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03016)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孙建平马琳璞周小波欧阳志斌李针英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 聚对苯乙炔二元共聚物P(DHOPV-co-MOBOPV)的制备与性能被引量:2
- 2011年
- 采用强碱诱导的脱氯化氢缩合聚合法合成一种可溶性烷氧基取代聚对苯乙炔二元共聚物聚(2,5-二己氧基对苯乙炔-co-2-甲氧基-5-丁氧基对苯乙炔)[P(DHOPV-co-MOBOPV)]。研究表明,P(DHOPV-co-MOBOPV)在可见光区具有较强吸收,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00 nm;当双氯苄物质的量比为1:1和6:1时,共聚物分子链有序性强规整度高,具有一定的结晶性能,而双氯苄的物质的量比为3:1时,共聚物为非晶态结构;热分析研究发现,双氯苄物质的量比为1:1、3:1和6:1时,共聚物起始分解温度分别为140℃、158℃和129℃;荧光光谱研究表明,双氯苄物质的量比为1:1和3:1时,共聚物的最大发射波长都在640 nm,而物质的量比为6:1时,共聚物的最大发射波长在630 nm;双氯苄物质的量比为1:1、3:1和6:1时,P(DHOPV-co-MOBOPV)的荧光寿命分别为1.32 ns、1.27 ns和1.36 ns。
- 孙建平马琳璞黄小珠
- 关键词:聚对苯乙炔共聚物光致发光荧光寿命
- 侧链含偶氮苯发色团的聚噻吩衍生物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4
- 2012年
- 以4-(4′-硝基偶氮苯)-1-萘酚、4-氯正丁醇和3-噻吩乙酸为原料,通过脱氯化氢反应、酯化反应和化学氧化聚合反应,制备了具有推拉电子结构的侧链含偶氮苯发色团的聚噻吩衍生物(PATh4)。采用红外光谱(FT-IR)、紫外光谱(UV-Vis)、凝胶渗透色谱和核磁共振(1H-NMR)对PATh4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PATh4的热稳定性较好,起始分解温度约为204℃,玻璃化转变温度约为75℃;其X射线衍射(XRD)曲线呈现宽的漫反射峰,说明PATh4是非晶态结构;PATh4具有良好的光致发光性能,在二甲基亚砜中其荧光光谱呈现两个明显的发射峰,分别位于540 nm和698 nm,对应的荧光寿命分别为9.5×10-10s和5.7×10-9s。
- 孙建平周小波欧阳志斌马琳璞
- 关键词:偶氮苯光致发光荧光寿命
- 基于苯并二噻吩的D-A型窄带隙共轭聚合物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3年
- 近年来为获得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更高的能量转换效率,越来越多的活性层材料被设计合成出来,尤其是给体材料。其中,基于给体单元苯并二噻吩(BDT)的D-A型窄带隙共轭聚合物更是多次刷新了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最高记录,目前达10.6%。本文探讨了基于苯并二噻吩的D-A型窄带隙共轭聚合物材料结构及其应用在太阳能电池中的性能参数关系,从提高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和填充因子三个方面总结出了提高基于BDT共轭聚合物太阳能电池能量转换效率的方法。
- 李针英孙建平王亮周小波凌启淡
-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开路电压填充因子
- 聚对苯乙炔/Eu(phen)_2Cl_3杂化材料的合成及光学性能
- 2011年
- 采用原位脱氯化氢缩合聚合法制备了聚(2-甲氧基-5-辛氧基)对苯乙炔/二元稀土配合物Eu(phen)2Cl3(PMO-COPV/Eu(phen)2Cl3)杂化材料。红外光谱证实了在Eu(phen)2Cl3表面的包覆层为PMOCOPV。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与PMOCOPV相比,PMOCOPV/Eu(phen)2Cl3的最大吸收峰发生红移且强度增强。荧光光谱研究表明PMOCOPV/Eu(phen)2Cl3的最大发射波长发生红移且强度增强,荧光寿命得到提高,Eu(phen)2Cl3与PMOCOPV之间形成了光致电子转移体系,使得π电子离域程度增加,导致荧光量子效率提高。
- 孙建平马琳璞林婷
- 关键词:杂化材料光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