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信息控制和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基金 作品数:48 被引量:244 H指数:7 相关作者: 孙晓泉 邵立 张晓光 徐银 吴云龙 更多>> 相关机构: 河北工业大学 光电信息控制和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 华中科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天津市科技计划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电子电信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理学 机械工程 更多>>
线阵碲镉汞探测器致损单元反常响应机理研究 2016年 用1 064nm皮秒脉冲激光辐照PV型线阵HgCdTe探测器,随着激光能量的增大,探测单元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发现了致损单元的反常响应现象,致损单元响区蓝移,对波长为1 064nm的光响应灵敏度明显增强。结果表明:受损单元p型碲镉汞层出现汞析出现象后,受损光敏元碲镉汞材料组分和载流子浓度发生变化,pn结耗尽层宽度的变化导致pn结等效电阻变化,这是导致芯片损伤单元出现反常响应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受损光敏元随着碲镉汞材料组分增大,碲镉汞材料能带禁带宽度增大,使探测器响区出现蓝移现象,这是损伤单元对波长为1 064nm激光响应更加灵敏的主要原因。 杨海峰 王睿 邱伟成 王毕艺 许中杰 程湘爱关键词:禁带宽度 飞机目标分类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设计优化 被引量:3 2019年 针对使用传统方法和神经网络对飞机目标分类时遇到的准确率低、分类种类少等问题,研究了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在飞机目标分类中的可行性。为了匹配模型容量、避免过拟合、提高分类性能等,设计了9层DCNN模型,并使用随机梯度下降优化器进行优化。在数据集中选用6类具有代表性的飞机类型进行实验,提出两种正则化级联方式以防止过拟合并加快模型收敛,最终实现了99.1%的飞机分类准确率,由此说明该DCNN模型在飞机目标分类中的有效性。通过归一化混淆矩阵分析分类结果,给出了每类飞机自分类的准确率。此外,设计了一组对比实验,用经典的AlexNet在同一数据集上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DCNN的准确率高于AlexNet分类算法95.5%。该模型有效地解决了飞机目标分类精度低的问题,在军事和民航飞机目标的分类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应用前景。 马俊成 赵红东 杨东旭 康晴关键词:飞机目标 图像分类 混压同塔四回输电线路对管道的电磁影响 被引量:1 2020年 利用电力系统电磁干扰仿真计算软件包CDEGS搭建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模型,分别仿真交流1000 kV单回酒杯塔、1000 kV双回伞形塔和1000 kV/500 kV(220 kV)混压同塔四回输电线路对管道电磁干扰的分布情况,并针对1000 kV/500 kV(220 kV)混压同塔四回混压输电线路不同导线相序布置、不同运行工况以及不同呼称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计算结果表明:1000 kV/500 kV混压同塔四回输电线路对管道的电磁干扰程度远小于1000 kV单酒杯输电线路和1000 kV双回伞形输电线路;1000 kV/500 kV(220 kV)混压同塔四回输电线路的不同运行工况下,相比于输电线路距埋地管道的距离,电压级别对管道的电磁影响更大;1000 kV正、逆相序布置排列较500 kV(220 kV)相序布置更为关键,其中1000 kV逆相序、500 kV/220 kV同相序排列时,管道沿线的感应电压幅值最小。该研究成果对特高压输电工程和油气管道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实际工程价值,并可为相关工程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王添盟 赵红东 卢海燕 林江 耿立新 刘赫关键词:特高压 电磁影响 同塔四回 感应电压 基于压缩感知的激光干扰图像尺度分析 被引量:1 2013年 利用激光干扰CCD成像侦察系统可以使其降低或失去侦察能力,客观、准确、定量地评估干扰的效果是干扰技术研究的重要环节。本文以现有的背景杂波量化尺度为基础,结合激光干扰图像对CCD成像系统目标检测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尺度,并将该尺度运用于基于机器视觉的激光干扰CCD效果评估。激光视场内干扰实验及数值计算表明:该方法能够利用压缩感知理论的特点,较好地实现了对激光干扰CCD成像检测系统效果的定量评估,从而验证了该尺度的有效性。 吴云龙 孙晓泉 徐银关键词:压缩感知 激光干扰 机器视觉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高光谱遥感地物多分类识别 被引量:22 2019年 在进行遥感图像多分类识别时,针对使用传统方法遇到的分类模型特征提取困难、分类精度不理想、分类种类少等问题,研究了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在高光谱遥感地物多分类识别中的可行性及不同CNN模型对高光谱遥感地物多分类的识别效果。从ISPRS(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提供的Vaihingen及Google Earth中采集数据,制作了包含6类地物的数据集一。在此基础上增加10类地物制作数据集二,再增14类地物制作数据集三。在预处理图像数据之后,通过设置神经网络结构、调整模型参数、对比神经网络模型等,上述3类数据集的地物分类识别率均达到95%以上。