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3102)

作品数:11 被引量:42H指数:4
相关作者:张维东张月英王兆朋王朝霞武利存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济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血管
  • 9篇血管生成
  • 9篇肿瘤
  • 7篇肿瘤血管
  • 7篇肿瘤血管生成
  • 7篇瘤血管
  • 4篇血管内皮
  • 4篇血管内皮生长...
  • 4篇内皮
  • 4篇内皮生长因子
  • 4篇肝癌
  • 3篇新生血管
  • 3篇新生血管化
  • 3篇血管化
  • 3篇血管内皮生长...
  • 3篇肿瘤干细胞
  • 3篇细胞
  • 3篇蝎毒
  • 3篇蝎毒多肽
  • 3篇多肽

机构

  • 11篇山东省医学科...
  • 4篇济南大学

作者

  • 11篇张维东
  • 6篇张月英
  • 4篇王朝霞
  • 4篇王兆朋
  • 3篇贾青
  • 3篇武利存
  • 2篇隋文文
  • 2篇郑安红
  • 2篇张璐璐
  • 2篇赵嵌嵌
  • 1篇王恒孝
  • 1篇张晓月
  • 1篇李晓辉
  • 1篇王晓慧
  • 1篇姜国胜

传媒

  • 8篇国际肿瘤学杂...
  • 3篇中草药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噬与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细胞自噬是以细胞质空泡化为特征的溶酶体依赖性降解途径,对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有重要意义,异常自噬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肿瘤干细胞是存在于肿瘤组织中一类数量较少但具有干细胞特性的肿瘤细胞,可诱导肿瘤发生并对肿瘤的发展、转移、复发起重要作用.肿瘤干细胞中自噬的调节已成为研究热点,将为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张璐璐张月英张维东
关键词:自噬肿瘤干细胞肿瘤
自噬与肿瘤血管生成被引量:1
2014年
自噬调节的分子机制十分复杂,常从多个层面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已成为病理学研究的热点.血管生成包括病理性血管生成和生理性血管生成,肿瘤组织中的新生血管为不断浸润生长的原发肿瘤提供营养,与肿瘤的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通过调节内皮细胞的自噬可以直接影响血管生成过程,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赵嵌嵌张月英张维东
关键词:自噬肿瘤
肿瘤干细胞与肿瘤血管生成
2011年
肿瘤血管新生的过程是在一系列正反馈和负反馈因子作用下发生的复杂的链级反应。肿瘤干细胞是存在于肿瘤中一小部分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大量研究表明,肿瘤干细胞参与并促进肿瘤的血管新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能够调节内皮增殖和血管生成,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李晓辉张维东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新生血管化病理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低氧诱导因子-1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低氧诱导因子-1(HIF-1)是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录最重要的核转录因子之一,在肿瘤血管生长、转移中起重要的作用。HIF-1对肿瘤血管生成的转录调控作用与其本身的分子结构、生物学特性、分子机制及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王晓慧张维东
关键词:肿瘤低氧诱导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血管生成素类
索拉非尼抑制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血管生成拟态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对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血管生成拟态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构建人肝癌细胞HepG2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采用配对比较法将其随机分为荷瘤对照组和索拉非尼组(30mg·kg-1·d-1)。绘制各组肿瘤生长曲线,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过碘酸希夫反应双染法检测肿瘤血管生成拟态,同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IF-1α、VECFA、VEGFR-1和MMP-2基因表达。结果与荷瘤对照组相比,索拉非尼组肿瘤体积明显减小[(809.69±208.71)mm3:(1678.00±313.29)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03,P=0.030)。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对照组肿瘤组织瘤细胞生长旺盛,坏死范围小;索拉非尼治疗组肿瘤组织中有大片坏死区域。与对照组相比,索拉非尼组DiOC7标记的功能性血管数明显减少[(4.77±0.15)个:(8.44±0.68)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92,P=0.013)。索拉非尼组中血管生成拟态数量较荷瘤对照组明显减少[(1.04±0.46)个:(2.66±0.4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10,P=0.041)。与荷瘤对照组比较,索拉非尼组CD31标记阳性血管数量明显减少[(1.26±0.14)个:(3.42±0.10)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580,P=0.002)。进一步研究发现索拉非尼组HIF-1α(0.65±0.03:1.00±0.00)、VEGFA(0.51±0.02:1.00±0.00)、VEGFR-1(0.45±0.04:1.00±0.00)和MMP-2(0.69±0.02:1.00±0.00)在蛋白水平上表达明显下降(t=19.650,P=0.003;t=40.493,P=0.000;t=23.429,P=0.002;t=26.071,P=0.002)。同时也发现索拉非尼组HIF—1α(0.78±0.05:1.00±0.00)、VEGFA(0.52±0.05:1.00±0.00)、VEGFR-1(0.45±0.02:1.00±0.00)和MMP-2(0.71±0.02:1.00±0.00)在mRNA水平上表达也明显下降(t=6.840,P=0.021�
张月英王兆朋王朝霞贾青王恒孝姜国胜张维东
