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引进国际先进林业科学技术项目
- 作品数:168 被引量:1,274H指数:16
- 相关作者:陈晓鸣易传辉周成理史军义刘晋浩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天然云冷杉林土壤养分随林分针阔比变化及其对灌木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以吉林金沟岭林场天然云冷杉林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模糊线性隶属度函数法,分析不同土壤养分(pH值、有机质、全N、全P、全K、碱解N、有效P、速效K及土壤综合指标值)含量的差异及变动与林分针阔比的关系及其对林下灌木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林分的针阔比为7∶3时,林地土壤pH值、有机质、全N、全P、全K、碱解N、有效P、速效K均较高,且此时土壤综合指标值最高,土壤养分最好,林下灌木生物量也处于较好的状态。
- 季蕾亢新刚张青郭韦韦
- 关键词:土壤养分
- 不同预处理液对切花菊‘优香’的保鲜效果被引量:2
- 2015年
- 以切花菊‘优香’(Chrysanthemum×morifolium‘Youxiang’)为试材,以蔗糖、柠檬酸、水杨酸、Ca Cl2和8-羟基喹啉的不同组合液为预处理液,测定5种不同组合的预处理液以及不同预处理时间(2、4 h)对‘优香’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不同组合的预处理液在增大‘优香’花径、维持切花水分平衡、延长瓶插寿命、增加清除自由基能力等方面均优于对照(蒸馏水);预处理4 h的保鲜效果优于预处理2 h;预处理B(100 mg·L-18-HQ+50 mg·L-1CIT+75 mg·L-1SA+2 g·L-1Ca Cl2+4%蔗糖)和E(100 mg·L-18-HQ+75 mg·L-1SA+2 g·L-1Ca Cl2+4%蔗糖)的保鲜效果最好。预处理的方法有利于提高‘优香’的观赏品质;使用预处理液B和E处理4 h后,‘优香’的瓶插期分别可达30、29 d。
- 杨立文黄河张蜜王双戴思兰
- 关键词:保鲜效果
- 野生蒜头果丛枝菌根真菌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调查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为探明我国特有濒危野生植物资源蒜头果根系中丛枝菌根真菌(AMF)和深色有隔内生菌(DSE)的定殖状况,对蒜头果的天然分布中心—云南省广南县4个蒜头果主要分布点的AMF及DSE自然定殖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蒜头果根系能被AMF及DSE双重定殖,并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且DSE的平均定殖率(52.69%)高于AMF平均定殖率(46.96%)。其AMF和DSE的自然定殖率因立地条件而异,在4个分布点中,以旧莫乡汤盆村AMF自然定殖率最高,达70.75%,以懂堡乡三仙洞村DSE定殖率最高,达76.58%。
- 卯吉华贾代顺景跃波陈福李荣波耿云芬
-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
- 地表高程测量仪及其在湿地监测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湿地地表高程变化的测量对于预测海平面相对上升对红树林的影响、研究植物对湿地沉积过程的影响以及浅层沉陷的研究很有帮助。由美国地质调查局发明的地表高程测量仪能够在湿地生态系统中测量沉积物高程变化。由于其易于掌握、测量数据精确、携带轻便等特点,是监测泥沙淤积和地表沉降特征的理想工具。文中主要介绍地表高程测量仪的结构、类型、测量方法,展望其在我国湿地监测中的应用前景,同时还与其他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比较。利用地表高程测量仪结合水平标志层法能够获取湿地地表沉降速率和湿地浅层沉陷速率,有助于了解湿地的保护与管理现状,预测湿地演化及植被演替趋势,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与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数据。
- 许佳宁雷霆
- 关键词:湿地监测
- 杨树人工林滴灌技术研究
- 为了探索杨树人工林的滴灌技术,于2012年,在北京市大兴区林场研究了滴灌条件下2年生杨树人工林的土壤水分运移规律、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规律以及灌溉制度和适宜灌溉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本研究采用流量恒定为4L·h...
- 傅建平
- 关键词:杨树人工林滴灌技术土壤含水量灌溉量
- 硫酸妥布霉素/葡聚糖基磁性纳米缓控释载药体系的构建、表征及活性研究
- 新型磁性纳米载药体系是目前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囊性纤维化病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遗传病,由于囊性纤维化病患者的粘液粘度不断增加,使得到达病灶部位的有效药物量较少,且药物滞留时间较短,而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葡聚糖是...
