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2486)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2
相关作者:陈立新靳光华朱金汉邓小武曹午飞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篇电子射野影像
  • 2篇电子射野影像...
  • 2篇影像
  • 2篇射野
  • 1篇跳数
  • 1篇肿瘤
  • 1篇肿瘤患者
  • 1篇误差分析
  • 1篇校正方法
  • 1篇机械运动
  • 1篇臂架
  • 1篇VMAT
  • 1篇差分
  • 1篇充型

机构

  • 4篇中山大学

作者

  • 4篇陈立新
  • 2篇刘伯基
  • 2篇邓小武
  • 2篇朱金汉
  • 2篇王彬
  • 2篇陈阿龙
  • 2篇靳光华
  • 2篇曹午飞
  • 1篇孙文钊
  • 1篇林海磊
  • 1篇张丹丹
  • 1篇黄思娟
  • 1篇胡江
  • 1篇刘小伟

传媒

  • 3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电子射野影像装置的容积调强弧形治疗二维剂量验证研究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基于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建立二维剂量精确重建模型并验证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IMAT)剂量,与其他测量工具进行比较与分析。方法采用EPID进行VIMAT的二维剂量验证,基于卷积、反卷积以及修正函数建立二维剂量重建模型。通过电离室测量的离轴比剂量曲线并用最小二乘法确定计算模型参数。对12例不同部位肿瘤患者的VIMAT计划用电离室测量中心点剂量,采用其他平面剂量测量工具测量相应平面剂量分布。所有工具测量深度均设置为10cm,并采用γ分析法比较测量结果。结果对中心点绝对剂量,EPID与电离室测量结果偏差〈1.5%。对平面剂量,2%2mm标准下EPID与Seven29、Matrixx的平均叮通过率分别为98.9%、99.8%,3%3mm标准下EPID与治疗计划系统计算结果的平均γ通过率为99.9%。结论基于EPID建立的二维剂量重建模型能很好地用于调强放疗二维剂量验证工作,今后将考虑将该模型拓展到均匀模体的三维剂量验证中。
朱金汉陈立新靳光华曹午飞邓小武刘小伟
关键词:电子射野影像装置
电子射野影像装置机械运动的位置误差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 研究不同类型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机械运动的相对位置偏差,为基于EPID进行调强放疗剂量验证提供位置误差的修正依据。方法 对3种不同类型EPID (瓦里安aS1000、aS500和医科达iViewGT)采用5 cm×5 cm射野进行照射。通过自编软件系统对EPID采集的射野图像进行分析,并确定射野中心点在EPID上投影。对臂架0°~360°射野中心点在EPID上投影位置进行分析,并与臂架0°时位置比较以确定相对位置偏移。结果 在瓦里安aS1000、aS500、医科达iViewGT的EPID最大相对偏移左右方向上分别为(-0.23±0.17)、(2.94±0.17)、(0.35±0.09) mm,上下方向上分别为(-4.16±0.20)、(-4.15±0.25)、(-1.66±0.11) mm。对上下方向上的相对位移采用四次方经验函数可较好地进行拟合。结论 不同类型EPID在不同角度下相对位置误差不同,且在上下方向上明显较左右方向大,应用EPID进行调强验证时必需考虑对在不同臂架角度下相对位置误差进行修正。
靳光华朱金汉林海磊邓小武陈立新
关键词:电子射野影像装置
260例肿瘤患者VMAT计划验证结果的误差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总结260例肿瘤患者VMAT计划剂量验证结果,分析VMAT计划验证的γ通过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2010-2012年期间260例肿瘤患者采用2种探测器矩阵(美国MapCheck2和瑞典Delta4)对2台直线加速器进行VMAT前的剂量验证结果.采用γ通过率(2%/2mm、3%/3 mm、5%/3 mm标准,阈值10%)比较验证结果与TPS计算结果之间差异,并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3%/3 mm标准下MLC走位精度对γ通过率的影响.结果 2%/2 mm、3%/3 mm和5%/3 mm标准下总验证结果的γ通过率平均值分别为91.7%、98.5%和99.7%,其中3例重新进行了计划设计和优化以达到临床治疗的通过率标准.2%/2 mm标准下2种测量工具测量结果的y通过率平均值稍有不同(90.0%∶93.5%,P =0.000),而3%/3 mm标准下2种测量工具和2台加速器之间的γ通过率均相近(98.5%:98.5%,P=0.926和98.5%∶98.6%,P=0.670).3%/3 mm标准下MLC校准前计划的γ通过率为61.1%,校准后的为94.9%.结论 除少数治疗计划需要重新进行设计和优化,绝大多数治疗计划的测量结果均能达到临床治疗的验证标准.在较严格的通过率标准(2%/2 mm)下臂架旋转对VMAT计划的γ通过率有一定影响.MLC校准对VMAT计划的实施非常必要.
王彬陈立新张丹丹胡江刘伯基陈阿龙
扩充型动态楔形板楔形因子的校正方法及跳数计算
2015年
目的研究瓦里安扩充型动态楔形板楔形因子计算修正方法,比较楔形野中心点处手工和治疗计划系统计算结果相对测量结果的剂量/跳数差异。方法对于瓦里安直线加速器的6 MV、10 MV光子线,使用指形电离室测量水下10 cm处不同动态楔形野的楔形因子及射野中心点的剂量,采用治疗计划系统计算相应射野的剂量/跳数。使用加速器输出分割模型手工计算射野的楔形因子,并采用常数因子修正手工计算结果。对手工计算、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和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三种方法下常规二维治疗计划下动态楔形野的楔形因子和射野中心点跳数的误差。结果以测量结果为标准,校正后,手工计算的楔形因子误差明显减小。其中,6 MV光子线下,60°楔形角下对称野最大相对误差由4.2%减小到1.3%,非对称野最大相对误差由-4.7%减小到-1.8%。10 MV所有楔形野相对误差由最大-3.0%降低到1.1%。手工计算跳数与测量结果对比,对称野相应射野跳数计算相对误差在2%以内,但部分非对称野最大相对误差超过5%。比较治疗计划系统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其最大相对误差小于1.5%。结论使用常数因子可以有效减小输出分割模型计算楔形因子的误差。对于常规二维治疗计划楔形野的跳数计算来说,校正后对称野射野中心点的计算结果符合临床治疗要求,但对于射野边缘与等中心最短距离小于4 cm的非对称野来说,需要使用相应的非对称射野处方剂量计算方法,或者采用测量方法或利用治疗计划系统计算相应的射野跳数。
黄思娟陈立新曹午飞孙文钊陈阿龙刘伯基王彬
关键词:跳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