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0161)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相关作者:王宏伟张雯刘淼赵丹盛英文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新纪录种
  • 2篇形态学
  • 2篇形态学观察
  • 2篇分子
  • 2篇分子分析
  • 2篇RBCL
  • 1篇英文
  • 1篇早期发育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学
  • 1篇生态学研究
  • 1篇链状
  • 1篇红藻
  • 1篇ORIENT...
  • 1篇GRATEL...
  • 1篇HALYME...

机构

  • 7篇辽宁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王宏伟
  • 2篇张雯
  • 1篇盛英文
  • 1篇戚贵成
  • 1篇卞瑶
  • 1篇徐娜
  • 1篇刘婧
  • 1篇刘淼
  • 1篇田恬
  • 1篇赵丹

传媒

  • 2篇辽宁师范大学...
  • 2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海洋渔业
  • 1篇海洋科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海南新纪录种东方蜈蚣藻(红藻门)的形态学观察和rbcL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通过形态结构观察、生殖器官的发育和rbcL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发现了分布于海南省陵水新村的东方蜈蚣藻(Grateloupia orientalis S.-M.Lin et H.-Y.Liang)为海南新纪录种,该物种具有以下特征:藻体质地凝胶状或软骨质;皮层外部由5~6层念珠状的细胞构成,内部由1~2层星形细胞构成;生殖枝丛由两个分枝组成;果孢子囊分布在除藻体基部外的皮层内。
张雯王宏伟赵丹盛英文栾日孝
关键词:ORIENTALIS新纪录种形态学观察RBCL
中国楷膜藻科(红藻门)新记录——掌状美叶藻被引量:1
2008年
掌状美叶藻(Callophyllis palmata Yamada)分布于日本,北美洲西海岸等地,最近发现在中国大连广鹿岛有分布,属于我国新记录种.掌状美叶藻属于红藻门(Rhodophyta)楷膜藻科(Kallymeniaceae)美叶藻属(Callophyllis),主要特点为藻体颜色鲜红,生有根丝细胞.该种与贴生美叶藻C.adnata区别在于直立生长,分枝顶端呈二叉状凹陷;与附着美叶藻C.adhaerens区别在于分枝幅度较宽,可达10 mm以上.
王宏伟田恬徐娜
海柏和扇形海柏的形态观察及孢子萌发类型的比较被引量:1
2012年
对我国大连沿海地区的海柏(Polyopes polyideoides)和扇形海柏(Polyopes affinis)进行了外部形态和孢子萌发类型的比较研究,其结果如下:(1)海柏藻体呈亚二叉分枝,上部叉分的距离较近,下部枝距较远,藻体上有轻微缢缩并偶有小育枝;扇形海柏藻体数回叉状扇形分枝,分枝处基部不缢缩或略微缢缩,下部为圆柱形,往上分枝轻度或中度扁压,藻体上多有小育枝。(2)海柏与扇形海柏孢子萌发类型均属于间接盘状型。海柏孢子萌发时,先形成基细胞,再分裂形成盘状体,不出现丝状体。扇形海柏孢子萌发时,形成基细胞后,继续分裂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由基细胞逐渐延长先形成丝状体,末端细胞不断分裂,总体积膨大,丝状体逐渐变短消失,最后形成盘状体;第二种情况是在基细胞形成后,原位呈十字型分裂,形成盘状体,无丝状体形成。海柏在辽宁沿海为首次发现,是该领域的一新纪录种。
张雯王宏伟
三种红藻的形态观察、分子分析及个体生态学研究
对红藻门的三种海藻分别进行了不同的研究:其中对采自青岛的叉枝蜈蚣藻(Grateloupia divaricata Okamura)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分子分析;对采自大连六个不同地点的金膜藻(Chrysymenia wri...
王惠娜
关键词:形态学观察分子分析
文献传递
缢基蜈蚣藻的修订——基于形态观察、早期发育及分子序列分析
2021年
通过形态结构和早期发育过程的观察,结合分子分析,对采自青岛(模式标本产地)的缢基蜈蚣藻(Grateloupia constricata Li et Ding)进行了重新鉴定。结果表明:(1)藻体直立,单生或丛生,呈红褐色或紫红色,质地黏滑,软骨质,高10—30 cm,主枝扁平;1—3回羽状分枝,小枝对生、互生或偏生,基部缢缩;藻体由皮层及髓部构成,皮层由7—10层细胞组成,厚80—120μm,髓部由不规则排列的髓丝组成,雌配子体的果胞枝生殖枝丛主枝和辅助细胞生殖枝丛主枝分别由6个和5个细胞构成,为典型的Grateloupia(6cpb—5auxb)型;四分孢子囊经十字分裂形成。上述特征均与亚洲蜈蚣藻(G. asiatica Kawaguchi et Wang)一致。(2)缢基蜈蚣藻孢子的早期发育类型为"间接盘状体"型,其早期发育过程与亚洲蜈蚣藻一致。(3)基于rbcL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树显示, 8个缢基蜈蚣藻样本之间无碱基差异,与青岛和大连的亚洲蜈蚣藻均无碱基差异,形成独立的进化支,与韩国和日本的亚洲蜈蚣藻碱基差异分别为2 bp(0.17%)和3 bp(0.25%),均属于种内差异;基于COⅠ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树显示, 8个缢基蜈蚣藻样本之间无碱基差异,与产于韩国的亚洲蜈蚣藻无碱基差异,形成独立的进化支;通过形态、结构及基因序列分析,确定缢基蜈蚣藻与亚洲蜈蚣藻为同一种,根据优先法则,将缢基蜈蚣藻作为亚洲蜈蚣藻的同物异名。
王惠娜卞瑶丁媛媛李晶蕊刘婧刘婧
关键词:分子分析早期发育
辽宁沿海蜈蚣藻属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基于2006年9月-2008年9月对辽宁沿海底栖海藻的调查,对蜈蚣藻属(Grateloupia C.Ag)的种类组成和生态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确定该属在本地区分布有11种,其中,椭圆蜈蚣藻(Grateloupia ellipticn Holmes)、两叉蜈蚣藻(Grateloupia dichodoma J.Ag.)、繁枝蜈蚣藻(Grateloupia ramosissima Okam.)为辽宁省新纪录.
王宏伟戚贵成
关键词:新纪录种生态
红藻门新种博鳌蜈蚣藻——基于形态观察和rbcL序列分析(英文)被引量:9
2014年
通过形态学观察和rbcL序列分析报道产自海南省文昌的红藻门海膜科蜈蚣藻属一新种:博鳌蜈蚣藻(Grateloupia boaoensis Wang et Luan sp.Nov.)。博鳌蜈蚣藻的藻体紫红色,表面光滑,软骨质,高15—40 cm;主枝侧枝均扁形,叶片状;分枝顶端呈剑形,厚度为400—800μm,由4—9层皮层细胞和髓部组成,髓丝纵走,错综交织;助细胞生殖枝丛为典型的Grateloupia型;囊果在主枝与分枝上均有分布并分布密集。在用rbcL序列构建的系统树中,四个博鳌蜈蚣藻样品聚在一起并与莺歌海蜈蚣藻(G.yinggehaiensis)聚成一个小分支。通过形态观察和rbcL序列分析,认为博鳌蜈蚣藻和莺歌海蜈蚣藻的亲缘关系最近。
刘淼王宏伟栾日孝
关键词:RBCL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