"目前已探明最大的卡林型金矿床。含砷黄铁矿是该矿床最主要的载金矿物,硅化及石英脉是最显著的热液蚀变类型。本文采用高精度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对含砷黄铁矿和脉石英及其包裹体的微量元素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含砷黄铁矿富亲硫元素,并相对于围岩和上部地壳均强烈富集;亏损V,Sr及高场强元素。同生黄铁矿也具有类似的特征。脉石英除亲石元素含量高以外,还表现为亲硫元素以及Mo,Bi含量较高。但与上部地壳相比,绝大部分元素贫化。相应包裹体的微量元素含量普遍低于单矿物,但变化特征一致。结合矿物和包裹体的稀土元素分析,发现脉石英和含砷黄铁矿及其包裹体均表现为HFSE明显亏损,Th/La,Nb/La比值小于1,说明成矿流体为富Cl的流体。含砷黄铁矿及其包裹体中Co/Ni比值远小于1,反映成矿温度较低,推测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以沉积建造水为主的盆地流体。
胡瑛陈懋弘董庆吉黄庆文
关键词:含砷黄铁矿包裹体微量元素盆地流体
云南个旧锡矿田碱性岩和煌斑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52
2008年
笔者报道了运用LA-ICP-MS锆石U-Pb方法对云南个旧地区碱性岩侵入年龄和煌斑岩的测年结果,即白云山碱性岩的形成时代为76.6±3.6Ma,煌斑岩的形成时代为77.2±2.4Ma,这两种类型的岩石均为燕山晚期岩浆作用的产物。结合区域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岩石学组合的构造指示意义及前人的有关其他研究成果,认为这些岩石形成于岩石圈伸展的动力学环境。
程彦博毛景文陈懋弘杨宗喜冯佳睿赵海杰
关键词:碱性岩煌斑岩LA-ICP-MS动力学背景
鄂东南地区晚中生代侵入岩的地球化学和成因及对岩石圈减薄时限的制约被引量:56
2008年
鄂东南地区侵入岩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晚中生代岩浆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成因和构造背景的研究显得薄弱。本文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开展鄂东南地区侵入岩的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探讨地球化学特征所蕴含的成因和岩石圈减薄的时限。鄂东南地区侵入岩具有高碱富钾特征,微量元素以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而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 和 Ti)为特征。研究认为鄂东南地区中生代侵入岩不能完全归为埃达克岩,早期中(酸)性岩具有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晚期酸性岩明显不同于埃达克岩。鄂东南地区侵入岩的地球特征表明它们是富集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同化混染了下地壳物质并发生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结合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初步认为早白垩世(132~128Ma) 可能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岩石圈减薄高峰时间。
谢桂青李瑞玲蒋国豪赵财胜侯可军
关键词:地球化学特征
赣南中生代淘锡坑钨矿区花岗岩锆石SHRIMP年龄及石英脉Rb-Sr年龄测定被引量:92
2007年
江西省崇义县淘锡坑钨矿区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东段与武夷山北东-北北东向构造带南段的复合部位,属于以石英脉型黑钨矿为主的钨多金属矿床。矿床形成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作用有密切关系,石英矿脉受北西向断裂控制,穿切新元古代地层。文章选取钻孔揭露的底部新鲜花岗岩样品2件,用SHRIMP方法测定锆石的结晶年龄,结果分别为(158.7±3.9)Ma和(157.6±3.5)Ma;对3件含黑钨矿石英脉样品中石英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Rb-Sr等时线年龄测定,结果分别为(154±4)Ma、(157±3)Ma和(161±4)Ma。与前人用Re-Os法测定的辉钼矿(154Ma)比较,发现花岗岩的成岩年龄与含矿石英脉、钨矿的形成年龄相同,成岩、成矿作用几乎同时完成。综合前人研究资料,认为南岭地区160150Ma成岩成矿作用主要分布于南岭中东段,可能与岩石圈大规模伸展的构造动力学背景有关。
郭春丽王登红陈毓川王彦斌陈郑辉刘善宝
关键词:锆石SHRIMP年龄
江西浒坑钨矿含矿韧性剪切带及其^(40)Ar-^(39)Ar年代学约束被引量:3
2009年
江西省浒坑钨矿是一个大型石英脉黑钨矿矿床,含矿石英脉除了块状石英脉以外,还大量发育条带状石英脉。本文针对条带状石英脉进行了专门研究,认为条带状石英脉实质上是韧性剪切带,以透入性发育的剪切面理和拉伸线理、剪切透镜体、剪切分异条带普遍发育为特色。剪切带岩石以石英质糜棱岩为主,具有丰富的塑性变形显微构造特征。显微剪切指向构造统计表明,东西向和北西向脉组的运动方式均以左旋正滑为主,近水平脉组则以正滑为主。北西向韧性剪切带的新生绢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140.3±1.0 Ma,相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39.6±2.4 Ma;而东西向韧性剪切带绢云母40Ar-39Ar坪年龄则比较复杂,高温阶段年龄可能受到成矿期白云母残斑的影响,中温阶段的表观年龄和总气体年龄更接近前一样品的坪年龄。据此认为韧性剪切变形的年龄为140 Ma左右,韧性变形发生在成岩和成矿之后。条带状石英脉系块状石英脉韧性剪切改造而成,推测其形成主要与晚期补充岩体的斜向上侵作用有关,但更为合理的模式需要更多资料的进一步证实。