- 谭盛男
- 关键词:磁性纳米粒子PLGA缓控释硫酸妥布霉素
- 文献传递
- 环境变化对湿地植物根系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7
- 2017年
-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水文特征和潜育化土壤环境,湿地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往往表现出独特的环境适应机制。根系作为植物重要的功能器官,是湿地植物群落与周围环境实现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键纽带,在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及维持生态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近年来植物根系生理生态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从湿地植物根系在植物生长及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出发,综合论述环境因子对湿地植物根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着重评述近年来水分条件、土壤盐分、土壤养分、有毒有害物质以及其他因子对湿地植物根系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指出湿地植物根系研究将是湿地生态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 宋香静李胜男郭嘉韦玮于一雷
- 关键词:生态适应环境变化湿地生态
- 两种河岸缓冲带对径流水中磷的截留效果被引量:3
- 2023年
- 为更好地了解不同宽度和密度人工林河岸缓冲带对径流水中磷的截留效果,减少污染物进入水体,减缓太湖农业面源污染,以流域6块大小为20 m×40 m的中山杉与杨树人工林河岸缓冲带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宽度(15、30和40 m)和不同林分密度(400、1 000和1 600株·hm^(-2))的河岸缓冲带对径流水中总磷与可溶性磷的截留效果。结果表明:(1)不同的人工林河岸缓冲带具有不同的优化宽度,15 m宽的中山杉林缓冲带和30 m宽的杨树林缓冲带基本能满足截留磷的要求。(2)不同林分密度中山杉林缓冲带对总磷和可溶性磷的平均截留率分别表现为:1 000株·hm^(-2)>400株·hm^(-2)>1 600株·hm^(-2)和1 600株·hm^(-2)>1 000株·hm^(-2)>400株·hm^(-2);林分密度为400株·hm^(-2)的杨树林缓冲带对总磷平均截留率最高,为87.97%;林分密度为1 600株·hm^(-2)的杨树林缓冲带对可溶性磷的平均截留率最高,达到99.42%。(3)不同林分密度下,中山杉林对总磷的截留率均高于杨树林,但差异不显著;1 600株·hm^(-2)的中山杉林缓冲带对可溶性磷的平均截留率显著高于杨树林(P<0.05)。林分密度为400株·hm^(-2)时,杨树林缓冲带对可溶性磷的平均截留率高于中山杉林。15 m宽1 000株·hm^(-2)的中山杉林缓冲带能有效减缓太湖农业面源污染。
- 张钰荣吴永波茆安敏
- 关键词:河岸缓冲带磷林分密度
- 金沙江干热河谷希蒙得木的光合特性被引量:7
- 2007年
- 在四川省会东县可河乡,采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对希蒙得木Simmondsia chinensis2个种源4年生人工林的光合特性进行野外测定。结果表明,希蒙得木的二氧化碳补偿点为56-62μmol.mol-1,羧化效率0.081 4-0.094 6,暗呼吸速率1.15-1.18μmol·m^-2.s-1,光补偿点31-35μmol·m^2.s^-1,光饱和点1 308-1 592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0.033-0.037,属典型阳性的C3植物。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光能利用效率平均5.641-5.999 mmol·mol^-1,水分利用效率1.0 mmol·mol^-1。
- 李晓清高捍东曹小军李荣伟王准王晓玲
- 关键词:植物学希蒙得木光合特性干热河谷
- 枯叶蛱蝶非滞成虫与滞育越冬成虫蛋白质含量比较被引量:1
- 2009年
- 为了进一步了解枯叶蛱蝶滞育机理,利用比色法,测定了非滞育成虫和越冬成虫不同发育阶段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非滞育成虫蛋白质含量在277.809 7~324.193 0mg/g之间,整个非滞育成虫期间,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差异明显;越冬期间,成虫的蛋白质含量在144.429 0~300.993 3mg/g之间,含量从1月下旬至2月下旬有较大幅度上升,其余时期差异不大。蛋白质在枯叶蛱蝶不同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的代谢特征。
- 易传辉陈晓鸣史军义周成理
- 关键词:枯叶蛱蝶蛋白质含量滞育成虫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