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138125)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蒋波更多>>
相关机构:湘潭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隐士
  • 1篇隐逸
  • 1篇隐逸观
  • 1篇社会
  • 1篇社会教化
  • 1篇司马迁
  • 1篇太史公
  • 1篇兼及
  • 1篇教化
  • 1篇教化作用
  • 1篇汉代
  • 1篇汉代社会
  • 1篇班固
  • 1篇处士

机构

  • 3篇湘潭大学

作者

  • 3篇蒋波

传媒

  • 1篇江汉论坛
  • 1篇渭南师范学院...
  • 1篇武陵学刊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隐士对汉代社会的教化作用及当代价值
2013年
两汉政府重视教化,隐士在其中扮演了独特角色。一方面政府有意识利用隐士来宣扬教化;另一方面隐士自觉或不自觉参与其中,方式包括因教化俗、道德感化等。隐士们大多幽居民间,他们或以身作则,或以善化恶、因德化民,对乡里民风的纯化起了积极作用。乡里民风的纯化,有利于基层组织的稳定,进而有利于整个国家的治理。两汉隐士的社会教化功能及隐士精神,对我国当下的道德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蒋波
关键词:汉代隐士社会教化
论楚国的隐士群体及隐士政策被引量:1
2014年
楚国的归隐现象比较常见,道家型隐士是隐士群体中的主流。楚国隐士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归隐目的单纯,而且往往隐而不出;追求徜徉山水、自娱自乐的生活逸趣;隐士妻子大多支持、追随丈夫隐居。楚国征召过这批士人,而且对于他们的拒仕十分宽厚,并不强迫出仕。楚国众多道家型隐士的存在,以及政府宽容的隐士政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楚文化的特点。
蒋波
关键词:隐士
略论司马迁的隐逸观——兼及太史公与班固隐逸观的差异被引量:1
2015年
班固曾批评司马迁"退处士而进奸雄"。"退处士"并非指司马迁排斥隐士,而是司马迁、班固两人不同隐逸观的反映。司马迁对于古代隐逸现象的最早发生持谨慎态度,他褒扬隐士的志节,尊重隐士但不崇尚归隐行为,与班固的既尊隐又崇隐不同。这些特点跟时代风气、司马迁处理史料的方法以及写作手法有关,更取决于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蒋波
关键词:司马迁班固隐逸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