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2CB412308)
- 作品数:30 被引量:295H指数:11
- 相关作者:余育和颜庆云冯伟松潘纲秦广雍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郑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 耐高温乙醇酵母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被引量:10
- 2008年
- 乙醇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同时,乙醇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可用作液体燃料替代或者部分替代汽油。应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将甘蔗、玉米、木薯和纤维类废弃物等转化为燃料乙醇,已成为解决世界能源危机的一条理想途径。本文总结了应用高温驯化、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原生质体融合和基因工程等技术选育耐高温酵母的进展,并重点介绍了离子束生物工程技术的原理及其在选育耐高温酵母应用中的优势。离子束生物工程技术与传统微生物育种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将大大提高耐高温乙醇酵母菌种的选育效率。
- 庞会利李景原秦广雍
- 关键词:耐高温育种
- 油脂降解菌的选育与鉴定被引量:1
- 2007年
- 从学校餐厅下水道口、油脂加工厂及屠宰场的含油废水及土壤中采集6个土样,根据油脂平板上是否有水解圈及水解圈的大小得到9株菌,复筛结果显示C-3-2菌株的降解率最大。通过对该酵母菌进行形态学观察及生理生化特征的测试,初步鉴定为假丝酵母属(Candidaspp)。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离子束诱变,以筛选出的Candidaspp为出发菌株,经离子束辐照后得到一株高降解率的菌株。结果表明:离子束诱变后,其降解率提高了11.09%。
- 闫亚娟李宗伟李宗义刘建玲秦广雍朱海霞汪杏莉
- 关键词:脂肪酶离子束酵母菌假丝酵母属
- 大孔树脂去除水中微囊藻毒素初步试验被引量:2
- 2005年
- 通过对几种大孔树脂的去除水中微囊藻毒素MC效果的比较,发现BS树脂对MC-RR和MC-LR的去除效果都很好,优于其他型号的树脂,静态吸附实验的结果显示,适当减小溶液的pH有利于树脂吸附MC,在pH=5,BS树脂对MC-RR和MC-LR均有比较好的去除效果。
- 樊洁肖邦定
-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大孔树脂HPLC检测
- 三峡库区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与DNA多态性比较分析被引量:6
- 2007年
- 以三峡库区所设A、B、C、D、E、F和G等7个站点为研究区域,利用RAPD技术就其浮游生物群落遗传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共鉴定出浮游生物41种,其中藻类4种,原生动物10种,轮虫类19种,枝角类4种,桡足类4种.物种组成相似性最高的是B站和C站,最低的是A站和F站.而站点间浮游生物群落遗传距离分析表明:相距最近的是C站与D站,最远的为D站与F站.树状聚类图也显示:各站点物种组成聚为一类;而DNA多态性RAPD最先聚在一起的是B与F,它们的对应枝由A、C、D、E构成,G单独成为一枝.研究表明,所发现的物种组成与所揭示的遗传多样性并未完全吻合.这或许是物种信息的缺失(如藻类与细菌),或许是RAPD技术的缺陷,或许两者所致.因此,本研究积累了三峡库区浮游生物群落遗传多样性的一些背景资料,而要阐释浮游生物群落遗传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则有赖于应用灵敏的、重复性好的,且能分别分析原核和真核生物的DNA分子标记技术.
- 邓文娜余育和冯伟松颜庆云宋晓红刘志新
- 关键词:三峡库区浮游生物RAPD物种多样性
- 淡水湖泊富营养化成灾过程及其灾害效应评价被引量:4
- 2008年
- 借鉴灾害学原理,定义了湖泊富营养化灾害范畴,即湖泊富营养化灾害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自然-人为协同作用而诱发的,是过量的外源污染物输入而产生的一系列自然、社会等严重后果的渐进性环境灾害。然后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三方面剖析富营养化成灾过程,提出了湖泊富营养化灾害强度分级评分方法。对1988~2004年间巢湖富营养化灾害强度评价结果显示,灾害强度有加重趋势。最后分析湖泊富营养化灾害损益,并从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对淡水湖泊富营养化进行灾害评价。
- 张洪单保庆
- 关键词:湖泊富营养化环境灾害成灾机理巢湖
- 三峡库区浮游生物群落DNA结构与水体理化因子的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本文对三峡水库大坝至香溪河段所设A、B、C、D、E、F和G等7个站点浮游生物群落DNA进行了RAPD分子生物学研究,并分析了其与水体理化因子的关系。各站点间RAPD研究表明:D和E首先聚到一组,然后与A聚到一起,最后与C聚成一大类;B和F聚成一大类;站点G独自归于一类。而理化因子聚类结果显示:B首先与C聚为一小类,再与D聚到一起,然后与G、F聚成的小类聚为一类,而E与A分别单独归为一类。比较发现,RAPD聚类结果中相距较近的站点在理化因子聚类中显示为相距较远的站点(如站点A、C、D、E之间),而在RAPD聚类中相距较远的站点在理化因子聚类中显示为相距较近的站点(如站点B、F分别与G之间)。这可能因为它们之间存在负相关性,也可能部分因为试验条件本身所造成的误差。本实验为确定浮游生物DNA指纹结构与理化因子的关系提供了新的信息,进而为建立一种新的水质评价体系积累了理化因子的一些背景资料。
