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2009IK155)
-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 相关作者:杨捷琳吴晨璐施春雷周敏史贤明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上海市技术标准专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RNA逆转录荧光定量PCR检测食源性沙门菌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针对活的沙门菌,建立快速检测的方法。方法:以沙门菌OmpC基因RNA为检测对象,针对其设计荧光定量PCR引物和探针,摸索合适的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同时以沙门菌及其亲缘关系较近的对照菌株进行特异性实验,以PCR产物克隆质粒和沙门菌纯培养物梯度稀释进行灵敏度实验,最终建立食源性沙门菌快速检测逆转录实时荧光PCR方法。结果:所设计的S-F/S-R引物和S-Probe探针能有效地将沙门菌与其他亲缘关系较近的肠杆菌科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志贺菌等区分开来。该方法对沙门菌纯培养物梯度稀释后的检测下限为<10 CFU/25 ml。同时,将建立的RNA逆转录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与DNA荧光定量检测方法进行比较,DNA荧光定量PCR灵敏度仅为103 CFU/ml,远低于逆转录荧光定量PCR,且逆转录荧光定量PCR针对RNA进行检测,与活的沙门菌相关联,准确度更高。结论:建立沙门菌逆转录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具有特异、灵敏、快捷的特点,适用于食品中沙门菌的快速检测。
- 张弛褚庆华杨捷琳孟瑾韩奕奕包建强
- 关键词:沙门菌RNA
- 食源性肠球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被引量:7
- 2011年
- 利用基因组序列比对分析等生物信息学方法发掘肠球菌新的属特异性靶点,根据42个候选靶点序列设计50对引物,结合普通PCR初筛和荧光定量PCR复筛,挑选特异性和灵敏度等检测性能最佳的引物,建立相应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应用于食品中肠球菌检测时的效果作出评价。分析结果显示,特异性最强的引物为EF1902,利用该引物建立的荧光定量体系检测肠球菌时均产生特异性扩增信号,而检测非肠球菌菌株时均无特异性扩增信号形成。经优化PCR体系后,该方法的基因组DNA检测灵敏度为13.78拷贝/PCR,纯培养物灵敏度为38.4 cfu/PCR。以肠球菌人工污染牛奶,当初始接菌量为2.63 cfu/mL时,只需增菌6 h即可用该方法检出肠球菌。对52份食品样品进行检测准确率为94.23%,证实了该方法可应用于食源性肠球菌的快速检测。综上所述,作者建立的肠球菌荧光定量PCR方法,特异性强且灵敏度高,可应用于食品中肠球菌的快速检测。
- 吴晨璐施春雷周敏杨捷琳史贤明
- 关键词:肠球菌荧光定量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