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农业科技攻关项目(YZ2010050)
- 作品数:7 被引量:73H指数:4
- 相关作者:黎寿丰赵振华李春苗薛龙岗黄华云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扬州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扬州市农业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江苏省“333工程”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家禽卵泡发育研究进展
- 家禽卵泡发育状况对鸡的繁殖性能,尤其是产蛋率起决定性作用。等级前卵泡的发育直接影响优势卵泡的筛选、卵泡的成熟和排卵,并参与维持正常的产蛋规律,对其分子机制的探索一直是鸡繁殖性状的研究热点。目前,对其分子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
- 黄华云李春苗黎寿丰赵振华王钱保薛龙岗
- 关键词:家禽卵泡发育分子机制
- 文献传递
- 2个品系肉鸡体尺性状和屠宰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被引量:43
- 2012年
- 为揭示优质肉鸡体尺性状与屠宰性状2组变量之间的相关本质,对父系(D系)和母系(S3系)的6个体尺性状和8个屠宰性状分别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D和S3系的体尺性状与屠宰性状间存在极显著典型相关,其第1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01和0.884(P<0.01),占总相关信息量的76.4%和77.5%.D系体尺性状与屠宰性状间的相关主要由胸宽、体斜长和胸肌率引起,而S3系体尺性状与屠宰性状间的相关主要由胸深、胫围和腿比率引起.可见,通过对2个品系肉鸡不同体尺性状的选择可实现其屠宰性状的间接选择.
- 赵振华黎寿丰黄华云李春苗张静薛龙岗
- 关键词:优质肉鸡体尺性状屠宰性状
- 鸡MSTN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屠体性状的关联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为了探明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对鸡屠体性状的影响,以优质鸡S3系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FLP及测序技术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发现MSTN基因存在G195C和A234G2个突变位点,均出现3种基因型。公鸡群体在G195C位点处于非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各群体在G195C和A234G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最小二乘方差分析显示,MSTN基因A234G位点处GG基因型S3系优质公鸡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显著高于AG基因型(P<0.05),而AA型与GG型和AG型在这两项上差异不显著(P>0.05);G195C位点CC基因型S3系优质母鸡的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重和腿肌重均显著高于GG基因型(P<0.05),GC型与GG型和CC型均不显著(P>0.05)。因此,MSTN可能是影响鸡骨骼肌生长的一个主效基因或与控制该性状的主效基因连锁,能够作为候选基因用于地方鸡屠体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温彦涛武子寅赵振华李春苗黎寿丰王杏龙
- 关键词: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PCR-RFLP屠体性状
- 不同品系肉鸡及其杂交后代消化器官发育和饲料利用率的比较研究
- 以优质型肉鸡5个纯系(F、B、D、Y、S3)及其8个正反交杂交组合F(FS3、S3F、YS3、S3Y、DS3、S3D、BS3、S3B)为素材,探讨消化器官的生长发育及饲料利用率间的关系,为改善肉鸡饲料利用率积累理论依据。...
- 赵振华黎寿丰黄华云李春苗王钱保薛龙岗
- 关键词:消化器官饲料利用肉鸡
- 文献传递
- 优质肉用型种鸡种蛋合格率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2011年
- 本文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选育的2个优质肉鸡品系核心群产蛋资料为素材,利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品系、开产日龄、产蛋季节、产蛋数、产蛋期、连产天数等因子对种蛋合格率影响的量化机制,以期为优质肉鸡的育种与生产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 赵振华黎寿丰黄华云李春苗张静薛龙岗
- 关键词:LOGISTIC种蛋合格率优质肉鸡肉用型产蛋数
- 矮小型品系(S4)杂交后代生长规律比较研究
- 本试验以矮小型品系S4系和文昌鸡正反杂交F代1日龄雏鸡为素材,利用3种生长模型拟合(Iogistic、Von Bertalanffy、Gompertz)其生长曲线,对其生长规律进行比较分析。试验分为四组(A:(S4♂×W...
