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1121)

作品数:3 被引量:96H指数:3
相关作者:杨健常禹贺红士刘志华刘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林火
  • 1篇点格局分析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中林
  • 1篇最大熵
  • 1篇最大熵模型
  • 1篇物种
  • 1篇物种多样性
  • 1篇林区
  • 1篇林下植被
  • 1篇呼中林区
  • 1篇环境资源
  • 1篇火干扰
  • 1篇广义线性模型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杨健
  • 1篇刘志华
  • 1篇孔健健
  • 1篇柳生吉
  • 1篇贺红士
  • 1篇常禹
  • 1篇刘波

传媒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林火干扰对北方针叶林林下植被的影响被引量:38
2013年
林下植被在北方针叶林植被群落中的物种多样性最高,且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周转率和地上部分净初级生产力,对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功能起着重要作用。火干扰是决定北方针叶林林下植被结构与功能的一个重要景观过程。该文综述了火干扰是如何通过与地形、火前林冠组成的交互作用而影响环境资源和林下植被的。最近的研究表明:林下植被能够影响火后树木更新苗的定植、重建速率及森林演替轨迹;林下植被还会通过影响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凋落物降解和养分循环)影响林下环境资源的数量与异质性。因此,研究火后初期北方针叶林林下植被的动态变化,对于物种多样性保护和森林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杨健孔健健刘波
关键词:环境资源火干扰物种多样性林下植被
基于广义线性模型和最大熵模型的黑龙江省林火空间分布模拟被引量:26
2013年
林火分布模型是在较大区域上描述林火空间分布的强有力工具,并可以确定影响林火分布的控制因子。本研究基于黑龙江省1996—2006年的历史火烧记录数据,分别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和最大熵模型分析了地形、人类活动和土地覆被类型等环境控制因子对黑龙江省林火空间分布的影响,并比较了模型预测精度、评价环境变量重要性及预测火点概率分布图等。结果表明:两个模型的预测精度达中等水平,而最大熵模型的预测精度要略高于广义线性模型。总体而言,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变量是林火分布模型最佳的环境变量,地形变量次之。尽管两个模型在预测精度和环境变量重要性方面都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最大熵模型产生的火点概率图空间格局与广义线性模型产生的明显不同。本研究说明,为了更加精确地确定森林火灾发生的热点地区,应该采用不同模型进行比较,或者有选择性地进行组合以产生综合的预测结果,从而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更加合理高效的建议。
柳生吉杨健
关键词:林火广义线性模型最大熵模型
黑龙江大兴安岭呼中林区火烧点格局分析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9
2011年
林火是森林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动态和生态过程的重要自然驱动力,理解林火发生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对于林火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以黑龙江大兴安岭呼中林区1990-2005年火烧数据为研究案例,分析了火烧点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火烧点在空间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呈现聚集分布,存在一些火烧高发区和低发区。呼中林区火烧概率是0.004-0.012次/(km.2a),平均火烧概率为0.0077次/(km.2a)。人类活动因子、地形因子和植被因子对林火的发生均具有重要作用。应用空间点格局分析方法表明,距离居民点和道路的距离、高程、坡度和林型是影响林火发生的显著因子。因此在进行森林防火管理时,仅仅通过控制人类活动对于降低林火火险的效果是有限的,地形和林型也是林火防控时重点要考虑的因素。
刘志华杨健贺红士常禹
关键词:林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