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1CM013) 作品数:6 被引量:8 H指数:2 相关作者: 崔为正 刘庆信 张升祥 吴亚群 郭晓琪 更多>> 相关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 苏州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家蚕多代食性歧化选择对后代摄食性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 2016年 利用桑叶粉含量不同的人工饲料饲养及全龄桑叶饲养2种方式,调查由菁松A、菁松B、皓月A、皓月B等4个家蚕品系定向选出的高食性和低食性新品系及高食性品系杂交组合的主要实用性状,以探讨连续多代食性选择对后代摄食性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用桑叶粉质量分数为10%~40%的平板饲料饲育,高食性品系的疏毛率达92%~100%,其中菁松A和菁松B的高食性品系与低食性品系相比,疏毛率最大相差分别达到100%和94%;用不含桑叶粉的人工饲料饲养皓月B的高食性品系,其疏毛率达93.3%,而菁松A低食性品系对所有配方的饲料几乎都不取食。用含10%桑叶粉的颗粒饲料饲养高食性品系杂交组合R菁松×R皓月,其摄食性和适应性显著优于对照菁松×皓月。不同食性品系全龄桑叶育试验结果表明:蚕体质量总体上是高食性品系大于低食性品系和对照品系;全龄发育经过高食性品系有不同程度缩短,而低食性品系延长;全茧量和茧层量多数是高食性品系高于低食性品系和对照品系,但茧层率大多是高食性品系低于低食性品系和对照品系;不同食性品系之间生命率的差异不明显。对F1代的产茧量和茧丝品质鉴定表明:在全龄桑叶育条件下,高食性R菁松×R皓月的产茧量和茧丝长、出丝率、洁净、纤度等指标与对照菁松×皓月比较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而解舒率和解舒丝长极显著高于对照;在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的条件下,R菁松×R皓月的上述各项指标均不同程度优于对照菁松×皓月。试验结果说明,食性选择不仅能显著改变家蚕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而且对家蚕的生长发育、产茧量和茧丝品质也有不同程度影响,向高食性方向选育不会导致产茧量、茧丝品质和生命率的下降,但有可能引起茧层率降低。因此,在通过食性系统选择培育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品种的过程中,应同时注重茧层 兰凤杰 张升祥 王洪江 程洋 吴亚群 王洪利 刘庆信 崔为正关键词:家蚕 食性 经济性状 人工饲料 家蚕多代食性歧化选择对后代摄食性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利用桑叶粉含量不同的人工饲料饲养及全龄桑叶育,调查了经过定向选出的菁松A、菁松B、皓月A、皓月B等4个家蚕品系的高食性和低食性新品系及高食性品系杂交组合的主要性状,以探讨连续多代食性选择对后代摄食性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用含... 兰凤杰 张升祥 王洪江 程洋 吴亚群 王洪利 刘庆信 崔为正关键词:家蚕 食性 经济性状 人工饲料 文献传递 环磷酸鸟苷依赖性蛋白激酶1基因(pkg1)在不同人工饲料摄食性家蚕品种的表达特征 被引量:1 2016年 不同家蚕品种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存在很大差异,为探讨这种摄食性差异的分子调控机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摄食性品种(品系)幼虫在正常条件下和经饥饿、食物刺激及忌避物刺激处理后头部的环磷酸鸟苷依赖性蛋白激酶1基因(pkg1)表达水平。正常条件下,pkg1在不同摄食性家蚕品种(品系)幼虫头部的表达存在较大差异,高摄食性品种(品系)中该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低摄食性品种(品系)。不同摄食性家蚕品种(品系)4龄起蚕饥饿12 h后,其头部pkg1的表达量显著升高。当饥饿12 h后的4龄起蚕再分别进行食物刺激及忌避物的气味刺激处理,其中桑叶气味刺激能使高、低摄食性家蚕品种(品系)之间pkg1的表达差异减小;不含桑叶粉的人工饲料气味刺激则引起低摄食性品种(品系)pkg1的表达量显著下调,使高、低摄食性家蚕品种(品系)之间的pkg1表达差异增大;忌避物质樟脑对不同摄食性家蚕品种(品系)幼虫pkg1基因的表达影响较小。试验结果说明,pkg1可能与家蚕的摄食性有密切关系,推测该基因的上调表达具有促进家蚕摄食人工饲料的潜在功能。 崔海波 张升祥 杨洋 吴亚群 陈永波 兰凤杰 刘庆信 崔为正关键词:家蚕品种 人工饲料 摄食性 实时荧光定量PCR 家蚕ABP与ABPX基因定位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2012年 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s,OBPs)在昆虫与外界环境化学信息交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昆虫的觅食、求偶、繁殖具有重要意义。触角结合蛋白(antennal-binding protein,ABP)是OBP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为进一步探明家蚕Bombyx mori ABP与ABPX基因的结构、表达及功能,本研究利用染色体定位、基因分析及半定量表达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染色体定位分析表明,BmABP和BmABPX分别位于家蚕第5和第26染色体上,基因结构差异较大,可能功能上有较大差异。