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1JDSZ2014)
- 作品数:5 被引量:38H指数:4
- 相关作者:高正亮瞿晓理陈斌童辉杰更多>>
- 相关机构: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大学生攻击和心理压力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攻击行为是一种常见的消极行为,具有伤害意图、伤害行为、伤害后果等基本特征。有研究发现,在正常人群中,攻击行为的发生与自尊、人格存在着联系心一。近年来,大学生暴力攻击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高校校园的宁静和大学生的形象。
- 高正亮胡光娇
- 应用“积极情绪体验”干预大学生暴力行为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实验以积极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选取苏州国际教育园13所高校89名在BPAQ(攻击问卷)上得分较高的在校大学生,分为实验组(30人)、安慰剂组(30人)和对照组(29人),进行为期6周的6次"积极情绪体验"活动,用于干预其暴力行为的产生。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在实验前后两次测试(BPAQ和EIS-33)上得分差异显著,而安慰剂组则在个别维度上有显著差异,对照组基本无差异。同时,为进一步验证实验效果,研究者对实验组学生实施两次后续追踪研究。
- 瞿晓理陈斌
- 关键词:积极情绪心理干预暴力行为大学生
- “心理弹性训练”干预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5
- 2013年
- 实验以积极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选取苏州国际教育园13所高校91名在SIOSS(自杀意念自评量表)和GSE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上得分较高的在校大学生,分为实验组(30人)、安慰剂组(30人)和对照组(31人),进行为期6周的6次"心理弹性训练"活动,用于干预其自杀行为的产生。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在实验前后两次测试(SIOSS、GSES、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上得分差异显著,而安慰剂组和对照组基本无差异。同时,为进一步验证实验效果,研究者对实验组学生实施2次后续追踪研究。
- 瞿晓理
- 关键词:心理弹性心理干预自杀大学生
- 大学生心理压力和心理韧性的关系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调查大学生心理压力感的现状,分析心理韧性对心理压力感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取样获得1000名大学生被试,采用问卷法对其心理压力感和心理韧性进行调查评定,分析心理压力在性别、户籍及家庭收入水平方面的差异,并通过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了解心理韧性对心理压力的影响。结果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感在户籍和家庭收入水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f=841,P均<0.05),多重比较表明,来自农村和乡镇的大学生较来自城市的学生感受到更大的压力;家庭收入水平较低的学生感受到更高的压力。相关分析(r=-0.104^-0.365,P<0.01)和回归分析表明,心理韧性对心理压力感有负向预测作用(P均<0.05)。结论来自农村及家庭收入水平较低的大学生感受到更高的心理压力;大学生心理韧性是应对压力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素质资源。
- 高正亮陈斌
-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压力心理韧性
- 大学生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的调查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调查大学生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842名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及暴力风险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自杀意念、暴力风险在性别、年级、户籍、家庭结构、独生子女等的分布差异,并从家庭、个体、心理压力的角度分析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大学生自杀风险检出率为16.5%,暴力风险检出率为15.4%。自杀意念者在性别(χ2=11.92,P<0.01)、家庭结构(χ2=4.49,P<0.05)和年级(χ2=7.97,P<0.05)的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暴力风险在性别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χ2=4.17,P<0.05)。家庭、人格、心理压力与自杀意念、暴力风险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父母对子女的干涉限制、神经质倾向人格以及心理压力感会增加自杀和暴力的风险。
- 高正亮童辉杰
- 关键词:大学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