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ZZ130377)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胡斌胡淑英更多>>
相关机构:南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艺术
  • 1篇文学

主题

  • 2篇戏剧
  • 1篇大众化
  • 1篇中国现代戏剧
  • 1篇拼贴
  • 1篇中西合璧
  • 1篇外国戏剧
  • 1篇现代戏
  • 1篇现代戏剧
  • 1篇绵绵
  • 1篇抗战戏剧
  • 1篇抗战语境
  • 1篇互文
  • 1篇编剧
  • 1篇《茶花女》
  • 1篇茶花女

机构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南通大学

作者

  • 3篇胡斌
  • 2篇胡淑英

传媒

  • 1篇戏剧(中央戏...
  • 1篇戏剧艺术
  • 1篇创作与评论

年份

  • 3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论陈治策的"外来"改编剧被引量:3
2013年
陈治策是一位在现代戏剧史上做出重要贡献但已经被人们遗忘的剧作家。陈治策曾致力于外国戏剧的改编工作,留有"外来"改编剧16部,其中多数作于河北定县农村戏剧实验时期。陈治策主要采用异域故事的"中国化"、历时故事的"时代化"和经典剧作的"大众化"等改编策略,将外国戏剧移植到中国,得到了观众的广泛欢迎。陈治策的"外来"改编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各个时期段的"剧本荒"问题,为现代戏剧的"大众化"方向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胡斌胡淑英
关键词:大众化
抗战语境中的跨文化改编——论赵清阁戏剧《生死恋》《此恨绵绵》被引量:5
2013年
赵清阁是在抗战时期的重庆文坛十分活跃而被研究界长期忽视的女作家。为了缓解当时严重的"剧本荒"问题,赵清阁曾将法国雨果的《安日洛》和英国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改编成戏剧《生死恋》和《此恨绵绵》。在把握原著精神的基础之上,改编者进行了大胆的创造,将两个异域爱情悲剧成功地"中国化"和"抗战化"了。《生死恋》和《此恨绵绵》既融入了作者悲剧性的生命体验,又符合相持阶段观众的接受心理,在当时的舞台上有较大的影响,不应该被人们遗忘。
胡斌
互文与拼贴——论现代“中西合璧”式“外来戏剧”被引量:1
2013年
1907年,春柳社在日本东京演出《茶花女》,标志着中国新兴话剧拉开序幕。中国现代戏剧是从改编外国戏剧或小说起步的,并且这种改编现象贯穿于现代戏剧发生、发展的始终。我们把这些直接脱胎于外国文学作品的戏剧谓之为“外来戏剧”。对于“外来戏剧”的引进,现代戏剧家们并非一味地拿来,而是有选择、有甄别地向本民族文化靠拢,以符合本国观众的审美情趣。20世纪的“外来戏剧”中,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不容忽视:某些剧目或者与本民族传统文本形成互文,或者由两个及以上的中西文本拼贴而成,它们既有移植而来的异域味,又散发着浓郁的民族色彩,呈现出“亦中亦西”“中西合璧”的独特风貌。
胡斌胡淑英
关键词:外国戏剧中西合璧拼贴互文中国现代戏剧《茶花女》
共1页<1>
聚类工具0