对家蚕胚胎、幼虫和成虫不同发育阶段的雌、雄虫多种组织进行基因表达谱分析发现,BmABP在家蚕发育的各个虫态、多种组织器官中都有较高表达,无时间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BmABPX在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组织间差异显著(P<0.05),相对表达量以触角中最高,其他非嗅觉组织中也多有表达,性别间差异不大。结果提示,BmABP和BmABPX除了具有嗅觉相关功能外,很可能还具有其他未知的生理功能。 张瑶 张升祥 路国兵 徐世清 崔为正关键词:家蚕 气味结合蛋白 染色体定位 桑树内生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对家蚕黑胸败血病的防治及抑菌作用 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开发新型微生物农药用于家蚕病害防治,研究了桑树内生拮抗细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cepacia)Lu10-1菌株对家蚕黑胸败血病的防治与抑菌效果.结果表明:Lu10-1菌株发酵上清液对家蚕黑胸败血病的预防及治疗有效率分别达到41.2%和24.0%.Lu10-1菌株的抗菌粗提物对黑胸败血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抑菌圈直径为18.20mm;抗菌粗提物对黑胸败血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56mg·mL-1和3.13mg·mL-1;经抗菌粗提物处理后黑胸败血菌未出现对数生长期,细胞膜的渗透性发生改变,胞内蛋白质发生渗漏,胞内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出现降解现象,直至菌体破裂,细胞内容物流出,形成空腔,最后消融.初步认为Lu10-1菌株分泌的抗菌物质用于防治家蚕黑胸败血病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董法宝 牟志美 于奇 赵凯 刘朝阳 王彦文 高绘菊关键词:桑树 内生细菌 抑菌作用 环磷酸鸟苷依赖性蛋白激酶1基因在人工饲料摄食性差异家蚕品种中的表达特征 不同家蚕品种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存在很大差异,为探讨这种摄食性差异的分子调控机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了家蚕不同摄食性品种(品系)幼虫在正常条件下和经饥饿、食物刺激及忌避物刺激处理后头部的环磷酸鸟苷依赖性蛋白激... 崔海波 张升祥 杨洋 吴亚群 陈永波 兰凤杰 刘庆信 崔为正关键词:家蚕 实时荧光定量PCR 食性 人工饲料 文献传递 对人工饲料摄食性不同的家蚕品种Cph2基因的表达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013年 家蚕Bombyx mori不同品种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存在很大差异。为探讨食性差异的分子机理,本文基于对人工饲料摄食性不同的蚕品种(系)SAGE(seri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文库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发掘了1条家蚕假定表皮蛋白(cuticular protein hypothetical)基因BmCph2。采用半定量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BmCph2在不同摄食性蚕品种(系)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mCph2基因在家蚕幼虫眠期和起蚕期高表达,在胚胎期和幼虫将眠期几乎检测不到表达;在幼虫头部与全蚕的表达特征相似,而在中肠中表达活性很低,推测该基因表达可能与家蚕新表皮的形成有关。BmCph2在对人工饲料摄食性不同的蚕品种(系)中的表达存在较大差异,在摄食性好的高食性品种中表达量显著低于摄食性差的低食性品种;饲料和忌避剂的气味刺激及取食刺激对不同品种(系)该基因的表达有不同的影响,高食性蚕对诱导刺激比较敏感,而低食性蚕受影响较小,尤其是菁松A和菁松B的低食性品系几乎不受影响。本研究结果说明,BmCph2基因除可能参与表皮形成的同时,还与家蚕的食性有密切关系,但其具体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李娟 张升祥 徐欣 张进 郭晓琪 卓微伟 周前凯 刘庆信 崔为正 徐世清关键词:家蚕 食性 人工饲料 家蚕素Ⅱ基因原核表达及蛋白纯化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且能大量获得家蚕素Ⅱ(bombyxin-Ⅱ,BBXⅡ)的有效方法。【方法】运用RTPCR技术得到bombyxin-Ⅱ基因全长cDNA序列,采用原核表达技术对该基因进行异源表达,并利用亲和层析的方法得到纯化的BBXⅡ蛋白。【结果】从家蚕Bombyx mori头部mRNA中经过反转录获得bombyxin-Ⅱ基因的cDNA,并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BBXⅡ,经过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使BBXⅡ获得了大量表达,进一步用HisTrap HP亲和层析,成功得到大量纯化的BBXⅡ。【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原核表达方法和蛋白纯化技术,是大量制备BBXⅡ的一种简易而有效的方法,为进一步开展BBX的分泌机制和作用机理研究,以及利用原核表达系统研发BBX降血糖药物奠定了基础。 徐欣 刘朝阳 崔海波 杨洋 郭晓琪 张涛 刘庆信 崔为正关键词:家蚕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