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186)

作品数:16 被引量:83H指数:6
相关作者:肖洪彬牛雯颖卞敬琦冯月男李凤金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14篇红细胞膜
  • 13篇细胞
  • 13篇细胞膜
  • 11篇血瘀
  • 10篇血液
  • 10篇血液流变
  • 10篇血液流变学
  • 6篇气虚
  • 5篇生物学
  • 5篇生物学研究
  • 5篇气虚血瘀
  • 4篇少腹
  • 4篇少腹逐瘀汤
  • 4篇逐瘀
  • 4篇逐瘀汤
  • 4篇寒凝
  • 4篇寒凝血瘀
  • 3篇丹参
  • 2篇丹参饮
  • 2篇心病

机构

  • 16篇黑龙江中医药...
  • 2篇黑龙江省中医...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16篇肖洪彬
  • 15篇牛雯颖
  • 9篇冯月男
  • 9篇卞敬琦
  • 5篇张禹
  • 5篇武爽
  • 5篇李凤金
  • 5篇张玉昆
  • 4篇姜广坤
  • 4篇张瑶
  • 3篇袁良杰
  • 2篇刘莉
  • 2篇毕悦
  • 2篇李丽琦
  • 2篇凌爽
  • 1篇穆欣
  • 1篇刘贵栋
  • 1篇齐超
  • 1篇马伯艳
  • 1篇张福利

传媒

  • 4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中医药信息
  • 2篇中医药学报
  • 2篇上海中医药杂...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气虚血瘀型胸痹患者血液流变性及红细胞膜组分变化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老年气虚血瘀型胸痹患者血液流变性及红细胞膜组分变化。方法:18例老年气虚血瘀型冠心病(胸痹)患者,以健康老年人13例和健康青年人10例为对照,取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红细胞膜组分相关指标。结果:冠心病组全血黏度在低、中、高切变率分别为[(24.08±4.85),(8.48±1.81),(5.51±1.27)mPa.s],与健康老年人[(20.26±2.76),(7.36±0.81),(4.71±0.54)mPa.s]和健康青年人[(17.04±5.26),(6.53±1.38),(4.16±0.61)mPa.s]比较显著升高(P<0.05或P<0.01);冠心病人组血浆黏度[(1.56±0.078)mPa.s]与健康老人组[(1.26±0.095)mPa.s]和青年人组[(1.25±0.053)mPa.s]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冠心病人组红细胞变形性在600 s-1为46.55±2.37,显著低于健康老人组(49.25±3.70,P<0.05),800,1 000 s-1下冠心病组为(47.70±2.54,48.93±2.46)明显低于青年人组(52.35±2.43,53.07±2.57)(P<0.05);与健康老年人组(5.07±0.34)μmol.mg-1比较,冠心病组红细胞膜上胆固醇(6.09±1.44)μmol.mg-1含量明显升高(P<0.05);而膜上唾液酸含量[(2.01±0.42)mmol.mg-1]明显低于青年组[(2.82±0.70)mmol.mg-1];巯基含量[(0.039±0.019)mmol.mg-1]低于健康老人组[(0.059±0.022)mmol.mg-1,P<0.05]和青年组[(0.070±0.011)mmol.mg-1,P<0.01];Na+-K+-ATP酶活性和SOD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显著升高,红细胞变形能力明显降低,其机制可能是由于红细胞表面唾液酸含量和巯基含量减少,膜胆固醇含量增多有关。
李丽琦牛雯颖袁良杰李金凤刘莉肖洪彬
关键词:冠心病气虚血瘀型血液流变学红细胞膜
淫羊藿对雌性大鼠双侧卵巢摘除模型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通过成年雌性大鼠双侧卵巢摘除模型(OVX)探讨淫羊藿对大鼠血清中雌二醇(E2)水平、血清中血脂成分及胸腺、子宫、肾上腺、脾脏器比重的影响。方法:选取体质量在220~240 g大鼠60只,按体质量随机选取50只,进行两侧卵巢摘除手术;剩余10只大鼠进行假手术。双侧卵巢摘除手术的50只大鼠再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淫羊藿高、中、低剂量组;假手术组作为空白对照组。给药治疗90天后,测定各组血清中雌二醇(E2),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CHO)的水平;测定各组肾上腺、脾、子宫、胸腺脏器比重系数。