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5CB523104)

作品数:24 被引量:809H指数:8
相关作者:庄辉张欣欣闫玲侯金林王战会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2篇肝炎
  • 21篇乙型
  • 20篇乙型肝炎
  • 19篇病毒
  • 12篇肝炎病毒
  • 11篇乙型肝炎病毒
  • 7篇慢性
  • 7篇慢性乙型
  • 7篇慢性乙型肝炎
  • 5篇血清
  • 5篇抗病毒
  • 4篇逆转
  • 4篇逆转录
  • 4篇米夫
  • 4篇拉米夫定
  • 4篇HBV
  • 3篇药物
  • 3篇乙肝
  • 3篇乙型肝炎患者
  • 3篇慢性乙型肝炎...

机构

  • 12篇北京大学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市疾病预...
  • 1篇北京地坛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兰州医学院第...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北京市海淀医...

作者

  • 12篇庄辉
  • 6篇张欣欣
  • 5篇闫玲
  • 5篇王战会
  • 5篇侯金林
  • 4篇李彤
  • 4篇李杰
  • 4篇陈金军
  • 3篇金晖
  • 3篇张东华
  • 3篇于德敏
  • 3篇李文鹏
  • 3篇刘宝明
  • 3篇马世武
  • 3篇聂晶晶
  • 2篇李卓
  • 2篇孙奎霞
  • 2篇李晓光
  • 2篇陈立
  • 2篇郭亚兵

