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C860029)

作品数:5 被引量:48H指数:4
相关作者:潘祥辉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传媒学院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媒介
  • 2篇媒介制度
  • 1篇大众
  • 1篇大众传媒
  • 1篇信息不对称
  • 1篇信息传播
  • 1篇信息经济
  • 1篇信息经济学
  • 1篇舆论
  • 1篇舆论监督
  • 1篇舆论监督观
  • 1篇政府
  • 1篇政府失灵
  • 1篇苏联解体
  • 1篇中心化
  • 1篇媒体
  • 1篇媒体机构
  • 1篇经济学
  • 1篇兼及
  • 1篇传媒

机构

  • 5篇浙江传媒学院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5篇潘祥辉

传媒

  • 1篇浙江学刊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理论界
  • 1篇现代传播(中...
  • 1篇浙江传媒学院...

年份

  • 4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论媒介制度的内涵及其分层演化原理被引量:4
2012年
媒介制度可以定义为嵌入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结构中的媒介组织及媒介运行的正式与非正式的程序与规则。媒介制度是一个制度系统,宏观管理制度,采编制度和经营制度构成了这一系统。媒介制度具有制度系统的相关性、层次性以及演化过程中的次序性等特征。其三个次级制度系统之间既具有较强的制度耦合性,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可分离特征。这种既耦合又拟分离的关系决定了媒介制度系统的演化可能不同步,三个制度系统的演变方向、速度与程度均表现出鲜明的层次性,这即是媒介制度的分层演化原理。考察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这一原理所起的作用。
潘祥辉
关键词:媒介制度
论传播失灵、政府失灵及市场失灵的三角关系——一种信息经济学的考察视角被引量:16
2012年
传播失灵指特定社会系统下由于结构性功能缺失引起的资讯短缺及信息传递失真、扭曲,进而导致沟通不畅,资源配置无效率的状况。它表现为信息进入交流序列后出现的变异与扭曲。传播失灵与市场失灵及政府失灵既相互独立又互为表里。传播失灵、市场失灵以及政府失灵是一种鼎足而立的三角关系。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都是造成传播失灵的重要因素,但在不同的社会体制下其表现有所不同。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传播失灵很大程度上是市场失灵的结果,但在社会主义等实施媒体国有化的国家,传播失灵则主要是政府失灵的结果。传播失灵也是导致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内在因素。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看,通过找出或设计一种"说真话机制",能够改善传播失灵并有效克服信息不对称。这也将带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改善,增进公共利益。
潘祥辉
关键词:政府失灵
非媒体信息、非媒体机构与大众传媒的有限功能——兼及一种去媒体中心化的舆论监督观被引量:5
2012年
由于信息类型的多样性与社会分工的多元化,不论是在环境监测还是在舆论监督中,我们都不能对大众媒体寄予太多的期望。对媒体功能的分析不能忽视两个事实:一是媒体只是社会信息传播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承担了一部分的信息传播功能;第二,媒体的能力是有限的,它无法呈现全部的信息,其洞察、监督及信息收集与分析能力都有很大的局限性。通过区分媒体信息与非媒体信息、媒体信息机构与非媒体信息机构,我们可以客观地审视其社会功能。正如大众传媒的有限效果一样,大众传媒的功能也是有限的,受其他社会装置的制约。若从舆论监督的角度看,没有其他"非舆论监督"机制或机构的配合,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必然事倍功半,即便在最为民主的体制下也是如此。
潘祥辉
关键词:舆论监督
传播失灵:一种基于信息传播非理想状态的研究被引量:18
2012年
传播失灵描述了一种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扭曲与畸变现象。它既可以表现为组织内部的沟通不畅,也可以表现为大众媒体层面的失真与异化。通过传播失灵这一概念,我们可以将政治组织的内部沟通与政府、媒体及公众之间的外部沟通统一起来考察。信息不对称反映与呈现的是信息静态分布的不均,传播失灵则指信息进入沟通序列后出现的扭曲。由于信息不对称永远存在,且干扰与噪音无法消除,传播失灵也只能克服而无法消灭。传播完全是理想的,传播失灵才是常态。通过传播失灵这个描述信息传播非理想状态的概念,我们可以去观照、比较和研判现实世界中的传播与治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潘祥辉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
论苏联解体中的传播失灵因素——兼驳苏联解体的“舆论失控说”被引量:6
2011年
苏联解体有多种原因,"公开化"与"媒体的解冻"是其重要因素。但苏联解体并非如某些学者所认为的是由于苏联的"媒介催化"或"舆论失控"所致,相反,苏联的解体是长期信息封锁、传播扭曲所造成的。将苏联解体归之于"舆论失控",忽视了问题的另一面,即严密的舆论控制对苏联解体造成的影响。新闻传播的确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不过不是由于"舆论失控",而是由于系统性的传播失灵。传播失灵导致了苏联媒体和政府的公信力被严重透支,为戈尔巴乔夫的公开性改革培养了潜在的支持者。在传播失灵的作用下,苏联社会表面光鲜,深层的社会矛盾却被掩盖,以致苏联社会脆弱得不堪一击。经常性的传播失灵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后果,这直接为苏联的解体埋下了伏笔。
潘祥辉
关键词:苏联解体媒介制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