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30209)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3
相关作者:李志敏孙航乐霁培王晓雄宋敏舒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NSFC—云南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地理学研究
  • 2篇植物
  • 2篇特有植物
  • 2篇谱系
  • 2篇谱系地理学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2篇染色体
  • 2篇染色体数
  • 2篇染色体数目
  • 1篇叶绿
  • 1篇叶绿体
  • 1篇叶绿体DNA
  • 1篇金合欢
  • 1篇棘豆
  • 1篇棘豆属
  • 1篇核型
  • 1篇核型报道
  • 1篇合欢
  • 1篇八倍体

机构

  • 3篇云南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李志敏
  • 2篇乐霁培
  • 2篇孙航
  • 1篇杨永红
  • 1篇杨永平
  • 1篇孟盈
  • 1篇刘常周
  • 1篇陈光富
  • 1篇王晓雄
  • 1篇孙文光
  • 1篇刘亚辉
  • 1篇宋敏舒

传媒

  • 3篇植物分类与资...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中国西南特有植物云南金合欢的染色体数目报道
2012年
采用常规根尖压片法对云南金合欢(Acacia yunnanensis)进行了染色体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云南金合欢为八倍体植物,染色体数目为2n=8x=112,属小型染色体。首次报道了云南金合欢的染色体数。
孙文光陈光富刘常周李志敏
关键词:染色体数目八倍体
横断山地区海仙报春的谱系地理学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由于横断山地区特殊的地理效应,第四纪冰期气候的反复变化对该地区植物的地理分布和居群遗传结构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揭示该地区分布的物种的谱系地理结构,检测了该地区特有的、生于湿地环境的植物海仙报春(Primula poissonii)的叶绿体trnL-F和trnT-L两个序列变异。共对13个居群167个个体的两个叶绿体片段进行测序,共发现11个单倍型。三种单倍型被共享,其他单倍型都只存在于单个居群内。分子变异分析(AMOVA)结果表明分布区内海仙报春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间(99.08%),且居群间的遗传分化很高(GST=0.916,FST=0.99077,NST=0.973),有着极显著的谱系地理学结构(NST>GST,P<0.01)和较低的居群间平均基因流(Nm=0.08)。结合嵌套分支分析(NCA),本文的研究结果推测该物种在冰期可能存在多个避难所,并没有表现出大多数温带植物在第四纪冰期所经历过的种群集体扩张和迁移的现象,异域片段化被认为是该物种现有单倍型分布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海仙报春的谱系地理结构是气候的反复波动和横断山特殊的地理环境互相作用的结果。
宋敏舒乐霁培孙航李志敏
关键词:谱系地理学叶绿体DNATRNL-F
青藏高原高山流石滩特有植物绵参的谱系地理学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绵参(Eriophyton wallichii)是中国青藏高原地区高山流石滩特有植物。为探讨第四纪冰期气候波动对青藏高原高山流石滩植物居群遗传结构以及谱系历史的影响,检测了绵参20个居群187个个体的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的序列变异,共发现19个单倍型,且结果表明大部分居群拥有独自的单倍型。AMOVA分析表明,居群间的变异占了总变异量的89.54%,居群遗传分化指数很高(GST=0.863,NST=0.957),但无明显的谱系结构。我们推测这种独特的谱系地理结构可能主要是由于高山流石滩独特的地形和环境及"孤岛效应"形成的,与先前研究过的青藏高原植物不同,绵参呈现出高度分化的遗传结构,常常呈现出"一个居群,一种单倍型"的模式,这可能是由于第四纪冰期及间冰期尽管绵参的分布范围有扩大和收缩,但始终由于特殊的高山生境和流石滩基质,导致了该物种长期以来居群间很少有基因交流并一直处于隔离状态,造成了现在这样的谱系地理结构。
王晓雄乐霁培孙航李志敏
关键词:青藏高原谱系地理学ITS
青藏高原六种棘豆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报道被引量:3
2011年
对6种棘豆属植物(Oxytropis)的13个居群样进行细胞学研究,其中黄花棘豆(O.ochrocephala)、绢毛棘豆(O.tatarica)、甘肃棘豆(O.kansuensis)和铺地棘豆(O.humifusa)为首次报道染色体数目(2n=16)和核型;在胀果棘豆(O.stracheyana)中(2n=48)首次发现B染色体。现有的细胞学资料表明:棘豆属植物中多倍体占总报道数的58%,这说明多倍化在本属植物的进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青藏高原仅有一种植物发现多倍体,多倍化并不占主导地位,而主要表现为二倍体水平上的结构变异,即核型不对称性的变化。
刘亚辉孟盈杨永红杨永平
关键词:棘豆属青藏高原染色体数目核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