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06SK4017)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巫昊峰谢友均石明霞龙广成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篇性能研究
  • 1篇压强度
  • 1篇水化
  • 1篇水化特性
  • 1篇碳化
  • 1篇土强度
  • 1篇微观结构
  • 1篇抗碳化
  • 1篇抗压
  • 1篇抗压强度
  • 1篇混凝土
  • 1篇混凝土强度
  • 1篇活性粉末
  • 1篇胶凝
  • 1篇胶凝体系

机构

  • 1篇广东建设职业...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篇龙广成
  • 1篇巫昊峰
  • 1篇石明霞
  • 1篇谢友均

传媒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铁道科学与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铸造废砂混凝土强度、干燥收缩和抗碳化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为推动铸造废砂在混凝土中地应用,通过测试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干燥收缩和碳化深度,研究了铸造废砂对硬化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铸造废砂显著降低了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但其后期强度逐渐赶上了基准混凝土;增加了混凝土干燥收缩,应注意其开裂敏感性;其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与对抗压强度的影响相近;铸造废砂劣化了混凝土孔结构,随着龄期地增加,其孔结构与基准混凝土相近。
巫昊峰
关键词:抗压强度碳化混凝土
活性粉末复合胶凝体系的水化特性及微观结构被引量:4
2007年
通过水化放热分析、差热分析、SEM以及BEI(Backscattering Electron Image)等手段对比研究了不同水胶比下活性粉末复合胶凝材料体系的水化放热特点、结合水含量以及水化产物特征;分析了胶凝体系水化硬化后的微观结构及其对宏观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了相应的微观结构模型。结果表明:超低水胶比下活性粉末复合胶凝体系的水化放热速率非常低,约为同组成的普通胶凝体系的50%;体系的水化主要集中在早期;水化硬化后的体系主要包含CSH凝胶、未水化完全的水泥熟料颗粒和活性粉末,这些未水化完全的颗粒内核被致密的水化产物层包裹,从而大大提高了活性粉末复合胶凝体系硬化后的性能。
龙广成谢友均石明霞
关键词:活性粉末胶凝体系水化微观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