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CDB09103)
- 作品数:22 被引量:113H指数:6
- 相关作者:王云甫朱爱萍罗斌刘家国袁江更多>>
- 相关机构:湖北医药学院十堰市太和医院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肺复苏仪与徒手心肺复苏对心搏骤停患者心脑缺血性损伤的影响效果比较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研究徒手复苏和心肺复苏仪对心搏骤停患者心脑缺血性损伤的影响效果。方法 80例心搏骤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群40例为健康组。研究组采用心肺复苏仪进行心肺复苏,对照组采用徒手复苏方案。检测并记录2组患者心肺复苏后,即刻以及24h后神经损伤因子[血清S100蛋白质(S1OO)、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以及心脏损伤因子[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含量水平,并与健康组进行比较;检测并记录2组患者各时间段血气分析结果和预后情况[自主循环恢复(ROSC)维持>24h的发生率、自主心跳恢复时间、存活率、复苏成功率]。结果 2组患者心肺复苏即刻的血清S100、NSE、H-FABP以及cTnⅠ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心肺复苏即刻的血清S100、NSE、H-FABP以及cTnⅠ含量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在心肺复苏后24h血清S1OO、NSE、H-FABP以及cTnⅠ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心肺复苏5min时,2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肺复苏15、30min时,研究组患者的PaO_2、SaO_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_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心肺复苏后30min血气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心肺复苏后15min(P<0.05)。研究组患者的自主心跳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ROSC维持>24h的发生率、存活率、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利用心肺复苏仪对心搏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患者的血气指标改善明显,可以更有效持久地使心脑血管再灌注,改善与减轻心脑组织的缺血性损伤。
- 段斌刘菊英肖敏郭辉
- 关键词:心肺复苏仪心搏骤停
- 能谱CT成像技术在心源性肺水肿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能谱CT成像在心源性肺水肿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0例肺水肿患者,按照抛硬币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在治疗前均行右心漂浮导管测定肺毛细血管楔压,观察组在治疗前、后均行胸部能谱CT平扫。比较2种检查方法对诊断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价值;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能谱CT征象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诊断出32例心源性肺水肿患者,排除8例。对照组患者中诊断出29例心源性肺水肿患者,排除11例。2组患者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具备肺血重分布征象患者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具备胸膜下线、支气管血管束增粗、纤细网纹状影、小叶间隔增厚、磨玻璃样改变等征象情况的患者较治疗前出现明显减少(均P<0.05)。结论:能谱CT在鉴别心源性肺水肿中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 段斌段辉熊畅王云
- 关键词:CT能谱成像肺水肿
- 髋臼骨折术前规划中3D打印技术虚拟手术模拟的应用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分析髋臼骨折术前规划中应用3D打印技术虚拟手术模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太和医院70例髋臼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术前规划应用3D打印技术虚拟手术模拟,对照组术前规划应用传统影像学观察。观查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量、术中透视次数等手术相关指标。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并通过双下肢长度改善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Matta评分、Majeed评分等指标比较术后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量、术中透视次数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治疗后的双下肢长度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Matta评分优良率(80.0%vs 77.1%)、Majeed评分[(87.0±4.2)分vs(84.5±3.8)分]及优良率(85.7%vs 82.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0.4)分vs(3.3±1.2)分,P<0.05]。术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臼骨折术前规划中应用3D打印技术虚拟手术模拟,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质量,手术操作更加准确、高效,可减少患者术后疼痛。
- 罗斌朱爱萍刘家国
- 关键词:髋臼骨折3D打印视觉模拟评分
- 老年重症肌无力危象11例救治体会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总结11例老年重症肌无力(MG)危象的临床特点、救治和预防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救治的老年MG危象患者11例的病例资料、治疗情况;根据不同治疗方法进行以下2种分组:1无创通气组(使用过无创正压通气)与非无创通气组(未使用无创正压通气);2丙球组(使用丙种球蛋白)与血浆置换组(进行血浆置换),比较2组疗效。结果:本组11例患者中10例(91%)合并基础病变,治疗中均并发肺部感染。无创通气组患者5例,无气管切开及死亡病例,总插管时间平均(8.2±2.9)d;非无创通气组患者6例,气管切开2例(33%),死亡2例(33%),总插管时间平均(12.3±3.0)d;无创通气组气管切开率、病死率及总插管时间均低于非无创通气组(均P<0.05)。丙球组与血浆置换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最终2例气管切开患者死亡,病死率18%。结论:老年MG患者病情危重,并发症多,无创通气可减少患者插管时间,丙种球蛋白对比血浆置换疗法对老年患者疗效无明显差异。
- 袁江王云甫卢祖能
- 关键词:老年重症肌无力危象无创通气
