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XZW002)
-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戴登云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现代中国的学术精神与学科规训--以顾颉刚、陈寅恪为论述中心被引量:2
- 2012年
- "现代中国的学术精神"曾经是学术史反思的热门话题之一。然而,由于谈论方式的局限,使得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反思并没有获得什么实质性的推进。基于此,文章抛弃了以往那种历史现象描述式的、本质主义式的和知识社会学式的谈论方式,抛弃了种种有关"何谓学术精神"的先入为主的预设,以一种新的思想史的眼光指出:同样是标举"独立与自由",现代中国学术精神内在地体现出了一种"张力结构"——结构的一方指向文化传统创生的本源性依据,结构的另一方则指向个体性的精神品质与生存态度。将这一张力结构放入思想史和文明史的背景中,不仅可以考察出它的理论内涵,还可以揭示它的文明史限度。
- 戴登云
- 关键词:学术精神文化创生精神救赎
- 原初境域的隐匿与重现(一)——从解构理论的哲学起点到中西思想的问题谱系被引量:2
- 2010年
- 学界之所以对德里达产生种种非法的误读,除了缺乏方法论的自觉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找到一种恰当的与解构理论相契合的参照视野。事实上,从解构理论与它所批判的对象的互文性或寄生性的角度看,解构理论已经触及到一个既是从西方思想史内部生发出的,又超越了传统西方思想史的,并与中国古典思想史息息相通的原初境域。只有把握住了这一原初境域,我们才能确定解读德里达的恰当视角。否则,我们将无法理解,解构理论对于中西方思想的走向来讲,究竟有什么价值。
- 戴登云
- 关键词:解构理论中西思想
- 什么是文学史——从解构的视角看被引量:1
- 2011年
- 学界对作为一门学科的"文学史"和作为一种知识书写样式的"文学史"的反思已经有些时日。这些反思之所以至今仍未获得什么实质性的突破,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以往的研究,大多停留于经验总结、文学史学反思或文化研究的层次,而从未抵达文学史反思的根基:文学史哲学。有鉴于此,文章以德里达的相关论述和文学史的生成实际为参照,从什么是文学、什么是历史(时间)、什么是文学史(文学史的生成机制)等基本概念的清理入手,勾画了一种文学史哲学的基本轮廓。
- 戴登云
- 关键词:文学解构
- 现象学还原、文字学转向与批判理论的“间距”——解构理论的生成与现代西方思想的诗学转向
- 2011年
- 解构理论到底是如何生成的?至今学界仍争论不断。文章以现代西方四大哲学思潮(现象学、分析哲学、形式主义和批判理论)的冲突与融汇为思想史背景,紧密地追踪了德里达在这四大哲学思潮中穿梭往来的思想轨迹,最终揭示了解构理论的生成秘密。这一秘密即解构所遭遇的两次逆转——第一次逆转是在现象学批判中所实现的从“纯粹逻辑的语法”到“纯粹语法的逻辑”的转换,第二次逆转是在介入批判理论的过程中经由批判理论的批判所导致和实现的解构理论的自我否定与自我肯定。上述分析不仅在一般理论的意义上揭示了思想史所具有的交互去蔽、差异错置的发生学机制,而且为回应、批判当代全球资本主义的“终结论”的意识形态开辟了一种新的可能。
- 戴登云
- 关键词:现象学还原解构
- 原初境域的隐匿与重现(二)——从解构理论的哲学起点到中西思想的问题谱系被引量:5
- 2011年
- 学界之所以对德里达产生种种非法的误读,除了缺乏方法论的自觉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找到一种恰当的与解构理论相契合的参照视野。事实上,从解构理论与它所批判的对象的互文性或寄生性的角度看,解构理论已经触及到一个既是从西方思想史内部生发出的,又超越了传统西方思想史的,并与中国古典思想史息息相通的原初境域。只有把握住了这一原初境域,我们才能确定解读德里达的恰当视角。否则,我们将无法理解,解构理论对于中西方思想的走向来讲,究竟有什么价值。
- 戴登云
- 关键词:解构理论中西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