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I08B04-4)
- 作品数:14 被引量:192H指数:9
- 相关作者:朱晓新杨庆董宇李玉洁翁小刚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戊己丸不同配比方对大鼠体外CYP3A1/3A2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研究戊己丸不同配比方对大鼠体外肝微粒体CYP3A1/3A2酶活性的影响,从"中药配伍-代谢"关系探讨戊己丸的配伍机制。方法:按L9(34)正交表,戊己丸的配比设计为9个受试复方,以睾丸酮为探针药,HPLC检测戊己丸对大鼠体外肝微粒体CYP3A1/3A2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黄连、吴茱萸、白芍各提取物及戊己丸1号~9号方抑制CYP3A1/3A2的IC50分别为38.96,871.96,15519.17,43.17,60.47,276.12,133.40,118.08,88.47,64.36,35.13,39.91mg.L-1;黄连及戊己丸均可显著抑制CYP3A1/3A2酶活性,不同配比戊己丸抑制CYP3A1/3A2酶活性作用不同,有统计学差异;随着黄连在戊己丸方中剂量水平的增高,戊己丸组方抑制CYP3A1/3A2酶活性的能力增强,且戊己丸组方中吴茱萸和白芍配比不同可以影响方中黄连抑制CYP3A1/3A2酶活性的程度。结论:戊己丸配比不同,对CYP3A1/3A2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不同,这种差异可能是不同配比戊己丸药效学、药动学差异的原因所在。
- 翁小刚李玉洁杨庆王怡薇刘晓霓韩晓张甘霖隋峰朱晓新梁日欣
- 关键词:戊己丸睾丸酮HPLC中药配伍
- LC-MS研究炒白芍提取物中芍药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建立LC-MS测定大鼠血浆中芍药苷含量的方法,并探讨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方法:大鼠灌胃不同剂量的炒白芍提取物后不同时间点采血,LC-MS法测定血药浓度,拟合药动学模型并计算相关药动学参数。结果:芍药苷在2.5~500μg·L-1(r=9994)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学考察均符合要求。大鼠灌胃炒白芍提取物0.2,0.4,0.8g·kg-1后,半衰期基本一致,AUC与给药剂量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属于线性动力学过程。结论:该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芍药苷的体内定量分析,芍药苷在大鼠体内动力学过程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
- 鲍天冬张英丰李玉洁杨庆翁小刚董宇朱晓新
- 关键词:芍药苷药代动力学
- 采用离体外翻肠囊模型进行穿心莲内酯的肠吸收特性研究被引量:22
- 2010年
- 目的:考察穿心莲内酯的肠吸收特性。方法:采用离体外翻肠囊模型研究穿心莲内酯在不同肠段、不同浓度下的肠吸收特性,采用HPLC-UVD测定样品浓度,计算吸收速率常数(Ka)。结果:随着药液中穿心莲内酯质量浓度上升,肠吸收速率常数呈线性增加;各个肠段的吸收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穿心莲内酯在小肠内不存在特殊的"吸收窗",在小肠中均为被动扩散吸收。
- 张英丰李玉洁杨庆翁小刚董宇朱晓新
- 关键词:穿心莲内酯肠吸收
- 戊己丸不同配伍组方体内对CYP1A2酶活性的影响研究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研究戊己丸不同配比方对大鼠体内CYP1A2酶活性的影响,从药动学角度探讨戊己丸配伍机理,为临床优化给药提供借鉴。方法:以非那西丁为CYP1A2酶活性研究探针药,HPLC测定大鼠体内非那西丁及代谢产物——对乙酰氨基酚的血药浓度变化,间接反映CYP1A2酶活性的大小;以正交法设计戊己丸3因素3水平交互的9个实验点,考察所选取实验点对应的9种戊己丸配比方对CYP1A2酶活性的不同影响。结果:9种戊己丸配比复方,组成戊己丸的黄连、吴茱萸、白芍3单味药及对照组动物中,CYP1A2酶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8^#方、白芍、9^#方、7^#方、6^#方、1^#方、2^#方、4^#方、对照组、3^#方、黄连、吴菜萸、5^#方;随着复方中黄连剂量水平的增大,酶活性呈增高趋势,复方中引入小、中剂量水平的吴莱萸或白芍可以增高CYP1A2酶活性,但高剂量吴茱萸或白芍对CYP1A2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结论:戊己丸各因素水平变化均可能对CYP1A2酶活性造成影响,此种影响有可能是戊已丸药效学差异的原因之一;根据本实验结果可以优化戊己丸的临床应用。
- 翁小刚李玉洁杨庆梁日欣王怡薇刘晓霓韩晓隋峰陈颖朱晓新
- 关键词:戊己丸中药配伍CYP1A2中药药动学
- 中草药代谢与细胞色素P450的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09年
- 目的:阐述中草药代谢与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的关系。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100余篇,从CYP450概述、CYP450研究方法、代谢性相互作用以及中草药-药物相互作用与CYP450之间关系等方面进行文献归纳。结果:CYP450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体外细胞、亚细胞水平研究及体内研究,CYP450酶活性改变是代谢性相互作用的主要原因,中草药复杂成分对CYP450酶活性影响较大。结论:CYP450在药物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由中草药引起药物相互作用屡的原因大多缘于中草药影响了机体CYP450活性或机体CYP450蛋白表达,导致由CYP450参与代谢的其它药物在机体内代谢特征的改变,引发不良药物反应。
- 翁小刚朱晓新梁日欣杨庆李玉洁王怡薇刘晓霓韩晓
- 关键词:细胞色素P450酶药物相互作用
- 戊己丸提取物不同配伍的肠外翻吸收研究被引量:15
- 2010年
