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6100)
-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3
- 相关作者:陆枫林陈洪高明军李卫东程桂丹更多>>
-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泰州市人民医院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去γ-羧基凝血酶原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去γ-羧基凝血酶原(DCP)与甲胎蛋白(AFP)一样被认为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肝癌血清肿瘤标志物。DCP作为肝癌的肿瘤标志物已得到认可并用于临床多年。在肝癌的诊断上,DCP与AFP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并表现为一定的互补性,联合检测DCP与AFP有助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同时对肝癌的疗效评价、预后评估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高明军陈洪陆枫林
- 关键词:凝血酶原预后
- 去γ-羧基凝血酶原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去γ-羧基凝血酶原(des-γ-carboxy prothrombin,DCP)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诊断价值。方法:172例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25例)、慢性肝炎组(20例)、肝硬化组(51例)及HCC组(76例),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DcP浓度,同时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测定血清AFP浓度,对比分析DCP、AFP及两者联合检测对HCC患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并对HCC病灶大小、门静脉癌栓浸润及背景肝病等临床病理特征与DCP、AFP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及HCC组的DCP平均浓度分别为17.72±9.59、26.12±12.64、37.45±18.26和806.71±639.79mAU/ml,可见DCP浓度在四组间呈递增趋势(P<0.05),且HCC组DCP浓度显著高于其它三组(P<0.01)。正常对照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及HCC组AFP平均浓度分别为7.93±5.42、14.59±11.91、16.29±14.10和547.47±544.98ng/ml,HCC组AFP浓度也明显高于其它三组(P<0.01)。统计分析显示血清DCP、AFP对HCC诊断阳性率分别为78.95%、73.68%,而两项联合使用对HCC诊断阳性率提高至89.47%。较大病灶(>5cm)、门静脉癌栓(PVI)阳性Hcc患者的DCP浓度高于小病灶、PVI阴性HCC患者;HBSAg阳性HCC患者DCP浓度高于HBSAg阴性HCC患者。结论:DCP对HCC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其浓度与HCC的病灶大小、门静脉癌栓浸润等临床病理特征相关,且不受HBV感染的影响,适用于我国以HBV感染为背景肝病的HCC诊断,其灵敏度及特异度较AFP高,联合DCP、AFP检测能明显提高HCC的诊断率。
- 陆枫林陈洪高明军黄锦
- 关键词:甲胎蛋白肝细胞癌
- 去γ-羧基凝血酶原、甲胎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去γ-羧基凝血酶原(des-γ-carboxy prothrombin,DCP)、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诊断价值。方法:172例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25例、慢性肝炎组20例、肝硬化组51例及HCC组76例,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DCP浓度,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测定血清AFP浓度,应用Logistic回归、ROC曲线对DCP、AFP、两者联合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正常对照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及HCC组DCP平均浓度分别为(17.72±9.59)、(26.12±12.64)、(37.45±18.26)和(806.71±639.79)mAU/mL,DCP浓度在4组间呈递增趋势(P<0.05),且HCC组DCP浓度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正常对照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及HCC组AFP平均浓度分别为(7.93±5.42)、(14.59±11.91)、(16.29±14.10)和(547.47±544.98)ng/mL,HCC组AFP浓度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1)。(2)DCP、AFP单独诊断HCC的ROC曲线下面积(AUROC)分别为0.891、0.813,DCP综合诊断效能优于AFP(P<0.05);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形成的联合预测因子(combining predictors,Comb)为分析指标,DCP、AFP联合检测时AUROC为0.932,优于DCP或AFP单独检测(P<0.05)。(3)通过ROC曲线确定DCP、AFP及Comb诊断HCC的最佳界定值分别为73.35mAU/mL、35.38ng/mL、0.28,此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论:DCP对我国HCC患者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运用Logistic回归、ROC曲线及诊断界定值综合分析DCP、AFP对HCC进行诊断,大大提高了诊断效能。
- 高明军陈洪陆枫林朱家沂
- 关键词:肝细胞甲胎蛋白LOGISTIC回归ROC曲线
- 肝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0年
-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家族是降解细胞外基质的重要酶类,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是MMP的天然抑制物。在细胞外基质中MMPs和TIMPs的失衡已证实与多种病理状态,尤其是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作者就MMP和TIMP的结构、功能及其与肝癌(HCC)侵袭、转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程桂丹陆枫林
-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肝癌
- 365例炎症性肠病、缺血性肠炎临床与病理诊断分析被引量:12
- 2007年
-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缺血性肠炎临床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及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65例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制定的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标准,临床诊断的溃疡性结肠炎(UC)270例、克罗恩病(CD)55例、缺血性肠炎40例,对其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发病年龄,临床特征,肠外合并症进行分析。结果3种疾病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总符合率252/365(83.6%),UC组符合率最高为99.3%(268/270);CD和缺血性肠炎组分别为40.0%(22/55)和37.5%(15/40),显著低于UC组(P<0.001)。发病平均年龄:UC组(30.5±15.2)岁;CD组(24.5±13.4)岁;缺血性肠炎组(62.9±20.5)岁,缺血性肠炎组显著偏高(P<0.001)。腹痛、腹泻、便血的出现率:UC组88.2%(238/270)、98.2%(265/270)、27.0%(73/270);CD组65.5%(36/55)、10.9%(6/55)、12.7%(7/55);缺血性肠炎组100%(40/40)、20.0%(8/40)、95.0%(38/40)。UC组腹痛、腹泻发生率较高,而缺血性肠炎组便血的发生率较高。肠管外合并症的出现率和种类:UC组34.1%(92/270)、26种肠管外合并症;CD组36.4%(20/55)、20种肠管外合并发症;缺血性肠炎组35.0%(14/40)、6种肠管外合并症。结论CD和缺血性肠炎的病理诊断符合率不高,应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率。发病年龄、临床症状、肠管外合并症对炎症性肠病与缺血性肠炎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陆枫林李卫东
- 关键词:CRO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