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6K14-G9)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管湘平高燕华楚建平沈青高晓敏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安市儿童医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新生猪
  • 1篇血流
  • 1篇血流频谱
  • 1篇血流频谱变化
  • 1篇脂肪
  • 1篇脂肪肝
  • 1篇肾小管
  • 1篇肾小管坏死
  • 1篇生猪
  • 1篇小管
  • 1篇静脉
  • 1篇坏死
  • 1篇急性肾小管
  • 1篇急性肾小管坏...
  • 1篇肝静脉

机构

  • 2篇陕西省人民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市儿童医...

作者

  • 1篇张汾
  • 1篇高燕华
  • 1篇高晓敏
  • 1篇沈青
  • 1篇管湘平
  • 1篇楚建平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改良UW灌注液治疗新生猪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实验研究
2011年
目的 通过改良UW(University of Wisconsin solution)肾保存液在体肾动脉灌注,探讨改良UW肾保存液对新生猪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治疗作用.方法 出生1周无特殊病原体幼猪10只,通过夹闭肾动脉制作急性肾小管坏死动物模型,将其分为模型组和改良UW灌注治疗组,每组5只,另设5只为假手术组.分别记录术后各组幼猪12 h、1 d、2 d、3 d、7 d的尿量并进行尿蛋白定量及静脉血中尿素氮(BUN)和肌酐(Cr)含量的检测,同时于术后12 h、24 h及7 d行肾脏病理学检查.结果 10只幼猪经肾脏病理和血生化检查证实建模成功,术后12 h模型组和灌注治疗组BUN和Cr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含量在第2天达到峰值,第7天均显著降低,以灌注治疗组最为显著,并恢复至假手术组水平.尿蛋白定量模型组和灌注治疗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各时间段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1 d后达到峰值,后缓慢下降,灌注治疗组下降尤为明显.尿量在模型组各时间段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减少(P<0.05或P<0.01);而灌注治疗组只在12 h、1 d、2 d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 d、7d则无统计学意义.肾脏病理学检查提示:与模型组相比灌注治疗组的病理学改变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 肾动脉灌注改良UW肾保存液可能具有缓解新生猪急性肾小管坏死程度的作用.
楚建平沈青张汾高晓敏
关键词:急性肾小管坏死新生猪
不同程度脂肪肝的肝静脉血流频谱变化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测肝静脉血流频谱变化与不同程度脂肪肝的关系,探讨其对脂肪肝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7例脂肪肝患者及90例正常人肝静脉进行多普勒检测,并将肝静脉频谱变化与脂肪肝分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异常肝静脉波形(衰减型与平坦型)所占比例(41%)较对照组(4%)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脂肪肝分度增加,异常波型也增加。结论肝静脉血流频谱检测有助于脂肪肝的诊断。
管湘平高燕华
关键词:脂肪肝肝静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