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温岭市科技局基金(2007)
温岭市科技局基金(2007)
- 作品数:6 被引量:48H指数:4
- 相关作者:林贤文祝增荣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温岭市科技局基金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茭白田福寿螺的危害及其产量损失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经对迟熟茭白用塑料网隔离后,投放福寿螺1、3、6、12、24只/m2且成、幼螺各占1/2,受福寿螺为害的茭白生长缓慢、衰弱,植株矮化,分蘖减少,孕茭推迟;投放的螺量越多对茭白的为害越重,个体较大的成螺危害性更大;茎蘖受害高峰期处在投放后30d前后;当大量的福寿螺集中在某一区域(穴),会将整区域(穴)的茭白茎蘖全部啮食造成断垄;茭白平均产量损失率y=4.870 8x0.732 7(r2=0.973 9,x为1m2螺量)。
- 叶建人王华弟
- 关键词:福寿螺茭白
- 化肥基施对水稻田福寿螺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9年
- 在水稻田中,碳酸氢铵、碳酸氢铵+尿素、尿素和复合肥作基肥能杀伤田间福寿螺成螺和幼螺,成螺死亡率显著高于幼螺;单用碳酸氢铵成、幼螺死亡的高峰时段出现在施肥后1~7d,而施复合肥、尿素、碳酸氢铵+尿素死亡的高峰时段则在施肥后1~2d或7~14d;碳酸氢铵用量越多,成、幼螺死亡率越高,并使当代的产卵量减少,但不影响下一代的产卵能力;成、幼螺死亡率与碳酸氢铵用量的回归关系式分别为:成螺死亡率Y1=0.652X+18.18,幼螺死亡率Y2=0.0149X2—0.5167X+5.442。
- 叶建人冯永斌黄贤夫陈海波蔡娟娟
- 关键词:水稻福寿螺
- 茭白田摘卵捡螺措施对福寿螺的控制作用被引量:2
- 2010年
- 通过对茭白田福寿螺进行摘卵捡螺、捡螺不摘卵、摘卵不捡螺和不摘卵不捡螺4种方法处理,并就4种方法对福寿螺危害的控制作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摘除卵块或者直接捡去田间成、幼螺,能有效地减轻福寿螺对茭白的危害,摘卵捡螺的效果最好,苗蘖受害率比其他3种方法低4.56%~2.13%,丛高受害率低7.91%~0.39%,产量损失率下降6.77%~2.17%。
- 叶建人王华弟
- 关键词:茭白福寿螺
- 稻鸭共育对水稻田福寿螺的控制作用被引量:9
- 2011年
- 在水稻移栽后8~17 d,放养鸭子180~300只.hm-2进行稻鸭共育至水稻抽穗,能有效地控制当季水稻田福寿螺的发生,防除效果成螺77.42%~100%,幼螺50.29%~100%,卵0.00%~45.56%;稻鸭共育时间长、年份多,田间福寿螺数量少;稻鸭共育还能够降低水稻田中福寿螺的越冬螺源或残留螺量。
- 叶建人张桂明黄贤夫蔡娟娟陈海波冯永斌
- 关键词:稻鸭共育福寿螺
- 福寿螺在水稻田的消长规律及其田间分布动态被引量:21
- 2009年
- 为了明确福寿螺在水稻田的消长规律和分布动态,在水稻移栽后田水清澈时开始至收割期,每隔5~10天直线跳跃式取样或定区域目测调查水中或土表的成幼螺以及杂草和稻株上的卵量。结果表明越冬和随灌溉水入侵是早稻田螺量来源,成螺高峰在5月上中旬和6月上中旬,产卵高峰在6月上旬和下旬,1代幼螺高峰期在7月上旬;晚稻移栽当天稻苗上能见新产的卵块;单季稻成螺高峰在7月下旬—8月上旬和8月中旬—9月上旬,幼螺高峰在8月中下旬,产卵高峰出现在7月下旬~8月上旬;连作稻8月中下旬和9月下旬—10月上旬各出现成幼螺高峰。早稻田和连作常规粳稻田螺量埂边区域高于中部区域,田埂杂草卵块初见期早,卵量高;杂交稻田:中部区域螺、卵初见期早,螺量大,但卵量低。从埂边向稻田中部调查螺量或从田埂杂草向稻田中部稻株调查卵量,更能代表水稻田福寿螺螺卵量的实际情况;通过调节稻田水位可以控制福寿螺的发生和危害。
- 叶建人李云明
- 关键词:福寿螺水稻田
- 福寿螺发育特性及其对干燥和饥饿的反应
- 采集野外越冬后的福寿螺成螺进行饲养比较,1代初产卵块需经过一段时间的风化并在潮湿环境下或水中方能孵化,个体发育差异很大,室内从卵到成螺发育历期平均140天,比室外长40天;室外饲养雄成螺体积和重量比室内分别大5.77%和...
- 叶建人王华弟李程巧
- 关键词:福寿螺发育特性
- 福寿螺的寄主植物及其对福寿螺体重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1年
- 为了明确福寿螺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进一步掌握其可能的危害及入侵暴发机制,对稻田水域及周边的24科43种植物进行了室外取食试验,分别在取食后3、5d对受试样品及成螺称重,比较其无选择条件下的取食偏好性及其对成螺增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寿螺对受试的24科43种植物(样品)的根、茎、叶、果实以及块根(茎)均能取食,对水生(湿生)和陆生植物没有偏好性;在取食过程中,优先取食细嫩的植株和部分,硬老部分需经水浸泡软化后才能被取食;辣椒、苦瓜等果实的辣苦味对福寿螺无驱避作用;取食率与体重增长率呈显著正相关,取食越多生长越快;但体重与植物的总酚含量呈负相关。福寿螺的广食性、取食量、植物总酚含量、植物丰盛度等种群和生态系统特征是影响其快速扩散的重要原因,同时可以借助福寿螺对植物的不同利用类型防范其扩散和危害。
- 叶建人冯永斌林贤文王华弟祝增荣
- 关键词:福寿螺取食量体重寄主植物选择性总酚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