关键词:肝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索拉非尼血管生成拟态
蝎毒多肽提取物联合雷帕霉素抑制H22肝癌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蝎毒多肽提取物(PESV)联合雷帕霉素(RAPA)对H_(22)肝癌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昆明小鼠,皮下接种H_(22)肝癌肿瘤细胞悬液建立荷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PESV组(20 mg/kg)、RAPA组(2.5 mg/kg)和PESV+RAPA组(联合组),每组10只。连续药物干预14 d,隔日测量肿瘤体积,记录肿瘤生长曲线,计算抑瘤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蛋白表达水平。以Ⅷ因子标记肿瘤微血管,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连续药物治疗14d后,PESV组、RAPA组、联合组肿瘤生长速度较模型组明显减慢(P<0.05、0.01),抑瘤率分别为17.7%、29.2%、44.8%。与模型组相比,3个给药组的mTOR、HIF-1α、VEGF-A的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0.01),MVD不同程度降低(P<0.05、0.01)。联合组肿瘤体积以及蛋白表达量均低于RAPA组(P<0.05、0.01)。结论 PESV联合RAPA能够抑制H22肝癌小鼠肿瘤血管的生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微环境中mTOR、HIF-1α、VEGF-A的蛋白表达有关。
赵嵌嵌张维东武利存王兆朋张月英张璐璐王朝霞
关键词:蝎毒多肽雷帕霉素血管生成H22肝癌移植瘤
血管生成素-2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2年
肿瘤血管生成是恶性肿瘤快速增殖和转移的重要途径,多种细胞及分子因素参与肿瘤血管生成过程。血管生成素-2(Ang-2)是重要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之一,主要通过松解血管结构、破坏血管稳定性而影响肿瘤血管生成。近年来研究证实Ang-2在肿瘤血管生成中与其他血管生长因子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新生血管形成。随着研究的新进展,Ang-2不仅会成为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的重要靶点,而且联合其他信号通路作为共同靶点将进一步提高临床抗肿瘤疗效。
郑安红张维东
关键词:血管生成素类肿瘤
蝎毒多肽增强5-氟尿嘧啶对H_(22)肝癌抑制作用的机制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蝎毒多肽增强5-氟尿嘧啶(5-Fu)对肝癌H22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以接种H22肝癌小鼠腹水方法建立小鼠荷瘤模型,在接种后第7天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蝎毒多肽(20 mg/kg)组、5-Fu(15 mg/kg)组、低剂量蝎毒多肽(5 mg/kg)+5-Fu组、高剂量蝎毒多肽(20 mg/kg)+5-Fu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21 d。绘制肿瘤体积增长曲线并计算抑瘤率;CD34标记肿瘤微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联合给药组H22肝癌移植瘤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P<0.01),微血管密度(MVD)及NF-κB、MMP-9、VEGF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与5-Fu组相比,高剂量蝎毒多肽+5-Fu组的MVD及NF-κB、MMP-9、VEGF蛋白表达也显著降低(P<0.01),而低剂量蝎毒多肽+5-Fu组则无显著改变。结论蝎毒多肽可增加5-Fu对肿瘤组织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22肝癌组织NF-κB通路及MMP-9、VEGF的表达,从而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有关。
郑安红张维东王兆朋王朝霞贾青张月英武利存
关键词:蝎毒多肽肝癌H22核因子-Κ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
缺氧诱导因子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缺氧诱导因子(HIF)是缺氧应答中起重要作用的转录因子,在实体瘤中普遍高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其主要通过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的激活启动相关的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的生长、侵袭及转移。随着HIF调控肿瘤血管生成机制的研究深入,HIF有望成为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的重要靶点。
隋文文张维东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新生血管化病理性
蝎毒多肽促进5-氟尿嘧啶抑制H22肝癌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蝎毒多肽增强5-氟尿嘧啶(5-Fu)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建立H22肝癌皮下荷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蝎毒多肽(20 mg/kg)组、5-Fu(20 mg/kg)组、联合组(5-Fu+蝎毒多肽),每组20只。绘制肿瘤体积增长曲线并计算抑瘤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PTEN、PI3K、P-Akt、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PTEN、PI3K、P-Akt、HI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联合组、5-Fu组、蝎毒多肽组H22肝癌移植瘤的生长较模型组均受到明显抑制(P<0.05),联合组和5-Fu组瘤质量和肿瘤体积差异亦显著(P<0.05)。与荷瘤对照组相比,联合组明显下调PI3K、P-Akt、HIF-1α表达(P<0.01),上调PTEN表达(P<0.01),降低MVD(P<0.01)。结论蝎毒多肽可促进5-Fu抑制小鼠H22肝癌移植瘤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微环境中PI3K、P-Akt、HIF-1α的表达,上调PTEN的表达有关。
隋文文张维东武利存王兆朋张月英王朝霞贾青
关键词:蝎毒多肽H22肝癌血管生成微血管密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