通过分析不同CNN模型对高光谱遥感地物多分类识别效果的影响,证实了CNN模型在高光谱遥感地物多分类识别应用的可行性且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实验结果为CNN模型在高光谱遥感地物多分类识别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闫苗 赵红东 李宇海 张洁 张洁关键词:遥感 高光谱图像 图像分类 卷积神经网络 特征提取 圆柱形等离子体对微波散射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017年 模拟和实验研究了非均匀圆柱形等离子体及阵列对微波的散射作用。利用有限时域差分(FDTD)方法仿真得到了等离子体柱的密度、碰撞频率对微波传播系数的影响,并利用低气压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柱对微波的吸收和散射作用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电子密度中心高、周围低的非均匀等离子体柱可将微波散射至两个侧向;等离子体频率越大,散射的微波功率越强;增加碰撞频率使等离子体柱的微波散射功率减小、吸收增大。等离子体必须具有合适的密度,才能对微波反射产生较大影响。 赵日康 张紫浩 张林 王桂槟 欧阳吉庭关键词:等离子体 微波 散射特性 等离子体参数 Ho^(3+)/Yb^(3+)共掺杂玻璃陶瓷50SiO_2-50PbF_2的上转换及中红外发光特性 被引量:3 2014年 玻璃陶瓷又称为纳米微晶玻璃,是玻璃基质中包含约10nm的纳米微晶。在稀土掺杂的玻璃陶瓷中,稀土主要掺杂在氟化物纳米晶中。这种材料在发光应用中具有氟化物和氧化物的优点,是上转换发光和中红外发光效率高的基质材料。研究Ho3+/Yb3+共掺杂的玻璃陶瓷(50SiO2-50PbF2-1.0YbF3-0.5HoF3)的上转换和中红外发光性质。玻璃陶瓷吸收光谱的半高宽比玻璃前驱物更窄,而且长波吸收峰的Stark劈裂更加明显,表明稀土离子掺杂在晶体中。通过吸收光谱计算了J-O参数,Ω2值(0.17×10-20 cm2)比氟化物玻璃ZBLA(2.28×10-20 cm2)的低很多。在980nm激光激发下,Ho3+/Yb3+共掺杂的玻璃陶瓷有很强的绿光上转换荧光和蓝光、红光上转换荧光。与玻璃相比,绿光和蓝光光强增强明显,而红光基本不变。玻璃陶瓷中的Ho离子掺杂在声子能量低的PbF2晶体中,低的声子能量使发光能级的无辐射弛豫率降低,从而增加了绿光和蓝光的上转换效率。低的无辐射弛豫率同时也降低了红光上转换中间能级(5 I7)的粒子数布居,因此红光上转换没有增强。在980nm激光激发下Ho3+/Yb3+共掺杂的玻璃陶瓷有很强的2.9μm中红外荧光,而在玻璃前驱物中观察不到中红外荧光。 张晓光 任国仲 杨槐关键词:玻璃陶瓷 中红外 共掺杂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目标分类识别 随着各国卫星的不断升空,大量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被传回地面,如何从海量遥感图像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对图像中的目标进行分类识别,已成为国内外的热点。使用传统方法进行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多分类识别,会产生分类模型特征提取困难、分类类... 闫苗关键词:遥感图像 特征提取 可视化 基于散斑相关的宽视场成像技术研究进展(特邀) 2022年 散射成像技术因具备透过生物组织等散射介质后清晰成像的能力而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基于散斑自相关的成像方法以其非接触、无需先验信息且能够单帧成像的特点得到迅速发展。然而,散斑自相关成像受光学记忆效应的限制。当多个目标之间的距离在记忆效应范围之外时,基于散斑自相关的成像方法会导致目标自相关信息在相关域发生混叠,导致成像严重退化。文中在光学记忆效应及散斑自相关成像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基于散斑自相关和与散斑相关成像有关的其他散射成像技术。接着介绍了拓展光学记忆效应的主要技术及相关应用。最后总结了基于散斑相关的宽视场成像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应用进行了展望。 席特立 王毓植 刘若玉 赵梦泽 樊增增 梁文海 孙杨帆 刘金鹏 相萌 刘飞 邵晓鹏飞秒激光脉冲能量累积优化对黑硅表面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5 2017年 在黑硅表面制备的微结构可以使其获得多种表面功能,这些功能在太阳能、探测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因此,黑硅微结构的形成机理及制备条件优化一直是研究关注的焦点.本文的研究发现,随着激光辐照量(提高单脉冲能量或增加积累脉冲数)的增加会遇到形貌尺寸生长的瓶颈效应:过多的能量累积对微结构的优化和控制并没有进一步的作用.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前序飞秒激光脉冲诱导产生的微结构形貌对当前激光脉冲能量的吸收产生了调制,使当前激光脉冲的有效烧蚀效率降低.根据这一飞秒激光烧蚀规律,提出了一种优化表面形貌的新方案——在辐照激光总能量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改变激光能量的分配方式(单脉冲能量与脉冲数的组合)可实现表面形貌的优化.这一新的工作方式不但可以提高黑硅的制备效率,而且还有助于减少飞秒加工过程带来的表面缺陷及损伤,并降低加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这一研究成果对黑硅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及其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陶海岩 陈锐 宋晓伟 陈亚楠 林景全关键词:飞秒激光 微结构 表面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