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C751066)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3
相关作者:潘道正李进超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美学
  • 1篇代文
  • 1篇当代文学
  • 1篇当代文学批评
  • 1篇电影
  • 1篇电影美学
  • 1篇新时期文学
  • 1篇新世纪文学
  • 1篇艺术
  • 1篇意象
  • 1篇中国当代文学
  • 1篇中国当代文学...
  • 1篇审丑
  • 1篇圣经
  • 1篇失乐园
  • 1篇图片
  • 1篇叛逆
  • 1篇嬗变
  • 1篇文学
  • 1篇文学批评

机构

  • 3篇天津外国语大...
  • 2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天津外国语学...

作者

  • 4篇潘道正
  • 2篇李进超

传媒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兰州学刊
  • 1篇电影文学
  • 1篇天府新论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5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撒旦:丑恶的魔鬼与叛逆的英雄——从《圣经》到弥尔顿的《失乐园》被引量:13
2010年
在西方文化史中,撒旦被定义为上帝的"敌对者",是具有否定性的一切丑恶势力的最高象征。然而,在弥尔顿的《失乐园》里,撒旦却以反讽的方式成为了叛逆的英雄,试图颠覆以上帝为核心范畴的传统文化观念。虽然撒旦最终在堕落中失败了,而弥尔顿的同情则为他抹上了浓浓的悲剧色彩。
李进超
关键词:《圣经》《失乐园》
堕落的轨迹:从审丑的文学到丑的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一种视角被引量:2
2010年
审丑是中国当代文学重要的特征之一,并显出明晰的脉络。但是,在不同阶段表现丑与恶的方式是不同的。新时期伊始是以丑衬美,依然是审美的文学;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是以美衬丑,是为审丑的文学,并逐渐走向了嗜丑;到了新世纪则是以丑为美,是为丑的文学。由审丑的文学到丑的文学无疑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当代文学日渐萎靡的趋势。
潘道正
关键词:新时期文学新世纪文学
西方语境中的“意象”
2010年
理性传统决定了西方的意象研究以想象过程为切入点,理性的参与使意象中蕴含的情感淡化,并逐渐客观化为图片;20世纪初以庞德为代表的"意象主义"深受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但意象主义意象论在本质上仍属于西方传统,偏重图片效果和象征意味。
潘道正
关键词:意象图片
张艺谋电影美学的嬗变被引量:3
2010年
《三枪拍案惊奇》的上映,张艺谋完成了一次华丽转身,从艺术片导演转型为典型的商业片导演。在张艺谋的导演处女作《红高粱》中,他对巩俐的美做了极致的表现;而在《三枪拍案惊奇》中,他则转向了对小沈阳丑的表现。美与丑的易位,其实也是艺术对商业的妥协,这体现出张艺谋电影美学在消费时代的审丑转向。
李进超
关键词:电影艺术
波德莱尔美学现代性的审丑之维被引量:5
2010年
美学的诞生其实源自一种古老的区分的冲动。出于同古典美区别的焦虑,波德莱尔竭力寻找现代生活的美,并提出了美学上的现代性。波德莱尔的"现代美"源自当下丑恶的现实,是经过艺术化后的产物,它至少包含三个要素:激情、现代精神和道德诉求。波德莱尔的美学现代性不是丑的现代性,而是审丑的现代性。
潘道正
关键词:波德莱尔美学现代性审丑
爱与丑的永恒矛盾——论卡西莫多的爱情被引量:5
2011年
法国大文豪雨果名著《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奇丑无比,却爱上了无比美丽的吉普赛女郎艾斯梅拉达,最后以身殉情。以往的研究者大多着眼于发掘卡西莫多形象的社会道德内涵,视之为敢于反抗压迫的平民英雄的象征。但诸如此类的诠释远不足以揭示雨果在小说序言中所肯定的"宿命、悲惨的寓意"。事实上,从爱情悲剧的角度来看,卡西莫多形象的永恒魅力在于揭示了爱与丑之间永恒的矛盾及其悲剧性。
潘道正
关键词:卡西莫多悲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