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2682)
-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青山李云兰高竹妍郑娟吴军更多>>
- 相关机构:山西医科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芳香异羟肟酸有机锡抗癌化合物的初步构效关系被引量:9
- 2008年
- 合成了4个系列共计28个具有不同配位模式的二氟或二氯苯甲酰异羟肟酸有机锡新化合物.分别为单核单配型[R2Sn(HL)2](a);单核异羟肟酸-羧酸混配型[R2Sn(HL)(R′COO)](b);一维多核型[R2SnL]n(c);四核芳基异羟肟酸-羟肟酸混配型[R4Sn2(HL)2(L)]2(d).以上4类新化合物均经元素分析,FT-IR,1HNMR,13CNMR和119SnNMR谱表征,部分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证了结构.以顺铂对照,考察了以上28种新化合物对HL-60,Bel-7402,KB和BGC-823等4种瘤株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并对其构效关系进行了探讨.
- 尚先梅吴军李青山
- 关键词:有机锡抗癌构效关系
- GC测定二-(2,6-二氟苯甲酰异羟肟酸)二正丁基合锡中有机溶剂残留量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建立原料药二-(2,6-二氟苯甲酰异羟肟酸)二正丁基合锡中的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FID检测器,DB-1毛细管柱,柱温50℃,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20℃,流速为2.0 mL.min-1,分流比为50∶1,以1,2-二氯乙烷为内标测定溶剂残留量。结果甲醇、正己烷、甲苯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分别为9~375μg.mL-1(r=0.999 8),0.87~36.25μg.mL-1(r=0.999 7),2.67~111.25μg.mL-1(r=0.999 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RSD=2.5%)、98.3%(RSD=2.7%)、99.7%(RSD=1.3%)。结论本方法快速、简单、结果准确,可用于二-(2,6-二氟苯甲酰异羟肟酸)二正丁基合锡中的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 郑娟高竹妍李云兰李青山
- 关键词: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有机溶剂残留
- 大鼠肝微粒体中有机锡抗癌化合物DBDCT的测定与酶促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肝微粒体中有机锡抗癌化合物DBDCT的方法并研究其相应的酶促动力学。方法采用HPLC测定DBDCT在体外代谢系统中的酶促动力学,用Eadie-Hofstee法分析数据,求算酶促动力学参数Km和Vmax以及肝代谢速率Clin。结果在体外代谢系统中,DBDCT代谢酶促动力学参数Km=159.07μmol·L-1,Vmax=2.813μmol·(min·mg)-1以及肝清除率Clin=Vmax/Km=0.017L·(min·mg)-1。结论此分析方法符合方法学验证要求且简单准确,可满足DBDCT体外代谢的研究。
- 平耀东张丽锋李青山
- 关键词:大鼠肝微粒体酶促动力学
- 有机锡抗癌化合物DBDCT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和排泄研究
- 目的研究芳香异羟肟酸抗癌化合物DBDCT[二-(4-氯苯甲酰异羟肟酸)二正丁基合锡]单次静脉注射后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和排泄。方法采用HPLC法检测注射后各时间点组织器官以及尿、粪和胆汁中的DBDCT及其主要代谢物。结果单...
- 李云兰李勇柳晋杰郑娟高竹妍李青山
- 关键词:HPLC排泄
- 文献传递
- 气相色谱法测定新型抗癌化合物二-(2,4-二氟苯甲酰异羟肟酸)二苯基合锡中有机溶剂残留量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建立测定抗癌原料药二-(2,4-二氟苯甲酰异羟肟酸)二苯基合锡(DPDFT)中的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FID检测器,Agilent HP-5(30 m×0.32 mm×0.25μm)毛细管柱,柱温30℃,进样口温度为200℃,检测器温度为220℃,流速为31.90 mL.min-1,分流比为20∶1,以1,2-二氯乙烷为内标,甲苯为溶剂,测定有机溶剂残留量。结果:甲醇、正己烷、醋酸乙酯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分别为150~450μg.mL-1(r=0.999 7),14.5~43.5μg.mL-1(r=0.999 9),250~750μg.mL-1(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6%(RSD=1.0%),100.0%(RSD=1.5%),99.0%(RSD=1.0%)。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二-(2,4-二氟苯甲酰异羟肟酸)二苯基合锡中的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 高竹妍郑娟李云兰李青山
- 关键词:有机溶剂残留量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 有机锡抗癌化合物DBDCT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和排泄研究
- 目的研究芳香异羟肟酸抗癌化合物DBDCT[二-(4-氯苯甲酰异羟肟酸)二正丁基合锡]单次静脉注射后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和排泄。方法采用HPLC法检测注射后各时间点组织器官以及尿、粪和胆汁中的DBDCT及其主要代谢物。结果单...
- 李云兰李勇柳晋杰郑娟高竹妍李青山
- 关键词:HPLC排泄
- 文献传递
- 水杨酸氯霉素醇溶液的质量控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建立水杨酸氯霉素醇溶液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水杨酸的含量,化学法鉴别其中的水杨酸和氯霉素,装量差异应符合涂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结果 3批样品化学鉴别均呈阳性反应,阴性对照不干扰测定。水杨酸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80.0~402.5mg,回归方程为y=15.0803x+1.2704,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0.4%(n=6)。结论本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专属性强,能有效控制水杨酸氯霉素醇溶液的质量。
- 赵子瑞张迅张佳莉董敏李云兰
- 关键词:水杨酸氯霉素
- 毛细管色谱法测定二-(4-氯苯甲酰异羟肟酸)-二正丁基合锡脂质体中氯仿残留量
- 2009年
- 目的:建立毛细管色谱法测定[二-(4-氯苯甲酰异羟肟酸)-二正丁基合锡](DBDCT)脂质体中氯仿的残留量。方法:采用PEG-20M毛细管色谱柱(0.25mm×30m),FID检测器;载气氮气;柱温采取程序升温(70℃,5min后以20℃.min-1的速度升温到180℃,维持20min);分流比1∶30;氢气流速30mL.min-1;空气流速300mL.min-1;氮气流速30mL.min-1;检测温度200℃;气化室温度200℃;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二氯乙烷为内标;氯仿的保留时间为4.98min。结果:氯仿在2.95~14.75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 8),平均回收率为97.4%,RSD为2.1%。结论:该方法灵敏,简单,准确,可用于测定DBDCT脂质体中氯仿的残留量。
- 王一婕杨岚李云兰李青山
- 关键词:脂质体氯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