传媒

  • 6篇中华肝脏病杂...
  • 5篇肝脏
  • 2篇传染病信息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Chines...
  • 1篇检验医学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8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90例病毒性胃肠炎患者粪便中诺如病毒检出情况分析被引量:20
2008年
目的了解病毒性胃肠炎患者中诺如病毒感染情况。方法收集北京市2007年2月5~17日共计90例病毒性胃肠炎患者的粪便标本,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粪便中诺如病毒核酸或抗原,并对RT-PCR阳性标本的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结果90例病毒性胃肠炎患者的粪便标本中,35例(38.89%)RT-PCR为诺如病毒核酸阳性,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诺如病毒GⅡ型34例(97.14%),GⅠ型1例(2.86%);90例中,39例(43.33%)为ELISA检测诺如病毒抗原阳性。以RT-PCR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进行比较,ELIS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14%(34/35)和90.91%(50/55)。结论诺如病毒是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以GⅡ型流行为主。ELISA快速、简便,其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可作为诺如病毒感染的初筛试验。
高志勇吕虹黄芳吴晓娜严寒秋刘园刘桂荣李洁窦相锋王全意庄辉
关键词:诺如病毒病毒性胃肠炎
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耐药现况被引量:15
2011年
目前我国已批准了4种结构不同的核苷(酸)类似物用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分别是胞嘧啶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LAM)、腺嘌呤核苷磷酸酯类似物阿德福韦酯(ADV)、鸟嘌呤核苷类似物恩替卡韦(ETV)和胸腺嘧啶核苷类似物替比夫定(LdT)[1]。这些药物在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逆转录酶的作用下,掺入HBV DNA链。
孙奎霞李杰庄辉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核苷(酸)类似物嘌呤核苷类似物耐药
阿德福韦耐药乙型肝炎病毒株的快速检测和动态观察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设计PCR联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快速检测HBV阿德福韦耐药变异(rtN236T)的方法以及观察阿德福韦耐药毒株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7例乙型肝炎患者在阿德福韦单药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毒突破或应答不完全。对其系列血清标本的HBVDNA逆转录酶部分区域进行直接或克隆后测序,设计和应用PCR—RFLP方法对rt236位点的变异情况进行检测。采用Hamming距离法计算HBV部分逆转录酶区域的基因多样性。结果l例患者出现rtA18IV变异,3例为rtN236T变异。建立了基于限制性内切酶DraI或HpaI的PCR—RFLP方法检测rtN236T变异:可以检测至少10%的弱势毒株,特异性为100%。在病毒突破前8个月可以检测到耐药毒株;该耐药毒株后来成为优势毒株。1例患者停用阿德福韦3个月后野生毒株取代耐药毒株重新成为优势株。1例患者在病毒突破后继续服用阿德福韦,rtN236T突变被一个新的突变株(rtN236V)替代。拉米夫定耐药患者的HBV逆转录酶有更明显的基因多样性。结论建立了PCR—RFLP快速检测rtN236T变异的方法;阿德福韦耐药毒株可以表现为不同的转化过程。
陈金军马世武王战会孙剑侯金林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抗药性限制性片段长度阿德福韦
乙型肝炎病毒拉米夫定耐药株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及其包装细胞系的建立
2007年
目的构建1.3拷贝乙型肝炎病毒(HBV)拉米夫定耐药株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及其包装细胞系。方法在野毒株1.3拷贝HBV载体的基础上采用定点突变的方法将rtL180M,rtM204V位点突变,构建拉米夫定耐药病毒株,并通过PCR、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别以正向和反向将野毒株和耐药株分别连接于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X2的相应酶切位点,构建成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经双酶切及PCR扩增鉴定。重组载体转染包装细胞,筛选培养细胞克隆并进行病毒滴定。结果通过双酶切、PCR扩增、测序鉴定证实成功构建了1.3拷贝HBV拉米夫定耐药株的逆转录病毒载体。成功建立包装细胞系并测得病毒滴度均为1×105cuf/ml。结论含正向及反向1.3拷贝HBV拉米夫定耐药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及其包装细胞系构建成功,可以用于拉米夫定耐药细胞模型研究。
林占洲王战会周彬杨富强余治健侯金林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拉米夫定耐药逆转录病毒载体
拉米夫定长期维持应答患者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水平的变化特点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了解拉米夫定长期治疗下血清HBsAg的动态变化特点。方法研究对象为HBeAg阳性、拉米大定为初始抗病毒治疗且取得快速和持久(从治疗24周至观察期末HBVDNA持续检测不到)病毒学应答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定量检测采用雅培Architect方法,HBV基因型用直接测序法确定。结果3年观察期间有26例(57.8%)患者发生ItBeAg转阴(其中1例HBsAg转阴)。治疗12周时血清HBsAg水平中位数降至基线的39.5%(P〈0.01),但之后下降不明显。血清HBsAg的变化特征在HBeAg转阴或持续阳性的患者间相似。基因B型患者在治疗头12周血清HBsAg水平下降幅度较基因C型更大(75.5%比26.0%,P〈0.05)。在个体患者中,血清HBsAg的动态变化类型主要有双相型(治疗12和24周HBsAg低于基线的60%)和稳定型(治疗12和24周HBsAg高于基线的80%)。基线血清HBsAg水平低(比数比值为0.020,95%可信区间为0.002-0.743,P〈0.05)和基因C型感染(比数比值为8.206,95%可信区间为1.070-62.948,P〈0.05)是血清HBsAg在拉米夫定长期治疗下下降不明显的主要因素。结论血清HBsAg在拉米夫定快速和持久抑制HBV复制时主要表现为两种变化类型,并和HBV基因型关系密切。
陈金军王战会马世武陈永鹏彭劼郭亚兵侯金林
关键词:肝炎乙型拉米夫定
