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1051)
- 作品数:2 被引量:38H指数:2
- 相关作者:夏敦胜赵爽温仰磊贾佳柳加波更多>>
-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历史地理更多>>
- 天山北麓典型黄土沉积序列的磁学特征及主控因子初探被引量:28
- 2013年
- 新疆黄土岩石磁学特征与地层性质的对应关系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本文选取沙湾黄土剖面进行较为系统的岩石磁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沙湾剖面的磁性矿物组成与黄土高原及新疆北部其他黄土剖面相似,以亚铁磁性矿物(如磁铁矿、磁赤铁矿)为主要的载磁矿物,同时含有一定量的不完全反铁磁性矿物(如赤铁矿、针铁矿)和顺磁性矿物。假单畴(PSD)和多畴(MD)为样品的主要磁畴特征,部分土壤样品中磁性矿物磁畴状态表现为单畴(SD)。进一步分析发现,磁化率与地层对应关系较为复杂,剖面3m以上地层中的磁化率及其他相关磁学参数与成壤强度呈现正相关关系,全新世以来发育的古土壤中磁化率值较高,细颗粒磁性矿物含量也较高;而3m之下地层中磁学参数显著表现为风力强度驱动变化模式。古风场强度的变化可能对剖面整体磁学性质具有一定的影响,成壤作用受到风动力条件的制约,主要决定了较细颗粒磁性矿物的含量变化。χ_(ARM)/SIRM参数与磁化率相比对地层成壤强度的指示作用更为明显。
- 李冠华夏敦胜温仰磊柳加波赵爽贾佳
- 关键词:岩石磁学成壤作用
- 陇东地区齐家文化时期木炭化石记录及其指示意义被引量:10
- 2014年
- 探讨人与植物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环境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木炭分析是研究人类利用木材资源的重要研究手段之一。本文对陇东盆地内3个齐家文化时期遗址出土木炭进行分析,研究史前人类对木材的利用状况以及遗址周边的植被状况。结果显示:栎属的出土率为100%,百分含量也最高,是当时人类用作薪柴的最主要的来源;梨属、枣属、樱属等果树的出现反映出史前人类采集遗址周边的野生植物资源作为食物。木材的收集活动发生在遗址周边,影响人类收集木材的主要因素可能为各树种在植被中的丰度。一些亚热带树种的出现显示当时的气候条件可能比现在暖湿。
- 李虎安成邦董惟妙王树芝董广辉
- 关键词:齐家文化木材
- 青铜至铁器时代哈密盆地居民饮食结构及生业模式
- 中亚地区位于欧亚大陆中心地带,链接古代东西方两个文明中心,受到多个方向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尤其在进入青铜时代后,通过车、马等交通工具的带动,整个欧亚大陆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和深刻,携带不同技术和资源的人群得以广泛交融,影响和改...
- 董惟妙
-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畜牧业混合型经济社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