结果:淫羊藿高剂量组、淫羊藿中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中E2含量明显升高(P〈0.05),淫羊藿低剂量组也有升高OVX大鼠血清中E_2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淫羊藿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OVX大鼠血清中HDL-C、TG、CHO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LDL-C水平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OVX大鼠血清中LDL、TG、CHO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HDL水平有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血清中HDL、LDL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G、CHO水平均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淫羊藿高、中剂量组均可显著性提高OVX大鼠的肾上腺、脾、子宫的脏器系数(P〈0.05)。结论:淫羊藿能明显升高卵巢摘除大鼠血清中雌二醇水平,改善血脂,增加肾上腺、脾、子宫脏器比重系数。
张玉昆牛雯颖姜广坤李凤金肖洪彬
关键词:淫羊藿雌二醇更年期
痰瘀阻络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及红细胞膜生物学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痰瘀阻络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和红细胞膜的生物学特征变化。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4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只。10天组分为空白组和痰瘀阻络模型组两组;20天组同样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两组。模型组分别采用脂乳剂连续灌胃10天和20天复制高脂血症模型,取血测定血液流变学和红细胞膜组分相关指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痰瘀阻络模型组大鼠血浆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GLU)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降低(P<0.05);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显著升高(P<0.05,P<0.01);Na+-K+-ATP酶活力﹑SOD活力均不同程度降低(P<0.05,P<0.05),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唾液酸含量有降低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膜胆固醇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结论:痰瘀阻络模型中胆固醇含量的升高,引起血浆黏度的增大,可能导致红细胞膜上SOD酶活力、Na+-K+-ATP酶活力降低,MDA含量升高,膜胆固醇含量显著升高,同时唾液酸含量也有降低趋势。
凌爽毕悦翟慧颖杨茂波牛雯颖纪博硕肖洪彬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红细胞膜生物学特征
寒凝血瘀模型大鼠红细胞膜生物学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从血液流变学和红细胞膜生物学变化探讨寒凝血瘀证在红细胞膜上的生物学差异。方法: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及寒凝血瘀组,每组10只。寒凝血瘀组大鼠置于0~1℃冰水中8~10 min,待大鼠全身僵直后取出,连续造模14 d,第15天大鼠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0.8 mL.kg-1(0.8 mg.kg-1),共2次,间隔4 h,2次之间将大鼠置于冰水中浸泡5 min,末次造模后禁食不禁水12 h。次日以乌拉坦1 g.kg-1麻醉,固定,取血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红细胞膜组分相关指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寒凝血瘀组大鼠体重显著降低;全血黏度显著增高(P<0.05);血浆黏度及血脂无显著变化;红细胞变形指数在600,800,1 000 s-1切变率下均显著降低(P<0.05);血沉K值显著升高(P<0.05);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降低极显著(P<0.01);FIB(纤维蛋白原)含量显著升高(P<0.05);TT(凝血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无显著影响,但有降低趋势;Na+-K+-ATP酶活力、唾液酸含量及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均显著降低(P<0.05);MDA(丙二醛)含量及膜胆固醇含量有升高趋势但无显著差异;巯基含量有降低趋势,但无显著差异。结论:寒凝血瘀模型可能由于红细胞膜上Na+-K+-ATP酶、唾液酸及SOD的减少导致全血黏度及红细胞变形性发生改变。