1.2倍基因组长度C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重组体构建及其在HepG2细胞中表达和复制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构建基于pBlueBac4.5质粒的1.2倍基因组长度C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HBV)重组体,并研究其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和复制。方法以重组质粒pWT上的1.2倍基因组长度C基因型HBVDNA序列和pBB4.5HBV1.3(D基因型)上的pBlueBac4.5载体序列为模板,构建重组质粒pBB4.5HBV1.2(C基因型)。用FuGENEHD瞬时转染法,将pBB4.5HBV1.2导人HepG2细胞。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Southern印迹杂交法、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转染后不同时间点HBsAg和HBeAg、HBV复制中间体及HBVDNA水平。此外,对转染时重组质粒用量进行优化。结果酶切和序列分析证实,pBB4.5HBV1.2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初步转染实验证实,在转染细胞培养上清中可检测到HBsAg和HBeAg。优化后转染条件为:使用60mm细胞培养皿,8~11tLgpBB4.5HBV1.2,质粒与转染试剂5:9(μg:μl)。在此条件下,5d实验周期内可检测到HBsAg和HBeAg持续表达(峰值一般出现在转染后第3天)、HBVDNA持续复制(10^6~10^8拷贝/ml)及HBVDNA复制中间体形成。结论在HepG2细胞中,建立了以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lueBac4.5为基础的1.2倍基因组长度C基因型HBV体外培养体系,有望为研究HBV耐药、筛选新抗病毒药物等提供新技术平台。
李文鹏李彤闫玲刘宝明庄辉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HEPG2瞬时转染
核苷(酸)类耐药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逆转录酶区基因变异类型及其特点被引量:16
2009年
目的了解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HBV耐药变异模式特点以及是否有新的变异位点产生。方法对2005年9月-2007年6月送检的227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应用Trugene试剂盒抽提、扩增HBV基因组聚合酶逆转录酶区,PCR产物经过CLIP反应后加到MicroCe1500电泳胶板中电泳,应用GeneObjects软件获得样本的序列,分析其突变,并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27份标本中有111份(48.9%)发现已知耐药位点(M204V/I,L180M,V173L,V207I,N236T,A181V/T等)变异,其中有明确用药史的共75例。在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序贯治疗的患者中出现多重耐药变异的概率较高,为25.0%(4/16),而在先用拉米夫定后联合阿德福韦治疗的16例患者中未发现后续阿德福韦耐药变异。在其他位点的变异中,以A222T、L229V和S256C频率较高。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分析,组间比较用Kruskal-Wallis和SNK方法检验。结论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出现的变异模式复杂,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患者,换用阿德福韦可导致多重耐药变异。
邓俊张东华于德敏陈立张欣欣
关键词:突变核苷(酸)类药物
乙型肝炎病毒最新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8年
近年来,国外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主要是:①对HBV颗粒结构有了进一步认识,从而对HBV的生活周期有了更多了解;②发现了一种HBV侵入肝细胞的抑制剂,为抗病毒药物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就上述两方面的研究进展简要综述如下。
宋鸿硕庄辉
关键词:抗病毒药物抑制剂肝细胞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预测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2
2007年
IFNα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治疗CHB的有效药物之一。CHB患者在IFNα治疗6~12个月后,ALT复常率为34%~45%,HBeAg消失和(或)抗-HBe出现率为15%~37%,HBVDNA阴转率(〈10^5拷贝/m1)为37%,HBsAg阴转率为1%~8%。导致CHB患者在IFN治疗后取得持续性应答、部分应答或者无应答的原因是临床和基础研究非常关心的问题,现就IFN疗效的预测和影响因素作简要综述。
孔晓飞张欣欣
关键词:干扰素肝炎乙型慢性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对拉米夫定治疗早期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水平变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了解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水平在拉米夫定治疗早期的变化特点及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在其中的作用。方法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且拉米夫定为初始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7例,雅培HBsAg Architect方法定量检测治疗基线和第12周血清HBsAg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联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的方法确定HBV基因型。结果所有患者治疗第12周血清HBV DNA水平下降(中位数4.31log10拷贝/ml,P<0.001)。总的血清HBsAg下降至基线的57.99%(P<0.001),但主要发生在HBV基因B型患者(43例,P<0.001),在HBV基因C型患者变化不明显(43例,P=0.378)。血清HBsAg和HBV DNA变化(基线和12周)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仅存在于基因B型(Rs=0.577,P<0.001),而在C型患者中不明显(Rs=0.068,P=0.686)。基线HBsAg水平低(比数比值为0.387,95%可信区间为0.188~0.794,P=0.010)和HBV基因C型感染(比数比值为4.083,95%可信区间为1.362~12.236,P=0.012)是导致32.2%(29例)患者血清HBsAg水平未下降的主要因素。结论在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早期,超过30%的患者血清HBsAg水平并没有随着HBV DNA复制水平下降而下降,HBV基因C型感染和基线HBsAg水平低是其主要因素。
陈金军王战会马世武陈永鹏彭劼郭亚兵侯金林
关键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拉米夫定基因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