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005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00507)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肖颖彬郝嘉唐旭东周建国游凯更多>>
-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腺病毒载体,最有潜力的心血管疾病治疗载体?被引量:5
- 2010年
- 心血管疾病在当今社会仍有很高的死亡率,基因治疗的可行性在不断探索。腺病毒载体可高效实现心血管内基因转移,但其组织特异性和免疫原性限制了其应用。近年来腺病毒载体不断发展,涌现的第三代腺病毒载体成为极有潜力的理想基因治疗转导载体。本文综述腺病毒载体的性质、优点及发展过程,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具体应用,总结目前应用中的障碍和改进策略。
- 郝嘉游凯肖颖彬
- 关键词:腺病毒载体心血管疾病基因治疗
- Survivin在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发生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研究抗凋亡因子存活素(survivin)在左向右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和凋亡因素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及原位缺口末端DNA标记技术,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肺组织血管的结构发生明显改建;先天性心脏病肺组织都有凋亡的细胞,但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凋亡细胞明显减少。Survivin、bcl-2在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中表达强度明显增高,而bax表达明显减少。Survivin与凋亡及肺血管组织结构重构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在左向右分流血流作用下,Survivin等基因表达发生变化,使肺组织细胞凋亡减少,造成细胞堆积,参与肺血管结构改建,是肺动脉高压形成机制之一。
- 唐旭东肖颖彬周建国郝嘉
- 关键词:存活素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细胞凋亡
- 内皮细胞功能改变及Survivin对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发病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以ET-1、NO变化为代表的内皮细胞功能改变及Survivin在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发病及肺血管重构中的作用。方法49例先心病室间隔缺损患者根据肺动脉平均压的情况分为4组。放射免疫法或比色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含量;检测血管管壁厚度占外径的百分比(MT%)以反映肺小血管的形态学改变。用原位缺口末端DNA标记技术,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调亡相关蛋白Survivinx的表达。结果先心病患者伴随肺动脉压力的增高,血浆ET-1水平、组织Survivinx的表达呈上升趋势,MT%逐渐增高,二者呈显著正相关;而NO水平下降、细胞凋亡减少并与MT%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左向右分流所致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Survivin表达的变化在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及肺血管重构中起重要作用。
- 唐旭东肖颖彬周建国郝嘉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存活素内皮素-1肺血管重构
- 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 2007年
- 目的:总结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和围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2004年1月~2006年6月共手术治疗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72例,男性45例,女性27例;年龄2个月~1岁,平均(7.3±2.8)月,体重3.5~9.2kg,平均(6.2±3.6)kg。术前肺动脉收缩压为47.4~89.2mmHg,平均(64.3±7.6)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81%~98%。结果:手术死亡3例(4.17%)。主要并发症有肺动脉高压危象、低心输出量综合症、肺不张、张力性气胸、呼吸机相关肺炎、血源性感染,呼吸衰竭等。死亡原因:肺动脉高压危象2例,低心输出量综合症1例。术后SaO287%~98%。随访6个月~2年,无晚期死亡,余患者心功能较术前改善。结论:肺动脉高压危象和低心输出量综合症是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早期手术及搞好围术期的处理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 唐旭东肖颖彬陈林钟前进王学锋郝嘉
- 关键词:婴儿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心脏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