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科技攻关计划(05YFGDSF02200)
- 作品数:11 被引量:109H指数:6
- 相关作者:刘恩顺孙增涛封继宏王强毛静远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攻关计划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中医证候调查及证素提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9
- 2008年
-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证候要素的提取,总结其分布规律。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哮喘证候开展前瞻性调查研究,按照现有哮喘证候诊断标准,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应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哮喘患者的四诊信息进行二次录入核对,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证候及证候要素进行频次分析。结果哮喘发作期出现频次最高的证候是热哮,其次是冷哮、风哮和虚哮。出现频次前三位的病性要素是痰、气郁和风;病位要素是肺、脾和肝。结论哮喘发作期以热哮为主,兼加痰和气郁的因素,提示证候要素对临床辨证的覆盖率较好。
- 孙增涛刘恩顺封继宏张弦廉富李小娟王强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证候要素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编制一套有中华文化内涵的冠心病(CAD)生存质量量表,用以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CA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方法,将129例CAD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简称对照组),其中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如抗血小板药物、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等;治疗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辨证施治,加用中药汤剂和中成药。本研究主要观察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1)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和对照组生存质量情况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2)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维度计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在"临床主要症状"、"疾病伴随情况"、"疾病认识程度"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余"躯体活动受限程度"、"疾病发作情况"、"疾病诱发因素"、"治疗满意程度"四个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存质量。(2)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的患者,生存质量随时间的推移改善越明显。
- 朱婷毛静远王恒和王贤良毕颖斐韩秀江原静阎威张伯礼
- 关键词:冠心病随机对照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生存质量量表
- 中西医结合单元疗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成本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单元疗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将入选的ACS病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单元组(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非冠心病单元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在遵循相关指南予以西医常规诊疗的同时,治疗组依照辨证施治方案规范中医诊疗,并进行中医特色情志干预及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等辅助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中医诊疗,不进行辅助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共147例纳入研究,脱落18例,129例纳入分析,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组57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绞痛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82.46%(P<0.05);治疗组、对照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23.91元和147.94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调整后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14.83元和137.05元,治疗组仍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单元疗法治疗ACS较非单元治疗更加经济、有效。
- 毛静远毕颖斐王恒和王贤良张伯礼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 化瘀通脉汤剂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血管事件影响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就化瘀通脉汤剂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48例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影响进行随访总结。方法:该研究为一非对照的随访研究。入选病例为2004年5月—2006年5月间成功行PCI术,并于术前1天至术后1个月服用化瘀通脉汤剂的患者,共48例。分别于术后1、6、12个月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记录入选患者的基线特征、冠脉病变特征、中医症状表现、相关实验室检查及1、6、12个月随访结果。随访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锳dverse镃ardiac镋ventds,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绞痛、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TLR)、脑卒中、再次PCI或CABG。结果:48例患者中3例(6%)分别于术后1个月左右时失访,其余45例患者均保持联系。长期随访45例患者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1±3.5)个月,5例(11%)有MACE事件发生,其中心绞痛4例(9%)、脑卒中发生1例(2%),低于国外文献报道的26%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及国内近期有关临床报道的12~15%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2-4]。结论:化瘀通脉汤剂对防治PCI术后MACE事件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 王恒和毛静远李明张宇张运王强张其梅郑颖王占武黄芪赵志强
- 关键词:不良心血管事件
-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作用机制研究近况被引量:4
- 2011年
- 支气管哮喘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其患病率和死亡率随环境恶化等因素在逐年上升。由于哮喘具有反复发作和进行性加重的病理特点,对患者本人的健康、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威胁,同时也成为患者和社会的重要经济负担。
- 封继宏刘恩顺孙增涛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中医药
- 急性冠脉综合征中西医结合单元疗法临床疗效的评价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单元疗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方法将确诊入选的147例ACS病例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单元组(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非冠心病单元组(对照组)。在遵循相关指南给予两组患者西医常规诊疗的同时,治疗组依照辨证施治方案行中医规范诊疗,并进行中医特色情志干预、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等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中医证候、心电图疗效,心功能的变化及出院后半年内的生存质量改变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中医证候及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93.06%、59.38%,优于对照组的82.46%、84.21%、49.02%(P均<0.05);治疗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及舒张早期与晚期峰值流速比值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各个时点(出院前及出院后1、3、6个月)的生存质量状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半年内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9.72%和14.21%,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单元疗法对改善ACS患者心绞痛、中医证候、心电图、心功能和生存质量较非单元治疗有一定优势,且安全性良好。
- 毛静远毕颖斐王恒和王贤良陈大权张伯礼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气虚血瘀证疗效
- 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演变规律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9
- 2011年
-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特点,并分析缓解期与发作期证候的演变规律。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哮喘证候开展前瞻性调查研究,按照现有哮喘证候诊断标准,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应用Epi da-ta3.0建立数据库,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哮喘患者的四诊信息进行二次录入核对,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证候及证候要素进行频次分析。结果哮喘发作期证候类型以热哮、风哮为主,病位主要涉及肺、脾、肝,病性以气郁、痰阻多见;哮喘缓解期脾气亏虚最多,且往往兼夹两种甚至多种脏腑亏虚症状,并与发作期证候有一定关系;哮喘患者随年龄增长,病性表现从风哮、热哮到冷哮、虚哮和病位从肺及脾至肾的由轻到重的演变规律。结论了解哮喘发作期与缓解期证候特点及演变规律,将有助于哮喘的防治。
- 封继宏孙增涛刘恩顺王强付敏李小娟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
- 类风湿关节炎康复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07年
- 岳敏刘维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康复治疗
- 101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35
- 2009年
-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抽样选天津市七家中医院两年内门诊和住院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运用SPSS13.0对证候及证候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哮喘发作期证候类型以热哮、风哮为主,病位主要涉及肺、脾、肝,病机以气郁、痰阻为特征。2)哮喘缓解期体质特点与其发作期证候表现类型存在一定关系。[结论]1)哮喘发作期证候类型及其内部证候要素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哮喘发作期证候类型受缓解期体质特点的影响,其间也存在一定规律。2)证候要素对临床辨证的针对性较强,是对以综合判断为特征的传统辨证方法的有益补充。3)哮喘缓解期和发作期之间证候演变规律研究,有利于发挥中医治未病理论的优势,提高哮喘防治水平。
- 刘恩顺孙增涛封继宏王强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证候要素证候演变
- 天津地区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初步明确天津地区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的基本情况。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以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技术按医院等级分层,调查抽样选中医院两年内门诊和住院的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四诊信息,应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两次录入核对,运用SPSS13.0对证候及证候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共调查哮喘发作期患者894例,其证型分布情况为热哮(44.9%)>风哮(25.4%)>冷哮(15.3%)>虚哮(14.4%)。②证候要素提取结果:病位要素占前5位的是:肺(99.7%)>脾(58.3%)>肝(29.1%)>大肠(26.1%)>胃(23.4%);病性要素占前5位的是气郁(94.3%)>痰(93.3%)>风(73.7%)>热(62%)>气虚(47.2%)。结论:①哮喘发作期证候类型以热哮、风哮为主,病位主要涉及肺、脾、肝,病机以气郁、痰阻为特征;②证候要素的应用是对以综合判断为特征的传统辨证方法的有益补充。
- 刘恩顺孙增涛王强封继宏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证候证候要素临床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