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2007106020501M44)
-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 相关作者:黄交军丁红杰任连明唐亮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大学贵阳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从《说文解字》看中国先民的凤鸟文化被引量:3
- 2008年
- 以《说文》中与凤鸟文化相关的字词解说为对象,从汉字文化学的角度,在上古原始神话、氏族图腾徽征、华夏民族精神等方面考察了中国先民的凤鸟文化,发现其源于上古的原始神话,进而上升为氏族图腾徽征的符号标记,在华夏民族精神的伦理重塑下,最终凝铸了独具特色的凤鸟文化。
- 黄交军
- 关键词:《说文解字》
- 从《说文解字》看中国先民的语言审美文化意识被引量:2
- 2007年
- 以《说文》中与语言审美文化范畴相关的字词解说为对象,从汉字文化学的角度,在语言内容的充实性、语言教化的伦理性、语言运用的思辨性等方面考察了中国先民的语言审美文化意识,从中发现先民语言审美文化意识与道德教化、传统修辞等有着密切联系,进而发现《说文》中蕴涵的中国先民语言审美文化意识既具有质实性、人文性,又有和谐性。
- 黄交军丁红杰任连明
- 关键词:《说文解字》
- 《东京赋》“中畋”考辨被引量:4
- 2008年
- 《汉语大词典》卷一收“中畋”,解释是“在狩猎之中”。引用的例证是唐张铣注《文选》:“言四马至于中畋皆翘健惯习也。”这里对引例的理解和词义的概括均有不妥,同时引例存在注释不当的问题。另《辞源》、《辞海》等均未收此词条。本文以《六臣注文选》、《佩文韵府》等有关古籍资料为依据,对《东京赋》“中畋”进行词义考辨。
- 黄交军
- 关键词:考辨《汉语大词典》《佩文韵府》《文选》《辞源》《辞海》
- 王梵志《吾富有钱时》诗“貌哨”一词义正被引量:1
- 2007年
- 王梵志诗《吾富有钱时》"貌哨"一词,前辈解释多有分歧。本文结合音韵、方言等材料重新解释了该词。
- 黄交军
- 关键词:王梵志
- 从《说文解字》看中国先民的语言审美意识被引量:2
- 2007年
- 以《说文解字》中与语言审美范畴相关的字词解说为对象,从汉字文化学的角度,在语言内容的充实性、语言教化的伦理性、语言运用的思辨性等方面考察了中国先民的语言审美意识,从中发现先民语言审美意识与道德教化、传统修辞等有着密切联系,进而发现《说文解字》中蕴涵的中国先民语言审美意识既具有质实性、人文性,又有和谐性。
- 黄交军
- 关键词:《说文解字》人文性和谐性
- 敦煌文献词语“貌哨”诂诠被引量:4
- 2008年
- 敦煌文献词语"貌哨",目前仅见王梵志《吾富有钱时》一诗,而前辈解释多有歧见。文章立足于中古文献典籍,结合音韵、方言、汉语造词语法及文字训诂等材料重新解释了该词,从普方古等三个语言平面对词义进行多角度详尽论证,以觅其确诂,揭示语源。众多文献资料充分表明"貌哨"非为"貌魈",无"貌丑"义,应属隋唐之际的口头俗语,本义为相貌不正,词义引申为态度不正,意即看不顺眼,诗中义指(妇儿对吾)态度冷淡。
- 黄交军任连明丁红杰
- 关键词:王梵志语源
- 从《山海经》到《说文解字》——论“凤”在中国先民文化中的形象流变被引量:2
- 2008年
- 以《山海经》到《说文解字》中"凤"的形象流变为研究对象,从汉字文化学的角度,从中发现"凤"的形象历经从单一走向杂糅,趋于多元,并蕴涵丰富的伦理美德的流变过程,最终上升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图腾象征。
- 黄交军唐亮
- 关键词:《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