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1037)
- 作品数:32 被引量:424H指数:11
- 相关作者:刘吉平田学智赵亮刘家福赵丹丹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沼泽湿地变化驱动因子定量分析——以小三江平原为例被引量:14
- 2017年
- 以湿地变化较为剧烈的小三江平原为研究区域,结合GIS和RS技术,利用地理探测器方法定量分析了沼泽湿地变化的驱动力,揭示了各驱动因子在沼泽湿地变化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986—2010年小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丧失严重,湿地丧失较多的地区主要位于研究区中部及东北部的草甸土和沼泽土土壤类型、低河漫滩地貌类型、海拔51~55m及1°~3°坡度处;1986—2010年间,小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丧失的主要驱动因子按贡献率大小排列依次为土壤类型、坡度、地貌、与河流距离、年降水量和海拔;各驱动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大部分是非线性增强,其中与保护区距离、与居民点距离和行政区的交互作用均呈非线性增强作用,坡度、土壤类型、地貌、与河流距离等自然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是相互减弱的;自然因子虽然对小三江平原湿地面积丧失的贡献率较大,但它们必须在人为因子的作用下,是与人为因子的相互作用,共同造成小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大面积丧失.
- 刘吉平马长迪刘雁盛连喜
- 非生长季农田中孤立湿地土壤磷的空间分布规律被引量:3
- 2018年
- 为探讨农田中孤立湿地土壤养分的特征,以自然孤立湿地为参考,基于野外采样与室内分析对2012年非生长季三江平原农田中孤立湿地不同植被带土壤磷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垂向上0~60 cm,总磷含量除小叶章群落外,其他三个群落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含量在23.85~1 459.67 mg/kg之间;速效磷含量在各群落总体呈下降趋势,含量在0.08~77.09 mg/kg之间;由孤立湿地中心向边缘,总磷含量呈倒"N"字型分布,速效磷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峰值均在漂筏苔草-芦苇群落,分别为858.58 mg/kg与55.78 mg/kg。农田中孤立湿地磷含量受水文与植物群落、季节变动及人为干扰的影响。研究表明:农田中孤立湿地磷含量及变幅高于自然孤立湿地,且前者分布的规律性更强。研究为保护与恢复湿地提供科学依据。
- 梁晨刘吉平赵亮
- 关键词:磷三江平原
- 三江平原孤立湿地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1
- 2016年
- 以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GIS技术,利用空间分析与统计方法对三江平原孤立湿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孤立湿地的质心偏向西南,其椭圆的长轴方向为东北-西南方向,椭圆周长面积比大于全部湿地(沼泽湿地、河流湿地和湖泊湿地)椭圆周长面积比,分散性明显;孤立湿地的热点地区主要有3个,主要分布在受人为干扰影响较大的三江平原的中部、西北部和西南部;在自然因素影响下,孤立湿地于海拔高度51—54m、坡度1—3度、距离河流12—16km、河流阶地地貌部位处达到最大值;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孤立湿地主要分布在居民点、道路和保护区附近,与排水沟渠之间的关系是随着距离的增加,孤立湿地数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三江平原孤立湿地空间分布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类活动对孤立湿地和非孤立湿地空间分布格局具有不同的影响,应加强对孤立湿地的保护。
- 刘吉平董春月刘家福郑凯俊
- 关键词:影响因素三江平原
- 1955—2010年三江平原东北部沼泽湿地时空格局变化被引量:3
- 2017年
- 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和GIS技术,研究了三江平原东北部沼泽湿地的时空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955—2010年三江平原东北部沼泽湿地的面积呈显著减少趋势,湿地面积先后在别拉洪河流域、研究区西南部和东南部,以及中部地区减少;湿地斑块数量不断增加,1955—2010年湿地斑块个数净增加6 298个,湿地呈现破碎化现象;湿地全局Moran’I呈先增加后减少、再小幅度增加与减少的"M"字型变化,湿地高—高自相关类型逐渐减少,而低—低自相关类型逐渐增加.三江平原东北部地区湿地质心呈现出先向东北方向移动,再向西南方向移动,最后转向东北方向移动的规律.
