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GEF052456-CHA-GS-Y-4)
- 作品数:2 被引量:79H指数:2
- 相关作者:曹广民龙瑞军梁东营李以康林丽更多>>
- 相关机构:甘肃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三江源退化高寒草甸草毡表层剥蚀过程及发生机理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6
- 2010年
- 草毡表层是高寒草甸系统分类的诊断层,是高寒草甸稳定性维持的物质基础,而草毡表层剥蚀是三江源区退化高寒草甸的主要表观特征之一。2008年8月,通过对高寒草甸退化状况进行的野外调查发现,退化高寒草甸具有2种不同的剥蚀过程,其发生的动力也不同。其中,位于山间滩地和缓坡地段的高寒草甸,其土壤剥蚀呈现草毡表层极度加厚、老化、死亡、开裂、剥蚀过程,其发生动力是鼠类的挖掘与冻融交替作用,剥蚀发生时地表草皮处于死亡或半死亡状态;而处于陡坡地段退化高寒草甸的剥蚀由于植被的不同,呈现水分对草皮下土壤的潜蚀、倒钩蚀,发生草皮悬空、坍塌,其剥蚀动力为水分冲蚀和重力作用,剥蚀时草毡表层牧草生长良好。放牧压力下高寒草甸草毡表层的加厚是造成其土壤发生剥蚀的主要原因。
- 梁东营林丽李以康王溪曹广民
- 关键词:高寒草甸剥蚀
- 三江源区“黑土滩”型退化草地自然恢复的瓶颈及解决途径被引量:68
- 2009年
- 三江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长期在气候变暖和超载放牧的双重压力下,草地大片退化,形成大面积"黑土滩"型退化草地,引起源区生态环境的恶化。本研究以三江源区"黑土滩"型退化草地的土壤、环境和种子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三江源区"黑土滩"型退化草地自然恢复的瓶颈;采用以空间代替时间的群落研究方法,对在"黑土滩"型退化草地上建植多年的人工草地演替过程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发现:在"黑土滩"型退化草地上建立多年生人工草地,能够改善土壤微环境,为地带性植被的入侵创造适宜条件,实行人工草地植被演替与地带性植被自然入侵的连接,可以大大缩短"黑土滩"型高寒退化草地地带性植被的恢复进程。本研究为"黑土滩"型退化草地的恢复,改善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与措施。
- 曹广民龙瑞军
- 关键词:退化草地人工草地植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