牛雯颖张禹卞敬琦武爽冯月男张瑶肖洪彬
关键词:寒凝血瘀血液流变学红细胞膜生物学
高脂诱导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红细胞膜生物学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高脂诱导营养性肥胖大鼠中医证候属性,并分析该模型在红细胞膜上的生物学差异。方法:SD大鼠71只,随机分为普食组(10只)和高脂组(61只),分别喂饲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连续喂养9周。模型复制成功后,观察大鼠表观特征;取模型成功大鼠10只进行体质量、Lee's指数、脂体比检测;取血测定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水平;测定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以及红细胞膜组分相关指标,并与普食组进行比较。结果:该种造模方法成模率为82%,且该模型具有中医痰湿证的表观特征;与普食组比较,高脂组大鼠体质量以及脂体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均<0.01),Lee's指数显著升高(P<0.05);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显著降低(P<0.05),全血黏度在200s-1切变率以及30s-1切变率下,高脂组显著升高(P<0.05),血浆黏度显著升高(P<0.05),红细胞膜上Na+-K+-ATP酶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均极显著降低(P<0.01),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高脂诱导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的中医证候属性可为痰湿证,该模型可能由于Na+-K+-ATP酶及SOD活力的降低,MDA含量的升高导致全血黏度发生改变。
毕悦牛雯颖姜广坤凌爽杨茂波张广庆肖洪彬张福利马伯艳
关键词:营养性肥胖大鼠红细胞膜
3首活血化瘀方对寒凝血瘀模型大鼠红细胞膜蛋白组成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采用SDS-PAGE法获得红细胞膜蛋白表达谱,用于寻找3首活血化瘀方对寒凝血瘀模型大鼠红细胞膜蛋白组成的影响。方法 80只Wistar大鼠,分为空白组、寒凝血瘀模型组、补阳还五汤高低剂量组、少腹逐瘀汤高低剂量组、丹参饮高低剂量组,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采用冰水浸泡和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法复制寒凝血瘀模型,造模15 d。各给药组1次/d。末次造模后禁食不禁水12 h。采用SDS-PAGE法分析红细胞膜蛋白组成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寒凝血瘀模型组红细胞膜上带1、带2、带3和带7蛋白百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少腹逐瘀汤可显著升高红细胞膜上带1蛋白、带2蛋白、带3蛋白、带4.1蛋白和带5蛋白的百分含量(P<0.05);丹参饮可显著升高红细胞膜上带1蛋白和带7蛋白的百分含量(P<0.05);补阳还五汤虽没有显著作用,但是有升高的趋势。结论少腹逐瘀汤和丹参饮可以不同程度的纠正寒凝血瘀模型大鼠红细胞膜的膜蛋白组成。
牛雯颖张玉昆冯月男卞敬琦李凤金姜广坤肖洪彬
关键词:红细胞膜少腹逐瘀汤丹参饮寒凝血瘀SDS-PAGE
气虚血瘀模型大鼠红细胞膜生物学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从血液流变学和红细胞膜生物学变化探讨气虚血瘀证在红细胞膜上的生物学差异。方法: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及气虚血瘀组,每组10只。气虚血瘀组连续造模15天后,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红细胞膜组分相关指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气虚血瘀组大鼠体质量显著降低;200s-1切变率下,气虚血瘀组全血黏度显著增高(P<0.05);血浆黏度、血沉K值及血浆胆固醇无显著变化(P>0.05),甘油三酯显著降低(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在600s-1和800s-1切变率下均显著降低(P<0.05),1000s-1切变率下极显著降低(P<0.01);APTT、PT降低极显著(P<0.01);FIB和TT无显著变化;Na+-K+-ATP酶活力及SOD活力均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及膜胆固醇含量有升高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气虚血瘀模型可能由于红细胞膜上Na+-K+-ATP酶及SOD的减少导致全血黏度及红细胞变形性发生改变,也有可能和APTT、PT等凝血机制有关。
