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2AZW003)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2
相关作者:宋俊华李连生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主题

  • 1篇曲牌
  • 1篇弋阳腔
  • 1篇分化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篇李连生
  • 1篇宋俊华

传媒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中国古代剧本的生成与分化被引量:2
2006年
该文主要探讨中国古代剧本的生成与分化问题,指出:作为服务于戏剧扮演角色的一种记录,剧本是人类角色装扮需要与记录能力相结合的产物。在表演复杂化、审美倾向分化和记录方式多元化等因素合力作用下,剧本发生了口述本与书面本,提纲本与全本,场上本与案头本,关目本、穿关本、曲谱本与动作本,全本与折子本,文人剧本与艺人剧本等多元、多层次的分化。剧本生成与分化研究是古代戏剧形态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纠正“剧本就是戏剧文学”、“剧本,一剧之本”等偏颇观点的重要举措。
宋俊华
关键词:分化
弋阳腔曲牌初探被引量:2
2004年
南戏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属于曲牌体戏曲,但其曲牌构成,无论引子、尾声、联套都比较特殊,其功能与昆山腔相比,随意性较大。曲牌在使用方面较为混乱,往往有遗落、减省,甚至改调歌唱的特点,最终导致曲牌解体,这是弋阳腔由曲牌体戏曲向板腔体戏曲转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其中,曲牌类的划分、宫调的出入互用、帮腔和滚调对曲牌的破坏等是重要原因。弋阳腔曲牌对板腔体形成的主要影响体现在板式的节奏变化上。
李连生
关键词:弋阳腔曲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