- 刘吉平刘亚斌吕宪国
- 关键词:沼泽湿地空间自相关破碎化三江平原
- 1986—2019年三江平原孤立湿地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本文基于RS和GIS技术,利用动态度、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分析孤立湿地动态变化规律。研究表明,1986—2019年三江平原孤立湿地数量、面积发生了较大变化;孤立湿地数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从1986年的2536个减少至2019年的2393个;面积呈持续减少的趋势,从1986年的2039 km^2减少至2019年的776 km^2。加强湿地监管,加强孤立湿地恢复理论研究,构建孤立湿地恢复模式,提高人们保护湿地的意识,已迫在眉睫。
- 宗思迪刘吉平
- 关键词:三江平原
-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1
- 2017年
- 为揭示湿地变化剧烈区湿地格局变化过程及规律,利用GIS和RS技术,结合地学信息图谱与空间自相关方法,对1954—2010年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54—2010年三江平原沼泽湿地面积逐渐减少,88.7%的沼泽湿地丧失,湿地斑块数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空间聚集性逐渐降低,且空间格局由集中连片分布转变为零星散布;降雨量减少、气温升高及径流量减少,是造成沼泽湿地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地形地貌影响到沼泽湿地的丧失程度,以海拔20~80 m的沼泽湿地面积丧失最多。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丧失同时受农业开发、居民点分布、湿地保护区建设影响,距居民点越近,沼泽湿地面积丧失呈指数增加,距保护区越近,沼泽湿地面积丧失越多。
- 刘吉平杜保佳盛连喜田学智
- 关键词:沼泽湿地地学信息图谱三江平原
-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三江平原湿地面积预测研究被引量:13
- 2012年
- 以相关资料和文献中1950-2009年的数据为依据,利用相关分析、灰色预测方法和BP神经网络模型,定量分析了三江平原湿地面积变化的影响因素,并对未来20年三江平原的湿地面积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耕地面积、年均气温、人口数量、径流深度、相对湿度、年降水量、政策因子与湿地面积变化关系密切,可以作为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变量。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2010s三江平原的湿地面积为58.58万hm2,2020s为45.86万hm2,湿地面积在未来一段时间还有减少的趋势,但减少趋势明显减缓。
- 赵亮刘吉平徐艳艳
- 关键词:湿地面积BP神经网络模型三江平原
- 孤立湿地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1年
- 孤立湿地作为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作用逐渐凸显。对术语"孤立湿地"的定义国外进行较早,美国官方将孤立湿地定义为与可流动水体不相邻或不通过地表水相联系的湿地,而我国仅提出了与孤立湿地相关的概念,如"环型湿地"、"碟型洼地"、湿地的"景观破碎化"等。孤立湿地的类型与特征研究相对较少,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仅提出孤立性、水文连通性、生物连通性等特征。孤立湿地的功能研究是孤立湿地研究的重点,从孤立湿地的气候、水文和水质、生境等功能进行阐述。对于孤立湿地的保护,国外已有明确的法律和相应的措施,而我国在此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通过对孤立湿地的定义、类型、特征、功能和保护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我国孤立湿地研究的热点和方向进行了初步展望。
- 田学智刘吉平
- 关键词:湿地保护
- 吉林向海发现白颊黑雁被引量:1
- 2019年
- 2018年5月3日傍晚在位于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的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鹤类核心区青年坝附近(44°59′51.5″N,122°17′52.1"E,海拔168 m)使用NIKON-D4相机800 mm定焦镜头拍摄到1只黑白相间雁类,拍摄距离约120 m。经查阅相关文献(段文科等2017)确定本次发现的鸟类为白颊黑雁(Branta leucopsis)。
- 张科李连山王深红刘吉平林宝庆李会芬李琳马寒星
- 关键词:定焦镜头相机
- 1990—2016年向海自然保护区沼泽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向海自然保护区湿地景观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以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利用GIS和RS技术及数理统计方法,以2年为时间间隔,对1990—2016年向海自然保护区沼泽湿地格局动态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力进行分析,该研究为湿地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刘吉平李会芬张科
- 关键词:沼泽湿地向海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