- 目的研究戊己丸不同配伍比例时在肠道中的吸收动力学的变化,说明方剂配伍的规律性。方法利用L9(34)正交设计,将黄连、制吴茱萸、土炒白芍组成不同配伍的9个组方,通过体外肠外翻模型和LC-MS分析手段,观察方中代表成分小檗碱、巴马汀、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芍药苷的吸收变化情况。结果以各代表成分的Ka为指标,通过正交分析,得出同一成分在肠道不同部位的吸收趋势大致相同,但不同成分之间的吸收趋势变化较大。多指标归一加权综合评分法分析表明,黄连在各肠段吸收贡献度最大,确定了其君药地位,制吴茱萸和土炒白芍次之,为臣药。在各个肠段的最优配比组合(黄连∶制吴茱萸∶土炒白芍)为:空肠12∶6∶12,回肠12∶6∶6与12∶6∶12,结肠12∶6∶12。结论戊己丸各代表成分在肠道中吸收动力学过程,随方剂的配伍比例不同而变化,其在肠道吸收的最优配伍组合为黄连∶制吴茱萸∶土炒白芍=6∶3∶6。
- 董宇张英丰杨庆王怡薇朱晓新
- 关键词:戊己丸方剂配伍肠吸收综合评分法
- 黄连提取物在大鼠肠外翻实验中的吸收研究被引量:42
- 2008年
- 目的:用肠外翻模型研究黄连提取物不同剂量在大鼠不同肠段的体外肠吸收特征。方法:采用大鼠肠外翻模型,以小檗碱(berberine,BER)和巴马汀(palmatine,PAL)为黄连提取物中代表成分,用HPLC对其进行检测,计算BER和PAL的吸收参数来分析其在肠道的吸收特征。结果:不同剂量时黄连提取物中BER和PAL在各肠段均为线性吸收,R2均大于0.9,符合零级吸收速率;BER和PAL的吸收速率常数(Ka)均随黄连提取物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表明其为被动吸收。肠道不同部位的吸收实验表明,空肠对BER和PAL吸收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其次为回肠和结肠。结论:不同剂量黄连提取物中的BER和PAL在肠道不同部位吸收均符合零级吸收速率,其吸收形式可能为被动吸收。
- 董宇张英丰杨庆李玉洁鲍天冬翁小刚潘国凤朱晓新
- 关键词:黄连提取物肠外翻小檗碱HPLC吸收速率常数
- LC-MS测定制吴茱萸提取物中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建立LC-MS测定大鼠血浆中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含量的方法,并探讨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方法:大鼠灌胃制吴茱萸提取物后不同时间点采血,LC-MS测定受试成分血药浓度,并用WinNonlin 5.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分别在0.5~100μg.L-1(r=0.995 9)和1~200μg.L-1(r=0.999 3)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均大于76%,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5%。大鼠灌胃制吴茱萸提取物0.4,0.8,2.4 g.kg-1后,吴茱萸碱AUC分别为(2 215.24±414.49),(4 230.62±753.77),(13 219.21±3 740.95)min.ng-1.mL-1;t1/2分别为(146.57±38.38),(114.38±14.65),(163.37±8.83)min;CL_F分别为(184 607.29±32 502.21),(192 878.22±31 897.37),(193 224.63±62278.74)mL.min-1;吴茱萸次碱的AUC分别为(2 283.53±298.51),(4 424.84±276.95),(14 239.93±3 648.27)min.ng-1.mL-1;t1/2分别为(167.10±15.82),(131.58±20.07),(144.41±13.65)min;CL_F分别为(1 177 340.54±24942.21),(181 262.92±11 162.22),(177 508.10±52 611.80)mL.min-1。结论:本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体内定量分析。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在大鼠体内符合一级吸收的一室模型。
- 鲍天冬李玉洁翁小刚杨庆张英丰董宇朱晓新
- 关键词:LC-MS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药动学
- 常见药物肠道吸收的转运蛋白被引量:7
- 2008年
- 口服药物在肠道中的吸收是决定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重要因素。肠道中有许多介导药物转运的蛋白,在药物的吸收、分布和相互作用方面起关键的作用。本文通过介绍一些常见的肠道膜转运蛋白及其转运机制,提出利用转运蛋白的特性和转运蛋白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并对中药成分中的一些转运蛋白底物及中药-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阐述。
- 董宇杨庆朱晓新
- 关键词:肠吸收转运蛋白相互作用中药
- LC/MS测定大鼠灌胃黄连提取物后血浆中小檗碱、巴马汀及其药物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建立LC/MS测定大鼠血浆中小檗碱、巴马汀含量的方法,并探讨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方法:大鼠ig黄连提取物后不同时间点采血,LC-MS法测定血药浓度,并用Win Nonlin 5.1软件求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小檗碱、巴马汀质量浓度分别在5~1 000 ng·mL-1(r=0.998 9),2.5~500 ng·mL-1(r=0.999 4)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大于85%,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5%。大鼠ig黄连提取物1.2,2.4,4.8 g·kg-1后,用非房室模型计算药动学参数,小檗碱的AUC平均值为707.91,1 220.32,2 424.62 h.ng-1·mL-1;T1/2平均值为1.89,2.29,4.79 h;Cmax平均值为:315.78,501.58,584.57 ng.mL-1;Tmax均为1 h;巴马汀的AUC平均值为:130.29,348.61,872.76 h.ng·mL-1;T1/2平均值为1.71,2.64,5.89 h;Tmax均为1 h;小檗碱和巴马汀的AUC与给药剂量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该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小檗碱、巴马汀的体内定量分析,小檗碱与巴马汀体内过程均符合一级速率过程。
- 鲍天冬李玉洁杨庆翁小刚张英丰董宇王怡薇朱晓新
- 关键词:小檗碱药物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