陈懋弘章伟向君峰杨宗喜叶会寿
关键词:石英脉型钨矿韧性剪切带
广西乐业林旺金矿床构造解析及构造成矿作用被引量:19
2010年
详细的构造解析表明,矿床构造线主要分为南北向、北东东向和北西向三组,其中造山期间形成的南北向构造线(不对称褶皱和逆冲断层)控制了矿床的基本构造格架。后碰撞造山侧向挤压期间构造应力场发生近直交的改变,一方面使造山期形成的褶皱发生重褶,形成走向北东东的叠加褶皱;另一方面导致F1的左旋-正滑运动,矿液沿着断层拉张的空间沉淀就位。矿床构造演化至少经历了同生期裂陷、造山期挤压和后碰撞造山侧向挤压等三个阶段,成矿发生在后碰撞造山侧向挤压阶段。层状矿体主要赋存于背斜构造中,在空间上与赋存于断层中的脉状矿体相连。能干性和渗透性明显不同的地层组合是形成层状矿体的岩性基础,断裂构造则是主要控制因素。泥质不透水层分别与反冲断层、背斜构造组成的构造圈闭,以及两期非共轴背斜叠加形成的构造高点则是形成厚大矿体的主要原因。林旺金矿在烂泥沟金矿与水银洞金矿之间形成了一个从脉状型式→脉状和层状之复合型式→层状型式的完整矿床型式系列。这种复合矿床型式直观地表明了层状矿体是后生热液成因矿床。
陈懋弘黄庆文李继贤蒋柏昌张长明
关键词:层状矿体构造圈闭构造成矿卡林型金矿
湖北大冶铜绿山铜铁矿床夕卡岩矿物学及碳氧硫同位素特征被引量:17
2012年
湖北大冶铜绿山铜铁矿床是长江中下游西段鄂东南矿集区一个大型夕卡岩矿床。围岩为三叠系大理岩及白云质大理岩,决定了其发育丰富的钙镁质复合夕卡岩矿物组合,包括石榴子石、辉石、角闪石、绿帘石、金云母、绿泥石等。本文详细描述了夕卡岩不同阶段矿物的特征,并对矿物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EPMA)及碳、氧、硫稳定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石榴子石形成于三期,成分上属于钙铝—钙铁系列,且从早到晚具有从钙铝向钙铁榴石演化趋势,反映出成矿溶液由酸性向碱性演化。环带结构的石榴子石和绿帘石从核部到边部Fe含量增高,说明磁铁矿是在Fe浓度升高的碱性溶液中沉淀。辉石为透辉石。角闪石属于单斜角闪石中的钙质角闪石,包括透闪石,韭闪石和少量阳起石。矿物成分分析表明辉石和石榴子石的Mn/Fe值与矿化金属元素存在一定的联系。相对于钙质夕卡岩,镁质或含镁质夕卡岩是铜铁矿体交代的更有利岩石。矿床硫化物的δ34SV-CDT均为正值且变化范围较窄,介于0.6‰~3.8‰。成矿阶段方解石δ13CV-PDB变化于-2.9‰~6.3‰,δ18OV-SMOW变化于9.6‰~12.6‰,成矿后方解石的同位素值明显增大,δ13CV-PDB为-0.9‰~1.3‰,δ18OV-SMOW为15.2‰~17.3‰,趋向于围岩的同位素值。研究结果说明成矿阶段的硫和碳来自于深源或地幔,而成矿后期碳与地层发生明显的同位素交换反应。
赵海杰谢桂青魏克涛柯于富
关键词:夕卡岩矿物成分石榴子石环带结构
湖北铜绿山矿床石英闪长岩的矿物学及Sr-Nd-Pb同位素特征被引量:38
2010年
铜绿山是长江中下游鄂东南矿集区最重要的、大型夕卡岩型Cu-Fe(Au)矿床。本文对该矿区中与成矿密切的石英闪长岩进行了详细的矿物成分、地球化学及Sr-Nd-Pb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岩石中斜长石主要为更长石(An=21~31);角闪石贫Ti(<0.2),高Mg/(Mg+Fe)(>0.5),属于富镁角闪石;而黑云母为镁质黑云母。岩石的地球化学具有高硅(58.86%~67.71%),富碱(Na2O+K2O=5.67%~9.63%),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并强亏损元素Nb、Ta、Ti等特征。岩石的(87Sr/86Sr)i为0.7055~0.7069,εNd(t)为-7.65~-3.44;(206Pb/204Pb)i=17.66~18.00,(207Pb/204Pb)i=15.49~15.56,(208Pb/204Pb)i=37.73~38.19。矿物成分、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特征说明,铜绿山岩体与阳新岩体为同源岩浆的产物,源区为深度大于40km的富集地幔,经下地壳的混染及分离结晶作用形成。岩浆熔体形成的温度应大于889℃。角闪石和黑云母的温度计估算岩浆结晶温度分别为650~800℃和500~630℃,黑云母开始结晶温度略低于角闪石结晶结束温度,压力为1.49kbar,对应侵位深度约4.9km。岩浆具有利于Cu、Fe、Au等成矿元素进入熔体的条件,可能与板块俯冲作用相关。
赵海杰毛景文向君峰周振华魏克涛柯于富
关键词:石英闪长岩矿物成分SR-ND-PB同位素铜绿山
安徽铜陵凤凰山夕卡岩型铜矿床中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8
2010年
铜陵矿集区是我国长江中下游Cu-Au-Fe-Mo成矿带中最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之一,凤凰山矿床是铜陵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一个典型的夕卡岩型铜矿床。本文利用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对凤凰山铜矿床进行了成矿时代测定,获得了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范围为139.1±2.4~142.0±2.2Ma,等时线年龄为141.1±1.4Ma,与矿区内石英二长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SHRIMP锆石U-Pb年龄(144.2±2.3Ma)相吻合,也与铜陵地区其他矿田的成矿时代基本一致,可能为岩石圈减薄事件的成矿响应。
瞿泓滢裴荣富王永磊李进文
关键词:辉钼矿RE-OS年龄夕卡岩凤凰山铜矿铜陵矿集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