牛雯颖武爽张禹冯月男卞敬琦张瑶肖洪彬
关键词:气虚血瘀血液流变学红细胞膜生物学
丹参注射液对老龄大鼠红细胞膜组分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从血液流变学和红细胞膜组分的变化探讨丹参注射液改善老龄大鼠血瘀证的作用机制。方法:70~72周龄Wistar大鼠3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丹参注射液(按生药量计)高剂量组(4.4 g.kg-1)、低剂量组(1.1 g.kg-1)和模型组。另外10只青龄大鼠作为青龄对照组,ip给药14 d后,取血测定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以及红细胞膜各组分等指标。结果:与青龄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全血黏度显著升高(P<0.05),血浆黏度升高极显著(P<0.01);在200 s-1,500 s-1切变率下红细胞变形指数均降低极显著(P<0.01),1 000 s-1切变率下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丹参注射液组能够显著降低老龄大鼠的全血黏度(P<0.01)和血浆黏度(P<0.05),明显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P<0.01);并且能显著增加老龄大鼠红细胞膜唾液酸含量和巯基含量(P<0.05),显著提高红细胞膜Na+-K+-ATP酶和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1,P<0.01),降低MDA(丙二醛)水平(P<0.01)。结论:丹参注射液可能是通过增加红细胞膜表面唾液酸含量、影响膜上脂质代谢、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以及改变膜上负电荷荷电量等方面来改善老龄大鼠的血液流变学特性。
牛雯颖袁良杰张禹武爽冯月男卞敬琦张瑶肖洪彬
关键词:老龄大鼠丹参注射液血液流变学红细胞膜
老年气虚血瘀型胸痹患者红细胞膜蛋白组成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利用SDS-PAGE法研究老年气虚血瘀型胸痹患者红细胞膜蛋白组成的变化。方法:18例老年气虚血瘀型冠心病(胸痹)患者,以健康老年人(13例)和健康青年人(10例)为对照,分析红细胞膜蛋白组成变化。结果:与青年人比较,冠心病组带1蛋白、带3蛋白、带4.1蛋白、带4.2蛋白、带5蛋白、原肌球调节蛋白和带6蛋白百分含量均显著降低;且带1、带3、带4.1、原肌球调节蛋白百分含量均显著低于健康老人组。结论: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膜蛋白组成发生变化,可能是导致抗氧化能力低下,膜流动性降低的原因之一。
李丽琦牛雯颖袁良杰李凤金张玉昆刘莉肖洪彬
关键词:冠心病气虚血瘀型红细胞膜
三首活血化瘀方对气虚血瘀模型大鼠红细胞膜蛋白组成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少腹逐瘀汤和丹参饮对气虚血瘀型大鼠红细胞膜蛋白组成的影响。方法 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气虚血瘀模型组、补阳还五汤高低剂量组、少腹逐瘀汤高低剂量组、丹参饮高低剂量组,每组10只。大鼠采取饥饿加力竭游泳法复制气虚血瘀模型,每日1次,连续14天。末次造模后禁食不禁水24 h。每日1次灌胃给药,连续给药15天。取血制备红细胞膜,采用SDS-PAGE法分析红细胞膜蛋白组成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带5及带6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可显著升高带5蛋白(P<0.05)、带6蛋白(P<0.05)和带7蛋白含量(P<0.05);少腹逐瘀汤可显著升高带2蛋白(P<0.05)、带3蛋白(P<0.05)、带5蛋白(P<0.01)和带6蛋白含量(P<0.05);丹参饮可显著升高带4.1蛋白(P<0.05)、带5蛋白(P<0.05)、带6蛋白(P<0.05)和带7蛋白含量(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少腹逐瘀汤和丹参饮可以不同程度地纠正气虚血瘀模型大鼠红细胞膜的膜蛋白组成。
牛雯颖卞敬琦冯月男肖洪彬
关键词:红细胞膜少腹逐瘀汤丹参饮气虚血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