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74098) 作品数:49 被引量:169 H指数:8 相关作者: 刘文胜 马运柱 张佳佳 蔡青山 龙路平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防基础科研计划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冶金工程 金属学及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化学工程 更多>>
粉末增塑挤压成形脱脂技术研究 2010年 综述了粉末增塑挤压成形中几种传统脱脂工艺的脱脂机理及其理论模型,包括热脱脂、溶剂脱脂、催化脱脂和虹吸脱脂,介绍和评述了国内外最新发展的几种脱脂方法,指出了粉末增塑挤压成形脱脂技术当前的研究重点。 马运柱 蔡青山 刘文胜关键词:脱脂方法 微波辅助热场下W-Ni-Fe合金的瞬时液相烧结特性(英文) 被引量:4 2014年 研究了W-Ni-Fe合金在2.45 GHz微波炉中瞬时液相烧结的致密化行为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微波辅助热场下的93W-Ni-Fe合金显示出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快速的致密化过程,其压缩试样在1500℃下烧结5 min后,拉伸强度、延伸率、相对密度和硬度(HRC)分别是1200 MPa,16.6%,98.6%和42.0;在微波辅助热场下,试样烧结可以减少80%的烧结时间;微波辅助热场下的瞬时液相烧结有利于减少烧结时间,加快致密化过程,并且有利于钨晶粒的细化,获得组织均匀和综合性能高的W-Ni-Fe合金。 马运柱 张佳佳 刘文胜 赵亚旭关键词:W-NI-FE合金 微波加热 力学性能 微波烧结工艺对钨基合金挤压棒坯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12年 研究了微波烧结温度和时间对钨基合金挤压棒坯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高倍SEM和光学金相显微镜分别对合金断口和显微组织进行了形貌观察;对合金相对密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和硬度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当微波烧结时间为30min时,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合金性能呈峰值变化,烧结温度为1550℃时,合金的力学性能达到极大值,相对密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和HRC硬度分别为98.3%、920MPa、9.7%和30.5;当微波烧结温度为1550℃时,随着烧结时间的延长,合金的力学性能先上升后下降;随着微波烧结温度的升高及微波烧结时间的延长,钨晶粒的尺寸逐渐增大。 刘文胜 张佳佳 马运柱 赵亚旭 徐志刚 黄伯云关键词:钨基合金 微波烧结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微量Cr对93W-Ni-Fe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008年 研究了Cr元素对93W-4.9Ni-2.1Fe高密度合金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并探讨固溶淬火工艺对添加微量Cr的93W-Ni-Fe合金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采用光学金相、扫描电镜和能谱等对烧结态、固溶淬火态样品的组织形貌进行表征,采用准静态拉伸实验对合金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进行测试,采用阿基米德排水法对合金的相对密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随着Cr含量(质量分数)由0增加到1.5%,烧结态93W-Ni-Fe合金的拉伸强度、相对密度、伸长率分别由997.2MPa、99.27%和14.94%降至834.7MPa、95.21%和5.69%。随着Cr含量由0增加到1.5%,固溶淬火态93W合金的拉伸强度、相对密度、伸长率分别由1039MPa、99.33%和18.37%降至888.5MPa、96.10%和7.39%;Cr元素与W、Ni、Fe、O等元素在93W-Ni-Fe合金中生成富Cr固溶体,并在合金界面上形成偏聚,降低93W-Ni-Fe合金界面的结合强度,导致合金的力学性能降低。 刘文胜 唐芳 马运柱 黄伯云关键词:固溶淬火 力学性能 机械合金化制备Ni-W(B)非晶-纳米晶的粉末特性 被引量:2 2016年 利用机械合金化(MA)制备了Ni-20.7W和Ni-17.9W-27B(at%)非晶-纳米晶粉末,分别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仪分析了不同球磨时间粉末的微观形貌和结构参数,探讨了B的添加对非晶化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A过程中,Ni-20.7W样品没有明显发生非晶化,而Ni-17.9W-27B样品在40 h时发生了非晶化,说明B提高了Ni-W合金体系的非晶化形成能力;非晶化过程为W/B首先固溶于Ni中生成Ni(W,B)过饱和固溶体,然后转变为非晶;Ni-20.7W样品球磨30 h后Ni的晶粒尺寸为32.9 nm,晶格畸变为0.48%,而Ni-17.9W-27B样品球磨10 h后的晶粒尺寸为9 nm,晶格畸变为0.62%。 