- 王钱保黎寿丰赵振华黄华云李春苗薛龙岗
- 关键词:优质鸡杂交后代
- 文献传递
- 优质肉鸡体尺指标与屠宰性状的相关及回归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在家禽的育种过程中对生长性能方面的选择取得了较大的遗传进展,但对体型的选择关注较少,使得现在肉鸡在体重(增重)较为一致的情况下,体型性状的整齐度较差,胴体不一致。另一方面种鸡必须体型结实、结构适当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殖功能。由于体型性状被迫淘汰,
- 吴兆林黎寿丰赵振华薛龙岗
- 关键词:优质肉鸡屠宰性状体尺指标体型性状育种过程
- 不同品系优质鸡肌纤维生长规律及其与肉品质的关系被引量:14
- 2013年
- 以3个日龄的5个品系F、D、Y、S、B优质肉鸡为试验对象,采用组织化学切片染色技术进行组织学观察,探讨优质鸡肌纤维的发育规律及其对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日龄的增加鸡肌纤维的发育呈明显变化.70-90日龄的肌纤维面积的生长强度小于90-120日龄,而肌纤维密度70-90日龄的生长强度大于90-120日龄.同一生长阶段不同品系间肌纤维的生长强度也明显不同,生长较快的D系肌纤维生长强度最大.相关分析表明,肌纤维面积与肌纤维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硫胺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嫩度、肉色、肌内脂肪含量、肌苷酸含量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P>0.05).可见,肌纤维的生长发育对肌肉的干物质、肌内脂肪等肉质性状及硫胺素、肌苷酸等风味物质的产生有利.
- 黎寿丰赵振华黄华云李春苗薛龙岗
- 关键词:优质鸡肉品质
- 优质鸡多元杂交组合性能测试及筛选被引量:1
- 2014年
- 选用选育的优质鸡S3、W、S09、F及B系组成二元杂交组合:W♂×S09♀、S3♂×S09♀、W♂×B♀,及3个三元杂交组合:B♂×(W♂×S09♀)♀、F♂×(S3♂×S09♀)♀、S09♂×(W♂×B♀)♀,分别于12周龄对各杂交组合鸡的外观、生长及肉用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继二元杂交基础上进行的三元杂交组公母鸡综合性能得到显著改善。外貌及体型方面:体斜长、龙骨长及胸深均相应提高,变异系数则相对更小,整体更趋于细致紧凑、均匀齐整;生长及肉用性能方面:12周龄时3组三系杂交公鸡体重分别为1385.50 g、1507.36 g和1482.02 g,相比于二系提高了23.5%、17.7%和35.7%,母鸡体重分别为1112.68 g、1197.69 g和1120.36 g,提高了27.9%、25.4%和26.1%,屠宰率、半净膛率及腹脂率等指标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三元杂交组合F♂×(S3♂×S09♀)组的体型、生长、饲料转化及肉用性能等均优于B♂×(W♂×S09♀)♀和S09♂×(W♂×B♀)♀组,其中12周龄3组公母鸡平均体重依次为1352.53 g、1249.09 g和1301.19 g,3组腹脂率为0.94%、0.60%和0.78%,两项指标F♂×(S3♂×S09♀)组显著占优(P<0.05);饲料报酬分别为3.08、3.05和3.13,F♂×(S3♂×S09♀)同样最高,但未达到显著差异(P>0.05),各组成活率都达到90.6%以上的较好水平。本试验为黄羽优质鸡配套系的组建提供了参考依据,达到了研究的预期目标。
- 王钱保黎寿丰赵振华黄华云李春苗薛龙岗
- 关键词:优质鸡二元杂交三元杂交体尺屠宰性能
- BMP15和GDF9基因研究进展
- 文章论述了BMP15和CDF9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并对BMP15和GDF9基因的对卵泡的发育和生殖功能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 李春苗黄华云黎寿丰赵振华王钱保薛龙岗
- 关键词:相互作用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