- 邓文娜余育和颜庆云宋晓红张翔陈洪涛
- 关键词:三峡库区浮游生物RAPD
- 黄颡鱼河鲈源吸虫和黄颡前驼形线虫的季节动态和频率分布被引量:8
- 2008年
- 2001年2月到2002年7月,对湖北省梁子湖黄颡鱼的胃部寄生蠕虫进行了调查,共发现4种寄生蠕虫,即:黄颡前驼形线虫(Procamallanus fulvidraconis)、杜父鱼驼形线虫(Camallanus cotti)、黄颡刺盖线虫(Spinitectus gigi)和河鲈源吸虫(Genarchopsis goppo),本文主要报道了黄颡前驼形线虫的频率分布,以及河鲈源吸虫的季节动态和频率分布。黄颡前驼形线虫的感染率为96.70%,平均丰度为21.59±23.37,方均比为25.29,与负二项分布拟合不成功(p<0.001),没有发现表示"宿主年龄-寄生虫丰度"之间关系的凸形曲线,寄生虫丰度与宿主年龄和体长之间都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x,y=0.3038,p<0.001;Rx,y=0.3938,p<0.001);河鲈源吸虫的感染率为48.61%,平均丰度为2.45±5.44,方均比为12.09,与负二项分布拟合成功(p=0.29),其"宿主年龄-寄生虫丰度"之间的关系呈凸形曲线,并且伴随着聚集度的下降,感染丰度与宿主年龄和体长都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x,y=0.1694,p<0.001;Rx,y=0.2449,p<0.001)。河鲈源吸虫感染的高峰期发生在春季、晚秋和初冬,各月份间的感染率和平均丰度都有显著的差异(G=93.4>χ20.05[17]=27.58;F=16.7,p<0.001)。寄生虫本身的生活史模式可能是引起河鲈源吸虫显著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
- 李文祥王桂堂吴山功姚卫建聂品
- 关键词:黄颡鱼寄生虫种群动态
- 油脂废水的生物处理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07年
- 餐饮业废水的大量增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给人民生活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常用的餐饮废水处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生物法因具有成本低,不需特殊设备,不会带来二次污染等优点,近年来逐渐成为国内外餐饮业废水的主要处理方法。文章对国内外餐饮废水生物处理方法的特点和机理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 闫亚娟秦广雍李宗义刘建玲
- 关键词:餐饮废水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
- 黄颡前驼形线虫发生和成熟的季节动态被引量:4
- 2006年
- 报道了寄生于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胃、肠中的黄颡前驼形线虫(Procamallanus fulvidraconis)的成熟和感染丰度的季节动态。从2001年2月到2002年7月的18个月中,对来自于湖北省梁子湖的900尾黄颡鱼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线虫的感染率除在2002年1月比较低(32%)外,其他月份都在90%以上,且没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G=16.96F0.01[17,882]=1.98)。在对黄颡前驼形线虫雌虫成虫的三个阶段(成熟期、怀卵期和怀幼期)和雄虫成虫的季节变化分析中发现:该线虫的生命周期为一周年;处于成熟期的雌虫在2—3月达到高峰,怀卵期雌虫在5—7月达到高峰,怀幼期雌虫则在6—9月达到高峰。因此推测:雌虫从第一期幼虫发育到成熟期(显隐前期)可能需要5—6个月,成熟期到怀卵期需要4—5个月,怀卵期到怀幼期需要1—2个月;第一期幼虫的释放应该在秋季,第三期幼虫的感染主要发生在晚冬和早春。本文还讨论了引起黄颡前驼形线虫在黄颡鱼中高感染率和高感染强度的原因。
- 李文祥王桂堂姚卫建聂品
- 关键词:黄颡鱼
- 洞庭湖浮游生物群落DNA指纹拓扑结构与物种组成对应关系被引量:29
- 2005年
- 对东洞庭湖7个采样站点的浮游生物群落进行了DNA多态性的RAPD指纹分析和物种组成的分类鉴定,并通过聚类分析探讨了DNA指纹拓扑结构与物种组成对应关系.结果如下:(D筛选出的11条随机引物共获得148条长度在180~2000bp的谱带,多态率为98.6%,各引物扩增谱带数在11~16不等;各站点平均有57.6条谱带,其中Ⅵ站最多(70条),Ⅳ站最少(45条),而Ⅰ站的特有带最多(7条),Ⅱ站最少(2条);(2)共观察到54种/类浮游生物,其中Ⅳ站出现的最多(27),其它各站点在7~13不等,分布概率在85%以上的只有直链硅藻(Melosira sp.).相似性聚类分析表明:7个站点的浮游生物群落可以划分为两大类--Ⅳ站作为单独的一类而明显有别于其它6站;并且,RAPD分析在此基础上将Ⅱ、Ⅲ、Ⅴ站和Ⅰ、Ⅵ、Ⅶ站进一步分作两小类.因此,研究说明浮游生物群落DNA指纹拓扑结构与物种组成是密切相关的,这类资料的积累将会为生态系统功能、机理的解释或阐明提供一些启示.
- 颜庆云余育和冯伟松
- 关键词:浮游生物群落RAPD生物多样性洞庭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