马运柱 叶晓珊 刘文胜 张佳佳关键词:非晶 纳米晶 机械合金化 粉末特性 微波和传统氢气烧结对93W-Ni-Fe正挤压棒坯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12年 分别研究93W-Ni-Fe d15 mm挤压棒坯在1 550℃、30 min微波烧结和1 550℃、120 min传统氢气烧结后烧结态的结构及力学性能,并对两种烧结样品芯部的物相及主要元素含量、相对密度、抗拉强度、硬度和伸长率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微波烧结样品中钨的平均晶粒尺寸比传统氢气烧结的小,粘结相中的钨含量比传统烧结的高;断口中部分钨晶粒与粘结相之间存在微裂纹;微波烧结样品硬度为33.8HRC,略高于传统氢气烧结的硬度,其相对密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与传统氢气烧结的接近;对于大尺寸钨合金样品的微波烧结,需要进一步优化微波烧结工艺才能获得比传统氢气烧结更优的结构和力学性能。 张佳佳 刘文胜 马运柱 贺柳青关键词:微波烧结 力学性能 溶胶-凝胶法CeO_2涂覆钨纤维工艺 被引量:3 2012年 以硝酸铈作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对预处理后的钨纤维进行CeO2涂覆改性,探讨Ce溶胶的制备工艺,研究溶胶特性、煅烧温度、升温速度以及涂覆层数对涂覆效果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FT-IR)分析Ce溶胶的特征基团,X射线衍射(XRD)分析Ce凝胶煅烧后的物相组成,扫描电镜(SEM)分析CeO2涂层纤维的微观形貌,电子能谱仪(EDS)分析涂层纤维的物质组成。结果表明:溶胶制备中加入二甲基乙酰胺(DMAC)可提高溶胶稳定性,有利于钨纤维的涂覆改性;在真空气氛中,采用1℃/min的升温速度并在600℃煅烧2 h的一次涂覆工艺,制备了均匀、致密、完整的CeO2涂层。 马运柱 黄倩芳 刘文胜关键词:溶胶凝胶 涂覆工艺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Ni_(68.6)W_(17.9)B_(13.5) metallic glass 被引量:1 2015年 A novel Ni-based metallic glass, i.e., Ni68.6W17.9B13.5(mole fraction, %), was prepared using melt spinning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lement B has much effect on the glass forming ability of the Ni-W-B metallic glass. Ni-W-B metallic glass could not be fabricated with lower content of B, whereas a higher content of 13.5% B could easily lead to the fully amorphous structure.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and the onset temperature of crystallization are as high as 768 K and 781.5 K, respectively, and the crystallization activation energy calculated by Ozawa model is(637±60) k J/mol, which showed strong thermal stability of Ni68.6W17.9B13.5 metallic glass. This novel Ni-based metallic glass also exhibited good mechanical properties with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about 2331 MP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is metallic glass should have a promising application in high strength material. 张佳佳 刘文胜 马运柱 叶晓珊 吴亚瑜 黄伯云真空热处理对微波烧结93W-Ni-Fe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2012年 研究真空热处理对微波烧结挤压棒坯93W-Ni-Fe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高倍SEM和光学金相分别对合金断口和显微组织进行观察,采用能谱分析仪对合金真空热处理前后各元素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并对真空热处理样的相对密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和硬度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经真空热处理后,钨合金的各项力学性能都得到了提高,抗拉强度和延伸率提高显著,抗拉强度从920MPa提高到了988MPa,延伸率从9.7%提高到了18.6%;真空热处理后,显微组织中钨晶粒的连接度降低,合金断口中钨晶粒的穿晶解理断裂和粘结相的延性撕裂增多;真空热处理后合金粘结相中的钨含量明显降低。 马运柱 张佳佳 刘文胜 贺柳青 蔡青山关键词:真空热处理 氧化还原法制备钨晶须及其生长机理研究 2012年 研究了钨晶须的制备工艺,并分析了其生长机理.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透射电镜对制备的钨晶须进行物相、形貌、成分、微观结构的分析和表征.研究表明:钨晶须长度大致在1~10μm,直径在1μm以下,部分达到纳米级;晶须为单晶bcc结构,生长方向为<110>;钨晶须形成过程为钨粉及其氧化产物与水汽反应生成气相水合物WO2(OH)2,遇氢气还原后形核并沉积,进而定向生长为晶须结构,钨晶须的生成遵循VS机理. 马运柱 石玉斌 刘文胜 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