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BZ2011039)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方先文郭士伟彭陈李万昌王俊伟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安徽农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稻瘟
  • 2篇稻瘟菌
  • 2篇基因
  • 2篇P-ATPA...
  • 1篇稻瘟病
  • 1篇真菌
  • 1篇质膜
  • 1篇质膜H^+-...
  • 1篇水稻
  • 1篇水稻资源
  • 1篇瘟病
  • 1篇抗稻瘟病
  • 1篇克隆
  • 1篇活性
  • 1篇活性调节
  • 1篇基因沉默
  • 1篇基因克隆
  • 1篇RESIST...
  • 1篇S基因
  • 1篇TECHNO...

机构

  • 5篇江苏省农业科...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河南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方先文
  • 3篇彭陈
  • 3篇郭士伟
  • 2篇张云辉
  • 2篇李万昌
  • 2篇汪迎节
  • 2篇王俊伟
  • 2篇林静
  • 2篇张所兵
  • 1篇张玉琼
  • 1篇陈洪亮
  • 1篇张云华
  • 1篇袁玖辰

传媒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Agricu...
  • 1篇生物信息学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Using Gene Silencing Technology to Create Blast Resistant Rice Resources
2014年
Rice blast disease is one of the most devastating diseases in rice production,which severely affects the high and stable yield of rice.The formation of appressorium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Magnaporthe grisea in rice.It has been confirmed that a P-type ATPase (P-ATPase) is involved in the formation of appressorium.A number of small molecular substances are able to enter the pathogen from the host during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pathogens and hosts,thus resisting the infection of pathogens.In this study,a 232 bp DNA sequence with good specificity from the first exon of P-ATPase gene MgAPT2 was used as an interference fragment and was inserted into interference vector forward and reversely.The interfering vector was then transformed into rice blast-susceptible rice variety Nipponbare via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Identification of rice plants inoculated with M.grisea at the seedling stage and detection of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P-ATPase gene MgAPT2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MgAPT2 gene in transgenic plants was reduced and the rice blast resistance was improved.This study provided a new way for the innovation of rice germplasm resources resistant to rice blast disease.
方先文张云辉张所兵林静汪迎节
关键词:RICE
稻瘟菌P-ATPase基因MoCTA3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为分析P-ATPase基因与稻瘟菌致病性的相关性,从稻瘟菌中克隆了一个P-ATPase基因MoCTA3,然后对其进行了序列分析和氨基酸序列比对,并利用qRT-PCR检测了该基因在稻瘟菌侵染水稻叶片不同时期以及菌丝阶段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3 747 bp,含有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编码1 096个氨基酸,含有7个跨膜结构域,第24~98位有一个保守的钙离子转运结构域;其编码氨基酸与朱红丛赤壳、尖孢镰刀菌、蝗绿僵菌、炭疽菌等真菌的P-ATPase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77%、78%、83%和79%;基因表达结果显示该基因在菌丝阶段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孢子阶段和侵染阶段,且在孢子侵染水稻过程中随侵染时间延长表达量逐渐升高,72 h时达到高峰,随后降低,说明MoCTA3可能参与了稻瘟菌的侵染过程,在稻瘟菌的致病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彭陈陈洪亮王俊伟郭士伟张玉琼方先文
关键词:稻瘟菌P-ATPASE基因克隆
真菌质膜H^+-ATPase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质膜H+-ATPase是一种阳离子泵,在真菌中有重要作用,它能在真菌质膜两侧产生质子电化学梯度,使营养物质或阳离子逆化学梯度跨膜运输,环境因子、调节域、蛋白激酶、钙离子信号等多种因素影响其活性。综述了真菌质膜H+-ATPase的结构特征、生理功能、作用机制、活性变化及其调节机理等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质膜H+-ATPase在真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研究提供借鉴。
李万昌王俊伟彭陈郭士伟
关键词:真菌活性调节
稻瘟菌Magnaporthe oryzae P-ATPases基因家族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利用TCDB(Transporter Classification Database)网站数据库中的P-ATPases氨基酸序列对稻瘟菌全基因组表达序列(Coding Sequence,CDS)数据库进行搜索和分析,共发现23个P-ATPases基因,进化树分析表明这23个基因分属于4个家族和7个亚家族。构建了本地ESTs数据库,通过P-ATPases基因CDS序列与EST序列比对分析发现,在这些基因中有20个存在EST同源体,另外3个基因没有发现EST同源体,因此这20个基因是真实P-ATPases基因的可能性更高。运用MEME程序分析了这些P-ATPases蛋白结构域的基序,有6种基序在90%以上的基因氨基酸序列中出现,属保守基序。对这23个P-ATPases基因GC含量的分析表明,它们的平均GC含量在0.519-0.628之间,稍高于稻瘟菌整个基因组GC平均含量(0.516),同时这些基因内各区段GC含量变化不大,没有明显的梯度变化。本文结果为下一步深入研究稻瘟菌中P-ATPases基因家族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郭士伟李万昌彭陈袁玖辰方先文张云华
关键词:稻瘟菌ESTGC含量
利用基因沉默技术创造抗稻瘟病水稻资源被引量:1
2013年
水稻稻瘟病是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严重地影响水稻的高产和稳产。在病原菌侵染水稻时,附着胞的形成对稻瘟病菌的致病性起着关键作用。研究证实一种P型ATP酶(P-ATPase)参与了附着胞的形成。在病原菌与寄主的互作过程中,寄主的一些小分子物质可以进入病原菌中,达到抗病原菌侵染的目的。以稻瘟菌致病关键的P-ATPase基因MgAPT2第一外显子上特异性好的232 bp的区域作为干扰片段,正反向插入干扰载体中,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到感稻瘟病水稻品种日本晴中,通过苗期稻瘟病接种鉴定和MgAPT2基因的表达检测,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稻瘟病抗性得到增强且稻瘟病菌MgAPT2基因的表达量下降,为水稻抗稻瘟病种质资源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方先文张云辉张所兵林静汪迎节
关键词:水稻抗稻瘟病基因沉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