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W2110100)
- 作品数:5 被引量:0H指数:0
- 相关作者:丁颖迟伟红鲁春梅王健宇更多>>
- 相关机构:大连民族学院东北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鲁迅晚期杂文的一种思维向度和言说方式
- 2011年
- 鲁迅晚期杂文与上海生活经验有很大关联,上海这个特定的文化空间,不但提供给鲁迅观察社会世相的一扇窗口,同时也影响着杂文创作的思维方式与言说策略。鲁迅晚期杂文往往在都市文化与租界体验的文化语境之中展开,解剖国民劣根性在租界社会的变异,批判沪上文人对金钱物质的依赖,挖掘知识分子流氓人格在洋场文化中的发酵与扩大。鲁迅还通过"剪贴"与"备考"的方式,缩微出一个真实的言论环境,使得晚期杂文具有一种对话感与互动性。
- 鲁春梅迟伟红
- 关键词:晚期杂文思维向度言说方式
- 1930:鲁迅的都市写作及其对“假知识阶级”的批判
- 2011年
- 1930年代是鲁迅以上海都市生活经验为基础的写作与其"反抗绝望"的精神文本交相辉映的历史时期。五四退潮后,作为20世纪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启蒙主义者,鲁迅一方面咀嚼着旧战场悬置而来的"孤独"和"寂寞",另一方面,随着对种种反五四现象及其精神余留的批判,鲁迅将一度作为启蒙主体的知识阶层一并纳入了启蒙的视野,着力表现一些"假知识阶级"的知识分子"那藏在用口碑织就的华服里面的身体和灵魂"。鲁迅的都市写作构成了对五四时代启蒙主义思潮的延续和持守,也构成了鲁迅1930年代文化批判新的思想质素。在1930年代的杂文中,鲁迅写出了沪上文人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对权门的仰仗和傾慕,写出了现代知识分子的异化状态,对种种"伪士"、"商定文豪"、"做戏的虚无党"、"革命小贩"等"假知识分子"现象给予了毫不留情的讽刺和批判,揭露了他们作伪的本质和无力感。"假知识分子"的人格弱点是"伪"与"骗",这是人性堕落、文化堕落的根源。
- 丁颖
- 关键词:都市写作
- 鲁迅晚期杂文底层立场及向度
- 2012年
- 鲁迅晚期杂文聚焦于文化记忆对国民精神的形塑过程,聚焦于权势者对文化生产的垄断与管控,形成其内在的精神轴心与底层立场。鲁迅杂文指出,文化记忆承载着一种压抑性的力量,关联着一套排斥异端的规则;同时,他还探究知识生产与文化生产背后的权力机制。作为一位具有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鲁迅既珍视异见声音、努力打造多元文化空间,同时也始终以一个异端者的方式为人与为文,实践着自身的文化抗争。
- 鲁春梅迟伟红
- 关键词:晚期杂文文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