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JX6816)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宋宏宁周青郭瑞强曹省胡波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枣庄市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动描记术
  • 2篇心肌
  • 2篇描记
  • 2篇描记术
  • 2篇斑点追踪显像
  • 2篇超声
  • 2篇超声心动描记
  • 2篇超声心动描记...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多普勒
  • 1篇心病
  • 1篇心肌病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心室
  • 1篇心室功能
  • 1篇心室收缩
  • 1篇心室收缩同步...
  • 1篇型心

机构

  • 3篇武汉大学
  • 2篇枣庄市立医院

作者

  • 3篇郭瑞强
  • 3篇周青
  • 3篇宋宏宁
  • 2篇胡波
  • 2篇秦真英
  • 2篇曹省
  • 1篇谭团团
  • 1篇邓倾
  • 1篇陈金玲

传媒

  • 3篇中华超声影像...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构建多参数诊断模型提高冠状动脉狭窄早期诊断效率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显像(3DSTI)技术联合其他超声参数构建多参数诊断冠脉狭窄模型,以提高冠状动脉狭窄的早期诊断效率.方法 104例以胸痛为首发症状的患者根据选择性冠脉造影结果分为2组,冠心病(CHD)组61例,对照组43例.获取两组的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A值、E峰减速时间(E-DT)、等容舒张时间(IVRT),组织多普勒(TDI)测量二尖瓣环舒张期及收缩期运动速度e '、a'、s '峰值,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维斑点追踪(2DSTI)测量左室整体峰值纵向应变(2D-GLPS),3DSTI测量左室长轴应变(3D-GLPS)、环向应变(3D-GCPS)、径向应变(3D-GRPS)和面积应变(3D-GAPS).结果 CHD组与对照组相比常规参数无明显差异,TDI s'峰降低,E/e'值增高,2DSTI参数2D-GLPS增高,3DSTI参数3D-GLPS、3D-GAPS、3D-GCPS值增高,3D-GRPS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冠脉造影为金标准,各独立参数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3D-GAPS> 3D-GLPS>2D-GLPS> 3D-GRPS>s'>E/e'>3D-GCPS(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6、0.746、0.746、0.727、0.703、0.688、0.686).单一及联合超声技术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联合诊断参数预测值(p-Union) >3DSTI预测值(p-3DSTI) >TDI预测值(p-TDI) >2DSTI预测值(p-2DSTI)(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6、0.772、0.757、0.746).结论 3DSTI联合多超声心动图参数建立数学模型可以显著提高冠心病无创诊断的效率.面积应变参数可以作为预测冠脉狭窄的独立指标.
宋宏宁秦真英周青胡波曹省邓倾郭瑞强
关键词:冠心病斑点追踪显像
V—plane显像与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一致性研究
2014年
目的应用V—plane技术观察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室收缩不同步显像,并与临床常用的组织多普勒显像(TDI)技术进行对比,评价其相关性与一致性。方法对20例DCM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超声检查,获取二维图像、V-plane双平面图像和TDI图像,测量左室12个节段TDI脉冲频谱达峰时间,并计算其标准差(TDI—SD),测量V—plane显像中12节段收缩位移达峰时间,并计算其标准差(V—plane_S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CM组的TDI—SD和V—plane—SD增大,TDI达峰时间延迟,V—plane达峰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CM组与对照组12节段中各节段V-plane收缩达峰时间均显著高于TDI收缩达峰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plane—SD与TDI—SD具有显著相关性(r=0.925,P<0.001),Bland—Altman分析显示TDI—SD与V—plane—SD比值的95%数据点在一致性界限内,其比值的一致性界限为(O.50,1.36)。结论在评价DCM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时V-plane技术与TDI技术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及一致性,V—plane能克服TDI不能在同一心动周期显示12节段的局限性。
宋宏宁周青秦真英陈金玲郭瑞强
关键词:心肌病扩张型心室功能
斑点追踪技术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的随访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心功能,并通过长期随访,探讨左室运动功能的受损程度及特点判断AMI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集78例首发AMI患者入院时左心超声图像,分析得出左室纵向峰值应变(LPSS)、径向峰值应变(RPSS)及环向峰值应变(CPSS),结合长期临床随访资料评价患者AMI后再发心血管事件及心因性死亡的风险。结果与随访期间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AMI患者相比,再发心血管事件患者LPSS和CPSS均相对较低(P〈0.001),其中CPSS对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风险的预测相对较好(HR=1.4096)。在对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中,LPSS的预测价值相对较高(P〈0.001,HR=1.5735)。结论STI对判断AMI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以及心因性死亡的风险具有优势,CPSS及LPSS分别是预测再发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的有效指标。
胡波周青宋宏宁谭团团曹省郭瑞强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心肌梗死斑点追踪显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