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2009ZX08012-012B)
-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林刘建学韩飞李爱科王瑛瑶更多>>
- 相关机构: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干热和湿热工艺对大豆转基因成分及调控元件影响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以转基因大豆为试验材料,运用定性PCR的方法研究了干热和湿热两种制粒加工工艺对转基因大豆内源基因Lectin、外源基因Cp4 epsps以及启动子和终止子的影响。结果发现大豆经过130℃干热处理3 min或100℃湿热处理15 min后,内源基因降解到407 bp以下;经过120℃加热9 min或100℃湿热处理15 min后,外源基因降解到408 bp以下;干热处理对启动子的片段长度并没有影响,而当加工条件达到130℃干热9 min时,终止子125 bp的片段开始会产生降解;当100℃、3 min湿热处理后启动子和终止子都会产生降解。结果表明,不同干热和湿热制粒工艺对大豆转基因成分及调控元件的降解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 王林韩飞李爱科韩伟刘建学
- 关键词:基因终止子PCR技术
- 不同加工工艺对大豆转基因成分及调控元件的影响被引量:7
- 2011年
- 以转基因大豆为试验材料,运用定性PCR的方法研究了粉碎、湿热和膨化3种加工工艺对转基因大豆内源基因Lectin、外源基因Cp4epsps以及启动子和终止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经过100℃湿热处理15 min后,内源基因降解到407 bp以下;经过100℃湿热处理15 min后,外源基因降解到408 bp以下;在100℃经3 min湿热处理后启动子和终止子都产生了降解。机械粉碎与液氮粉碎都未能使大豆基因产生降解,而膨化工艺使大豆内源基因降解到836 bp以下,外源基因降解到1 512 bp以下,但启动子与终止子并未产生降解。因此,粉碎、湿热和膨化加工工艺对大豆转基因成分及调控元件的降解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 王林韩飞李爱科刘建学王瑛瑶
- 关键词:大豆外源基因终止子PCR技术
- 转基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1年
- 随着各国转基因标识制度的相继建立和公众对转基因产品关注度的提高,人们对转基因技术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因此各种转基因检测技术也就成了研究热点。近十几年来国外的科学研究处于本领域的前沿,为了促进转基因作物的相关科技研发、推广,使人们对于全球转基因检测技术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有较为清晰和全面的了解,较全面地对国内外各种转基因作物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
- 王林韩飞李爱科刘建学
- 关键词:转基因作物
- 粉碎和膨化工艺对大豆转基因成分及调控元件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以转基因大豆为试验材料,运用定性PCR的方法研究了粉碎、膨化两种加工工艺对转基因大豆内源基因Lectin、外源基因Cp4 epsps以及启动子和终止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碎和膨化加工工艺对大豆转基因成分及调控元件的降解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 王林韩飞李爱科刘建学王瑛瑶
- 关键词:外源基因终止子PCR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