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20043084)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 相关作者:包怀恩李林杰潘卫马骄谢渊更多>>
- 相关机构:贵阳医学院贵阳护理职业学院贵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浸润性乳腺癌及乳腺增生细胞3p、9p上5个微卫星位点的杂合性缺失观察
- 2009年
-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乳腺增生细胞中染色体3p、9p上5个微卫星位点(MS)杂合性缺失(LOH)模式。方法显微分离技术分离病变细胞,PCR-微卫星技术分析18例乳腺单纯性导管增生(UDH组)、15例不典型导管增生(ADH组)和3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组)细胞的3p、9p上D3S1447、D3S1612、D3S1597、D9S171及D9S1748位点的LOH模式。结果UDH组中仅1例D3S1447位点发生LOH(10%),ADH组5个位点均发生一定频率的LOH(10%~22%),IDC组5个位点均发生高频LOH(19%~48%)。至少1个位点发生LOH者,UDH组为6%、ADH组为33%、IDC组为71%,三组相比,P<0.05;2个或以上位点发生LOH者,UDH组为0、ADH组为13%、IDC组为40%,UDH组、ADH组与IDC组相比,P均<0.05。IDC组中D3S1612发生高频LOH者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为63%,无淋巴结转移组为19%,两组相比,P<0.05。结论UDH组的D3S1447位点发生的LOH和ADH组的5个位点发生的LOH有作为癌变风险预测分子标记的可能性,分析多个MS的LOH模式对于乳腺癌的早期预测和早期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D3S1612位点的LOH可能是IDC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分子机制。
- 马骄文春荣谢渊龙义国张小蕾
-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杂合性缺失
- 弓形虫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特异性IgG抗体的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通过弓形虫RH株速殖子不同途径、不同剂量攻击BALB/c小鼠和SD大鼠,以获得有效的特异性IgG抗体,为建立体液免疫应答的动物模型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将实验动物分成速殖子1×106个腹腔注射SD大鼠组、不同剂量速殖子腹腔注射BALB/c小鼠组和速殖子4×104个灌胃BALB/c小鼠组。每组在不同的时间取血查IgG抗体,各组均设对照鼠。结果腹腔注射SD大鼠组的实验鼠未出现发病征象;其血清IgG抗体含量逐渐上升,其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鼠(P<0.01)。腹腔注射BALB/c小鼠组的实验鼠存活不超过8d;灌胃BALB/c小鼠组到第9天时实验鼠有4%死亡,其余均可存活至28d。且这两组实验鼠和对照鼠的IgG抗体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LB/c小鼠经口或经腹腔感染弓形虫RH株速殖子均未产生特异性IgG抗体,SD大鼠经腹腔感染可产生特异性IgG抗体。SD大鼠适于建立体液免疫应答的动物模型。
- 李林杰包怀恩
- 关键词:弓形虫速殖子BALB/C小鼠IGG抗体
- 应用双向电泳及蛋白质印迹分析弓形虫特异性抗原被引量:3
- 2008年
- 将感染弓形虫速殖子的SD大鼠血清和健康大鼠血清作为一抗进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比较杂交蛋白点的差异,分析弓形虫速殖子特异性抗原。弓形虫速殖子总蛋白双向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图谱(7cm×8cm,pH3~10)共检测到209个蛋白质斑点。Western blotting显示实验组抗原抗体反应点17个,对照组仅2个非特异性的蛋白结合点。
- 李林杰包怀恩潘卫
- 关键词:弓形虫速殖子SD大鼠抗原双向电泳蛋白质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