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09YZ387)
- 作品数:22 被引量:102H指数:6
- 相关作者:韩生曹磊昌郝利峰谭凤芝吴志桥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大连工业大学上海海联润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耐低温面砖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 2012年
- 介绍了耐低温面砖胶粘剂的研究进展(包括改性水泥砂浆型耐低温面砖胶粘剂、环氧树脂型耐低温面砖胶粘剂、丙烯酸酯型耐低温面砖胶粘剂和聚氨酯型耐低温面砖胶粘剂等)。依据我国实际情况对耐低温面砖胶粘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王金钻韩生
- 关键词:胶粘剂耐低温面砖环氧树脂丙烯酸酯聚氨酯
- x射线衍射对柴油及加剂柴油的低温结晶行为
- 采用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基础柴油及加剂柴油在低温下蜡的结晶行为。首先将柴油切割成窄馏分,选择沸点最高的馏分段5F(沸点范围在325~350℃)作为原料,进行XRD测试,并且将该馏分用柱分离的方法分离出其中的饱和烃5S,并...
- 韩生宋玉萍任天辉王鹏
- 关键词:柴油XRD
- 文献传递
- 碱性离子液体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3年
- 首先介绍了碱性离子液体制备生物柴油的优势及原理,归纳总结了碱性离子液体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碱性离子液体在生物柴油制备方面的应用前景。
- 刘扩金王介妮曹磊昌韩生
- 关键词:生物柴油碱性离子液体酯交换催化
-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2年
- 主要总结了国内外利用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的进展,介绍了离子液体特性及其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优点。简述了酸性离子液体在酯化和制备生物柴油反应中的应用,对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曹磊昌韩生
- 关键词:生物柴油
- 煤超分子结构及研究方法进展被引量:1
- 2014年
- 为了进一步理解煤的超分子结构研究对于煤清洁和高效利用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对煤超分子结构及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首先对煤超分子的概念及超分子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介绍;然后阐述了煤超分子结构模型的研究方法及研究进展;最后对煤超分子结构和反应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旨在为煤超分子结构的构建与反应性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参考,为进一步研究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 贺丙飞韩生蔺华林李克健
- 关键词:煤超分子反应性模型构建
- EVA类降凝剂对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的作用机理被引量:2
- 2011年
- 通过预筛选试验确定了乙烯-醋酸乙烯酯(EVA)类降凝剂对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的改善作用。采用差热分析(DSC)、低温X光衍射仪(XRD)、偏光显微镜等表征方法研究了EVA类降凝剂对生物柴油的降凝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降凝剂加入生物柴油后没有减少蜡晶的析出量,而是通过与脂肪酸甲酯之间的共晶作用,改变了蜡晶的生长习性和聚集方式。蜡晶的外观呈现类球状,表现出优异的分散性,蜡晶之间不易交联,进而降低了生物柴油的冷滤点和冷凝点。
- 李炎龙王大鸷韩生谭凤芝张绍印
- 关键词:生物柴油乙烯-醋酸乙烯酯降凝剂冷滤点
- 微藻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3年
- 总结了国内外利用微藻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首先分析了微藻自身的概况,以微藻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是真正的环保可再生能源;其次对微藻制备生物柴油的现状做了进一步阐述,藻类生物柴油的生产技术仍不成熟,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最后归纳了微藻生物柴油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今后的研究重点及前景做出了展望。
- 王介妮曹磊昌刘扩金韩生
- 关键词:微藻生物柴油可再生能源
- 聚醚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及性能被引量:5
- 2012年
- 研究了催化剂、原料品种、反应温度、硬段含量、R值等因素对聚醚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合成的影响,并对产物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Bi-8、100-Ag与TPT三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都随起始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强;随着硬段含量的提高,TPU的硬度、拉伸强度、定伸模量、撕裂强度都同步增大,断裂伸长率则减小;随着R值的增加,TPU的力学性能提高;同时,采用PTMEG-1000合成的TPU的综合性能比采用PTMEG-1800合成的要好;与路博润同硬度产品相比,采用PTMEG-1000合成的TPU在100%定伸模量、300%定伸模量和撕裂强度上有所提高,但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表现稍差。
- 索习东韩生白子文
- 关键词:催化剂硬段含量
- 聚丙烯酸酯-马来酸酐类聚合物在柴油中降凝机理的低温热力学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采用低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从热力学方面探讨了聚丙烯酸酯-马来酸酐类聚合物在柴油中的降凝机理。研究表明此类聚合物的加入改变了柴油本身的结晶过程,添加剂首先起到晶种的作用在柴油中先结晶出来,随后柴油中的蜡逐渐结晶出来,添加剂的加入增加了柴油中晶核的数量,降低了晶体的大小,降低了结晶的速度,因此认为添加剂的加入控制了石蜡烷烃结晶的速度,同时通过DSC方法计算所得到加剂柴油的焓变ΔH的大小可粗略评价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
- 韩生宋玉萍任天辉王鹏
- 关键词:DSC降凝机理
- x射线衍射对柴油及加剂柴油的低温结晶行为被引量:1
- 2009年
- 采用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基础柴油及加剂柴油在低温下蜡的结晶行为。首先将柴油切割成窄馏分,选择沸点最高的馏分段5F(沸点范围在325~350℃)作为原料,进行XRD测试,并且将该馏分用柱分离的方法分离出其中的饱和烃5S,并且用尿素脱蜡的方法分离出馏分中正构烷烃5U,对其进行XRD分析,研究柴油中正构烷烃、饱和烃及基础柴油的结晶形态及晶格结构,并研究柴油中加入添加剂后的结晶形态。实验结果表明在柴油切割馏分5F在测试温度下有少量的晶体,大部分都是无定形态。而从切割馏分中获得的饱和烃5S比5F显示出更长程有序,其结晶率稍高一些。正构烷烃5U显示出长程有序性,研究发现5F、5S及5U的结晶主要是正交晶系。当在5S中加入降凝剂后,与未加剂的5S相比结晶强度和结晶率都有所降低,在5S中加入降凝剂后石蜡晶体由正交晶系向低能态的无定形态转移。
- 韩生宋玉萍任天辉王鹏
- 关键词:柴油X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