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2009B027)
-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潘石周凯赵岳阳潘景岩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长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吉林省高学历失业产生的经济社会机制分析
- 2012年
- 高学历失业与一般失业产生的原因不同,它是产业形成机制、经济周期机制和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经济社会机制作用的结果。吉林省作为高等教育比较发达但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高学历失业现象不但存在而且较为严重,本文针对吉林省高学历失业产生的经济社会机制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增强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的重视。
- 潘景岩
- 关于“高学历失业”的理论分析与对策思考被引量:8
- 2010年
- 所谓"高学历失业"是指具有大专(含大专)以上学历者失业,是一种知识人群的高层次失业,但概括为"知识失业"并不科学。它已经由个别地区、个别行业的偶然现象发展为以大学生失业为主体的普遍现象,其产生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具有数量增加、层次上升;由零星分散到相对群发集中;区域分布不平衡;由老科技人员为主转为新大学毕业生为主等特征。中国"高学历失业"的产生,既有其经济原因,也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是经济因素与社会因素混合交织与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要综合整治,采取各种有效对策加以解决。
- 潘石周凯
- 关键词:失业就业
- 吉林省“高学历失业”的构成分析
- 2011年
- 所谓"高学历失业"是指具有大专(含大专)以上学历者失业,是一种知识人群的高层次失业。吉林省作为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省份但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高学历"失业现象存在而且较为严重,本文针对吉林省"高学历失业"的构成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增强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的重视。
- 周凯
- 中国“高学历失业”的性质与经济社会效应被引量:2
- 2010年
- 所谓"高学历失业"是指具有大专(含大专)以上学历者失业,是一种高层次知识人群的失业,但概括为"知识失业"并不科学。当今中国,它已经由个别地区、个别行业的偶然现象发展成为以大学生失业为主体的普遍现象。在远未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大众化的中国,应尽可能避免和解决"高学历失业",因为它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然而,学术界和政府有关部门对此认识并不一致,甚至有人盛赞"高学历失业"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因此,有必要对"高学历失业"之经济社会效应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与阐释。
- 潘石
- 关键词:经济社会效应就业高等教育
- 我国高学历失业的科学统计及范畴界定被引量:1
- 2010年
- 当前,"高学历失业"已是一种普遍现象。如何进行科学计量与统计,直接关系到国家对"高学历失业"状况的评估与判断,是国家解决"高学历失业问题"的重要决策前提。在统计上夸大或缩小"高学历失业"的数量,都会影响国家解决"高学历失业"问题办法的正确性与科学性。"高学历失业"计量与统计的科学性,不仅仅是数量问题,还必须从质上科学界定"高学历失业"范畴的内涵,离开科学的质的规定,量的统计也难以做到科学合理。
- 潘石周凯
- 关键词:失业
- 我国“高学历失业”的表现及特征分析——以吉林省为例被引量:1
- 2011年
- 所谓"高学历失业"是指具有大专(含大专)以上学历者失业,是一种知识人群的高层次失业。吉林省作为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省份但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高学历"失业现象存在而且较为严重,本文针对吉林省"高学历失业"的主要表现及基本特征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增强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的重视。
- 周凯
- 中国“高学历失业”:主要特征、产生机制及对策建议被引量:3
- 2010年
- 所谓"高学历失业"是指具有大专(含大专)以上学历者失业,是一种高层次知识人群的失业,但概括为"知识失业"并不科学。当今中国,它已经发展演变为大学毕业生失业为主体,具有年轻化的趋势与特征。其产生机制是十分复杂的,既有多重经济原因,又有深刻的社会原因,是经济因素与社会因素混合交织与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要运用经济手段与社会力量进行综合整治,全力加以解决。
- 潘石赵岳阳
- 关键词:失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