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C2013JJB20002)
-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代钧曾善文卢培利刘东高敬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星火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基于HPR在线监测控制SBR曝气历时实现短程脱氮被引量:1
- 2014年
- 应用新型自动呼吸-滴定测量仪在线测量pH值、HPR等信号,进行了在SBR内实现短程脱氮的研究.采用SBR处理人工合成废水,COD和NH4+-N浓度分别为360,40mg/L,温度稳定在20℃,DO低于2mg/L,基于HPR在线监测控制SBR曝气历时.运行约60d后,亚硝酸盐积累率达到88%,COD和NH4+-N去除率均在90%以上,稳定实现了短程硝化反硝化.应用HPR估计硝化过程的NH4+-N浓度发现,NH4+-N实测值与基于HPR的计算值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722;计算值整体低于实测值,主要是由曝气初期的滴定启动滞后所致.
- 张欣张代钧张天
- 关键词:短程硝化反硝化
- 甘油基混合培养物合成PHA及其与OUR的关系被引量:2
- 2016年
- 聚β羟基烷酸盐(PHA)以其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和再生性成为最有前途的生物高分子材料.本文基于甘油作为基质在饱食-饥饿模式下富集合成PHA的混培物,以乙酸、丙酸、丁酸、乳酸和葡萄糖作为基质考察混培物合成PHA的基质广谱性,结果表明乳酸和乙酸作为基质时PHA的产率系数较高;使用不同比例乙酸/丙酸混合基质时,PHA产量随着乙酸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乙酸/丙酸为3∶1时PHA产量最高.通过活性污泥同时贮存与生长模型模拟与线性回归两种方法证实,在单一基质或乙酸/丙酸混合基质情况下,PHA合成速率与OUR存在线性关系,因此,基于在线OUR测量数据可以实时估计PHA合成量.
- 刘东张小婷张代钧曾善文卢培利
- 关键词:混合基质
- N_2H_4抑制好氧氨氧化及亚硝酸盐氧化动力学参数
- 2016年
- 为联氨(N_2H_4)强化全自养脱氮(CANON,completely autotrophic nitrogen removal over nitrite)工艺性能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将好氧氨氧化过程动力学表达分为两步,于氨(NH_4^+)氧化生成羟胺(NH_2OH)步添加启动函数ae^(-bSNH_2OH)用于模拟好氧氨氧化启动加速阶段,建立N_2H_4抑制好氧氨氧化与亚硝酸盐(NO_2^-)氧化过程动力学模型;采用呼吸测量法进行硝化污泥呼吸批次试验,分别得到NH_2OH氧化生成NO_2^-和NH_4^+氧化生成NO_2^-的好氧氨氧化菌(AOB)产率系数[YNH_2OH=(0.437±0.129)mg COD/mg N,YNH_4^+=(0.324±0.0123)mg COD/mg N]及亚硝酸盐氧化菌(NOB)产率系数[YNO=(0.222±0.0112)mg COD/mg N];基于N_2H_4抑制动力学模型模拟硝化污泥外源性呼吸剖面线首次得到N_2H_4好氧氧化半饱和常数[KS,N_2H_4=(7.96±0.811)mg N/L],N_2H_4抑制好氧氨氧化和亚硝酸盐氧化的动力学常数[KI,HON=(7.88±0.783)mg N/L,KI,NO=(1.223±0.555)mg N/L].
- 肖芃颖张代钧蔡庆
- 关键词:N2H4
- 活性污泥储存与消耗乙酸基质的试验研究与模拟被引量:1
- 2015年
- 同时贮存与生长理论认为,活性污泥吸收有机碳基质同时用于储存和生长。向SBR反应器投加不同浓度乙酸基质,监测活性污泥氧利用速率(OUR)、聚羟基烷酸盐(PHA)和出水COD的变化,运用活性污泥同时贮存与生长理论分析有机碳储存与消耗过程的特征。结果表明,饱食期结束与COD消耗至最低水平、PHA浓度出现最大值和OUR由最大值急速下降相对应;在饱食阶段,基质贮存OUR是利用外部基质直接生长OUR的2倍。随基质投加历时延长,饱食期平均OUR和最大OUR均下降,PHA产率降低,甚至出现PHA净消耗。因此,基质投加方式对有机碳基质储存与消耗有重要影响。
- 高敬张代钧王晓曾善文高令军
-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污水生物处理
- 活性污泥絮体粒径分布与分形维数的影响因素被引量:29
- 2013年
- 絮体粒径分布和分形维数是活性污泥的重要参数.应用激光粒度仪测量了好氧活性污泥絮体在絮凝过程的粒径分布,研究了速度梯度、VSS/SS、EPS含量及Zeta电位对絮体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絮体平均粒径与速度梯度显著负相关(R2〉0.80),与Kolmogorov尺度数量级基本相当,其间差异性与污泥VSS/SS、絮体强度等有关;相同的速度梯度下,絮体平均粒径与VSS/SS或EPS含量显著正相关(R2〉0.85),与Zeta电位负相关.有机质和EPS在活性污泥絮凝中作用明显,会增强絮体强度,提升絮凝效果;EPS中蛋白质比多糖对絮凝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基于显微图像分析方法,得到了好氧活性污泥絮体二维分形维数为1.28~1.72,三维分形维数为1.70~2.69.絮体分形维数随VSS/SS或EPS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对于相同的活性污泥,絮体三维分形维数随粒径增大而减小,符合幂函数关系式.
- 李振亮张代钧卢培利曾善文杨永浩
- 关键词:活性污泥絮体粒径分布分形维数EPS
- 基于OUR-HPR测量在线估计活性污泥合成PHA量被引量:1
- 2015年
- 活性污泥工艺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工业化生产聚羟基烷酸酯(PHA)的方法.当前PHA测量主要采用离线分析方法,时间滞后、分析操作复杂,不适于PHA生产过程控制.本研究基于活性污泥同时储存生长-溶解性微生物产物模型(SSAG-SMP),认为在饱食(外部有机碳基质充足)期间,聚羟基烷酸酯(PHA)的合成速率与氧利用速率(OUR)及氢离子产生速率(HPR)呈线性关系,建立了一种基于OUR-HPR在线测量数据估计活性污泥合成PHA量的方法.本研究对乙酸作基质的不同浓度情况进行模拟,结果表明OUR及HPR的PHA合成的氧气消耗分数(kPHA,OUR)和质子消耗分数(kPHA,HPR)为常数,分别是0.67和0.57.利用建立的线性关系来预测饱食期PHA含量,结果显示预测值与实测值较为吻合,说明提出的基于OURHPR测量在线估计PHA合成量的方法可行.
- 曾善文王泽宇高敬刘东张代钧卢培利
- 关键词:活性污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