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04433110009)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李良平张琳张敏崔梦卿贾琴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小鼠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愈合
  • 1篇皮肤
  • 1篇染色
  • 1篇小肠
  • 1篇小鼠皮肤
  • 1篇分化
  • 1篇杯状细胞
  • 1篇PAS染色
  • 1篇创伤
  • 1篇创伤愈合

机构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州市红十字...

作者

  • 2篇崔梦卿
  • 2篇张敏
  • 2篇张琳
  • 2篇李良平
  • 1篇周志涛
  • 1篇郎尉雅
  • 1篇孔亚男
  • 1篇贾琴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胚胎时期小鼠小肠的组织发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小鼠胚胎各个时期小肠组织的形态结构及杯状细胞在小肠内的分布规律,为小鼠小肠的组织发生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HE染色和PAS染色,对小鼠胚胎第13.5天(E13.5d)至出生后第1天(Pld)胚胎的石蜡切片染色并行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1)小鼠肠壁于E13.5d已分化出现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及浆膜。(2)肠绒毛于E15.5d分化形成,杯状细胞于E16.5d逐渐发育分化出现,肠腺于E18.5~Pld发育分化形成,此时小肠基本结构形成。(3)杯状细胞主要分布于小肠绒毛上皮,其中以回肠末端最多,回肠、空肠、十二指肠顺次递减(P〈0.05)。杯状细胞数量随胎龄逐渐增加而逐渐增多,于P1d最多(P〈0.05)。结论小肠上皮分化于E15.5d至E17.5d最为迅速,胚胎时期小肠基本结构形成,其吸收消化功能基本建立完成。
郎尉雅贾琴张敏崔梦卿李良平张琳
关键词:小肠分化杯状细胞PAS染色
毛发生长周期对小鼠皮肤创伤愈合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处于不同毛发生长周期的C57BL/6小鼠皮肤创伤愈合速度。方法制备小鼠皮肤创伤模型,计算术后0、3、7 d创面愈合率,愈合率=(原始创面面积-未愈合的创面面积)/原始创面面积×100%,比较毛发静止期(Hair telogen stages)小鼠和毛发生长期(Hair anagen stages)小鼠伤口愈合速度。采用HE染色比较伤口愈合的组织形态结构差异,利用BrdU检测伤口周围细胞增殖。结果毛发生长期的小鼠皮肤伤口愈合率显著高于毛发静止期的小鼠伤口愈合率。HE染色显示毛发生长期小鼠伤口周围表皮细胞层较多,且表皮细胞向伤口迁移增强;BrdU检测显示毛发生长期小鼠皮肤伤口周围表皮BrdU+细胞数多于毛发静止期小鼠。结论毛发生长期的小鼠皮肤创伤愈合率高于毛发静止期小鼠,这一结果为进一步探讨毛囊在创伤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提供研究基础,也为选择皮肤创伤愈合动物模型提供指导。
孔亚男张敏崔梦卿李良平周志涛张琳
关键词:创伤愈合动物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