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03009)
- 作品数:6 被引量:139H指数:5
- 相关作者:周肃邱瑞照肖庆辉邓晋福李廷栋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陆壳岩石化学结构建立方法探讨被引量:3
- 2006年
- 根据既有岩石化学成分又有地震波速的实验岩石数据,讨论了影响岩石波速的主要因素和不同实验条件下地震波速与岩石成分之间的线性关系差异。选择常温、600MPa测定的数据建立了地震波速Vp与SiO2、石英、石英+长石、岩石分异指数DI的回归方程,并讨论了回归方程的适用范围。对这些方程进行验证表明它们能够用于地震波速推断深部物质成分。
- 邱瑞照邓晋福周肃肖庆辉蔡志勇吴宗絮王少怀赵国春
- 西藏南部羊应乡后碰撞火山岩^(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0
- 2004年
- 通过西藏羊应乡地热田 4个高钾火山岩样品进行的快中子4 0 Ar/39Ar阶段升温定年结果 ,并结合其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数据 ,确定该地热田后碰撞火山作用发生在 (10 .73± 0 .0 9)~ (11.4 0±0 .11)Ma之间 ,形成与加厚下地壳 ,构造环境与岩石圈地幔减薄有关 .通过对青藏高原南部冈底斯地区新近纪火山岩同位素年龄的展布的进一步分析 ,认为后碰撞高钾火山岩在该区广泛存在 ,并有由西向东逐渐年轻的趋势 .
- 周肃莫宣学赵志丹邱瑞照张双全郭铁鹰
- 关键词:后碰撞^40AR/^39AR年龄地质意义同位素年龄高钾
- 青藏高原西部蛇绿岩类型:岩石学与地球化学证据被引量:42
- 2005年
- 对青藏高原西部地区的班公湖蛇绿岩、狮泉河蛇绿岩、雅鲁藏布江西段蛇绿岩和普兰—当穷蛇绿岩带中代表性岩体的地质学、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Pb、Sr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青藏高原西部地区4条蛇绿岩中的地幔橄榄岩主要为方辉橄榄岩和少量纯橄岩,岩石化学成分具有富镁、贫铝、钙、碱的特点;论述了地幔橄榄岩轻稀土元素富集是由于先经历了较强的部分熔融,后经历了俯冲消减过程中的流体交代的二次过程;微量元素中大离子亲石元素Rb、不活动元素Nb、Zr、Hf和放射性生热元素Th等元素的丰度较高,以及Ti、Sm、Y、Yb等强不相容元素亏损的特点,与交代地幔岩特征类似;Pb、Sr同位素组成具有明显的壳源组分混入的特点,说明青藏高原西部的蛇绿岩曾受洋壳俯冲消减过程中的流体交代作用,蛇绿岩产于SSZ构造环境。对比青藏高原东部、三江、西昆仑地区以及形成于典型的SSZ环境的Troodos蛇绿岩中的地幔橄榄岩,就岩石化学富MgO、轻稀土元素富集而言,它们具有与青藏高原西部基本一致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结合与俯冲岩浆作用有关的玻安岩和埃达克岩产出,说明可能包括三江、西昆仑库地在内的青藏高原不同时代蛇绿岩都主要形成于俯冲消减环境,属于SSZ型蛇绿岩。
- 邱瑞照邓晋福周肃李廷栋肖庆辉郭铁鹰蔡志勇李国良黄圭成孟祥金
- 关键词:蛇绿岩构造环境SSZ型蛇绿岩青藏高原西部
- 中国大地构造单元新格局——从岩石圈角度的思考被引量:24
- 2006年
- 以中国大陆的岩石圈岩石学结构模型和根据岩石圈动力学性质划分的克拉通型、造山带型、裂谷型、边缘海洋壳型和岛弧型5大岩石圈类型为基础,结合现今中国大陆西部挤压、东部拉张伸展的特点,提出以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银川盆地西边界的岩石圈不连续为界,把中国大陆分为东部和西部2个一级构造单元;不同类型岩石圈为其二级构造单元,一些造山带型岩石圈的亚类为三级构造单元,并结合地质历史,简要讨论了其形成过程及其意义。
- 邱瑞照李廷栋邓晋福周肃肖庆辉赵国春连长云刘大文
- 关键词: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 岩石圈不连续与大陆成矿作用被引量:16
- 2004年
- 岩石圈不连续是岩石圈块体间的构造薄弱带,也是岩石圈单元和深部成矿单元划分的重要界线;本文以华北地台为例,阐述岩石圈不连续的概念,初步探讨了岩石圈不连续在大陆成矿作用过程中的作用,并讨论了岩石圈不连续的识别标志。
- 邱瑞照邓晋福李廷栋肖庆辉吴宗絮彭聪赵海玲周肃刘翠
- 华北地区岩石圈类型:地质与地球物理证据被引量:58
- 2004年
- 根据华北地区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 区分出华北地区的克拉通型、造山带型和裂谷型3 种岩石圈类型, 依据岩石学方法以及地震波速与成分的关系, 建立了华北地区克拉通型、造山带型和裂谷型岩石圈的壳幔岩石学结构和化学结构. 研究表明, 华北地台具有与全球典型克拉通一致的特征, 鄂尔多斯为经历了中新生代地台活化和改造后残存的克拉通岩石圈, 陆壳主体成分由TTG构成, 岩石圈地幔主要由强亏损的方辉橄榄岩构成, 它于晚太古宙-早元古宙最终形成以后, 一直保持至今, 其壳幔岩石学结构可以作为华北乃至中朝地台克拉通型岩石圈的一个参 照. 中生代时期, 华北地台中东部地区在燕山造山过程中被活化? 大量对流地幔物质与热输入使该区原来的TTG陆壳组分被改造成为花岗质陆壳, 岩石圈地幔被燕山期形成的方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所代替. 燕山-太行山是华北东部地区新生代发育裂谷作用后残留的造山型岩石圈, 因为经历了新生代的伸展减薄, 现今的厚度不能代表燕山期造山时的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厚度, 但岩石圈地幔和陆壳的物质及其结构仍然是燕山运动期间造山时形成的. 新生代时期, 华北东部的大陆裂谷作用形成以华北东部平原为代表的裂谷型岩石圈; 随着裂谷发育, 大量玄武岩喷发, 使燕山期的酸性化陆壳又被基性化? 燕山?
- 邱瑞照邓晋福周肃李金发肖庆辉吴宗絮刘翠
- 关键词:地球物理深部过程地质岩石学地球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