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BXW001)
-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王敏芝鲍海波张荣华更多>>
-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延安时期政治传播的典型特征及其现实关联被引量:2
- 2009年
- 本文从广义的政治传播学角度,考察延安时期各个社会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关注在政治传播目标的实现进程中,党报媒介与之密切的内在勾连。重温历史不难发现,延安时期的政治传播有着丰富的理论价值和时代特征。当时多样又略显匮乏的媒介条件作为实现政治传播价值的主要途径,为我们优化今天的政治传播理念提供了可借鉴经验。从媒介传播角度看,媒介内容表达的公共性、独立性及传播路径的多元化和法理性成为当前政治传播的新思维。
- 张荣华鲍海波
- 关键词:延安时期政治传播党报公共性
- 以理性切问时代问题——《人民日报》观点版的探索
- 2012年
- 《人民日报》观点版创办两年以来,其直面现实的勇气、锐气和正气,其时效性、开放性和思想性的表达,始终占据着舆论制高点,并成为主流观点供应者,由此引起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该报观点版的特点是以理性切问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问题为视点,着力探查其思想脉络与精神追求,以期真正成为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温度深度体量者以及理性直面社会问题的思想勇士。
- 鲍海波
- 关键词:新闻意识新闻视角
- 当代都市报媒介意识的断裂与冲突
- 2012年
- 中国当代都市报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从最初的大众文化代言到主流化转型再到目前不断分化流变,表现出一个普遍的危机,即都市报媒介身份和新闻意识形态选择的自我冲突与矛盾。这种身份与意识的冲突贯穿于中国都市报发展的各个阶段,并造成报纸存在样态的"精神分裂"和"身份游移"。当代都市报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确立一个符合社会需求的、统一的、现代的媒介意识,不断强化和坚守媒介的公共性和人本责任。
- 王敏芝
- 关键词:都市报媒介意识公共性
- 如何增强党报核心竞争力
- 2008年
- 当前媒介环境下我国党报如何培植和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是一个极为迫切的问题,党报必须要通过提升竞争力以保持其主流地位并获得强大影响力,因为党报不仅要继续承担党的喉舌任务,还要为社会民众提供信息、建构社会主流价值观,更要参与世界范围的新闻竞争。
- 王敏芝
- 关键词:党报都市报主流媒体传媒创新核心竞争力核心能力
- 当代新闻周刊社会批判维度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以《中国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等为代表的中国当代新闻周刊,深入剖析新闻事件、深切关注现实生活,以宏观精英的视野、犀利独到的角度阐释着转型期的复杂中国,并从新闻维度、文化维度和生活维度出发进行社会批判,在彰显媒体社会责任的同时也以其独特的社会批判价值显示出一定的媒介文化和社会意义。
- 王敏芝
- 关键词:新闻周刊新闻报道媒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