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水利厅科技计划基金(2008-06)
-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2
- 相关作者:冯民权邢肖鹏张园园王少璇贺金花更多>>
- 相关机构:西安理工大学运城市水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水利厅科技计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基于盲数理论的汾河新店-入黄口段水环境容量及削减量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确定汾河新店-入黄口段的水环境容量以及污染物削减量。【方法】从水环境系统多种不确定性的角度出发,以盲数理论为基础,将水文、水质盲数化,利用盲信息下的河流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对汾河新店-入黄口段主要污染物COD、氨氮的水环境容量进行计算,分析该河段的水环境容量及污染物削减量。【结果】汾河新店-入黄口段主要污染物COD和氨氮的水环境容量分别为-62.3和-58.4 t/d,表明该段污染严重,水体已经丧失了使用功能,需要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其中COD和氨氮的削减量分别为62.3和58.4 t/d。将该计算结果与确定性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盲数理论的不确定性方法能够较为合理、科学地确定超标严重河段的污染物削减量。【结论】基于盲数理论的河流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考虑了河流的水文、水质等因素的实际变化,应用于实际是可行的。
- 邢肖鹏张园园冯民权
- 关键词:盲数理论水环境容量污染物削减量
- 汾河流域(运城段)非点源污染负荷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利用输出系数法计算汾河流域运城段非点源总氮(TN)污染负荷并分析其影响。汾河流域运城段非点源TN约为127.415×104t/a,其中农业化肥污染、农业人口生活污染及牲畜养殖污染非点源TN的贡献率较大,农业人口生活污染为最大来源。非点源污染是汾河流域运城段水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流域非点源污染的控制已刻不容缓。
- 王少璇冯民权武新朝
- 关键词:输出系数法非点源污染
- 基于人工脉动循环装置的汾河底泥耗氧速率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研究汾河运城段底泥耗氧速率(SOD)变化的特点,分析SOD与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的相关性,解释底泥与河流水污染物的交换现象。【方法】根据汾河运城段河道及污染物排放的分布特点,2010-12沿程选取7个采样点,通过自制人工脉动循环装置对不同位置的SOD进行测定;同时,对采样点沿程水质的COD与氨氮(NH3-N)含量进行测定,分析SOD与COD、NH3-N的相关性。【结果】冬季枯水期汾河运城段沿程SOD波动较大,为1.621 2~10.847 0mg/(m2.d),下游高于上游。SOD与COD之间的关系式为:SOD=0.003 8COD+2.962 7,R2=0.794 1;SOD与NH3-N之间的关系式为:SOD=0.083NH3-N+2.234 6,R2=0.617。SOD和COD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对底泥的物理结构进行分析可知,底泥与河流水之间存在着还原性物质交换。【结论】鉴于冬季枯水期汾河运城段SOD与COD、NH3-N存在较好的相关性,故在缺乏测定SOD试验条件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测定COD与NH3-N反求SOD。
- 张引栓武新朝贺金花邢肖鹏张园园
- 关键词:化学需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