- 尤瑞克林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兔脑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UK)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CAS)兔脑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2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PCAS组(n=12)、UK大剂量(UK-H)组(n=12)、UK小剂量(UK-L)组(n=12)。采用窒息性心脏骤停法制备兔PCAS模型,假手术组不造成窒息。复苏成功后UK-H、UK-L组立即给予UK 17.5×10^(-3)PNAU/kg、3.5×10^(-3)PNAU/kg,PCAS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复苏前、复苏后6 h、24 h、48 h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48 h后取兔脑组织,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脑组织Caspase-3、Caspase-9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PCAS组、UK-H组、UK-L组血清NSE水平在复苏后6 h、24 h、48 h均明显升高(P<0.01)。与PCAS组比,UK-H组、UK-L组血清NSE水平、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在复苏后24 h、48 h明显减少,复苏后48 h Caspase-3、Caspase-9表达水平减低(P<0.05),且在复苏后48 h UK-H组较UK-L组减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UK能减少复苏后脑炎性因子表达,改善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 李昌盛闵喆杨贤义郭辉柴林肖敏
- 关键词:心脏骤停后综合征尤瑞克林炎症凋亡
- 长链非编码RNA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6年
-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是转录本长度大于等于200 nt的,不具备编码蛋白功能的RNA。LncRNAs具有基因转录、蛋白质转运及染色质重塑等功能。LncRNAs参与多种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邹利王云甫
-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多发性硬化
- 蒙古沙鼠脑缺血模型术后医源性Horner综合征报道
- 2017年
- 目的:探讨蒙古沙鼠脑缺血模型术后Horner综合征(HS)的发病机制。方法:40只沙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1、2、3组。假手术组仅分离出颈总动脉,手术各组分离后同时夹闭双侧颈总动脉5 min。术后观察各组沙鼠出现HS情况;术前、术后1、4、7 d进行NDS评分;术后7 d灌注固定后对海马、下丘脑及脑干等部位进行HE染色。结果:假手术组HS发生率为11.1%,手术1、2、3组分别为37.5%、44.4%、60%;各组术前、术后1、4、7 d ND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手术组海马区可见缺血改变,且细胞计数少于假手术组(P<0.05),下丘脑和脑干等部位HE染色未见缺血改变。结论:本实验HS的发生为颈部手术中机械性损伤所致,而非造模成功后脑缺血引起。
- 王娜卢祖能袁江章红妍王云甫
- 关键词:脑缺血HORNER综合征
- 3D打印技术在陈旧性骨盆髋臼骨折治疗中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陈旧性骨盆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陈旧性骨盆髋臼骨折病人64例。其中22例病人手术治疗前先经螺旋CT扫描、3D打印、计算机模拟及个体标本模拟手术,设为3D组;42例病人采用常规术前检查及手术,设为普通组。记录并比较两组病人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采用Metta复位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采用D’Aubigne-Poste髋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价髋关节功能,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切口感染、静脉血栓、创伤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3D组病人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均显著低于普通组(t=5.29~11.10,P<0.05)。3D组病人术后解剖复位率(86.36%)及满意率(95.45%)均显著高于普通组(χ~2=9.10、4.44,P<0.05)。3D组病人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秀率(81.82%)、优良率(90.91%)均显著高于普通组(χ~2=4.59、4.53,P<0.05)。3D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组(χ~2=4.14,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用于陈旧性骨盆髋臼骨折手术能减轻术中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解剖复位率,改善病人术后髋关节功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罗斌朱爱萍刘家国
- 关键词:骨折骨盆髋臼
- 尤瑞克林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兔脑损伤炎性反应的影响被引量:2
- 2020年
-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ost-cardiac arrest syndrome,PCAS)是心肺复苏后由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其病理生理学基础是缺血后导致的全身炎性反应[1]。如何抑制PCAS的炎性反应成为治疗的关键。心肺脑复苏后脑功能障碍最难恢复,目前公认的PCAS脑保护的有效治疗仍是亚低温[2],开发有效的神经保护剂应用于PCAS脑保护治疗成为心肺复苏研究的热点。尤瑞克林(urinary kallidinogenase,UK)主要成分为人尿激肽原酶,能选择性扩张脑缺血部位细小动脉,增加缺血脑组织血流量,促进缺血区新生血管生成,减轻炎症反应,其机制与抑制缺血区细胞凋亡有关[3-4]。
- 李昌盛戴河柳杨贤义郭辉柴林肖敏方志成
-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基础尤瑞克林神经保护剂炎性反应
- 线粒体自噬及其机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6年
- 1前言
众所周知,自噬(autophagy)属于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一种重要方式。自噬过程是细胞利用溶酶体降解和回收细胞内生物大分子与细胞器,是细胞的自我消化过程,因此在细胞发育、分化、存活和内环境稳定中自噬起到关键作用。自噬的作用贯穿于正常细胞生长发育和疾病病理生理过程,自噬在衰老、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噬是一种进化保守的凋亡通路,用来吞噬功能失调细胞器和/或异常构成的蛋白,
- 邹利王云甫
- 关键词:神经系统疾病细胞程序性死亡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生理过程生物大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